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39029349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去化工厂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去化工厂实习报告篇120_年到化工厂开始了我的实习,这次能有机会到株化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在此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能给我们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感谢老师和各位工人师傅的悉心指导。一、实习目的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能让人受益匪浅。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二、实习过程介绍7月11日,所有的同学集中到一个教室里,工厂的技术骨干师傅给我们讲了化工厂的安全问题。原来在学习中也知道化工产品中有很多危险性很大,但通过工人师傅的讲解,我们还是很震撼,尤其是她讲的那些事故实例,更是让我们吓了一跳,也提醒了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安全。化工厂生产硫酸用

2、的so2、so3等易引起中毒,nh3容易发生爆炸,对人体伤害极大,还有烧碱制备过程中的氯水、氯化氢、氢气等都极易造成事故。我们去株化实习的三个班专业是分析检测方向的,所以12日这天工人师傅重点给我们讲解了化工产品的质量检测。12日下午讲了化工厂的环保问题,对于一个化工厂来说,环保是这个企业生存不可忽视的关键。环保主要涉及到硫酸尾气处理、硫酸污水处理、钛白污水处理。12日工人师傅还给我们介绍了株化的三大支柱产业硫酸工业、烧碱工业的工艺流程。到此,认识实习的理论部分全部讲解完了,接下来就是进厂参观了,我们大家都很期待,作为一个化工人,我们这是第一次进化工厂。13日上午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

3、观了生产车间,硫酸生产工厂和烧碱制备车间,工厂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我们没有看到那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看到的只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破烂的设备。上下楼梯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担心会把他们那些生锈破烂的钢铁楼梯踩断翻下去,那就得不偿失了。工厂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能见度不见烟囱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种味道,那不是刺鼻,那是相当的刺鼻,so2、hcl、cl2、nh3,什么都有,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我们从工厂一条干道旁边经过的时候,看到旁边一根管道有个小口突突地向外冒黄色的气体,肯定是cl2,多危险啊!工厂的工人也真是令人敬佩,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忘我地工作,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为社会主义的腾飞做贡献。7月1

4、4、15是周末,休息两天。7月16日参观了工厂的h2so4废水处理工序和碱液废水处理。在巨大的h2so4废水处理池里,盛着深不见底、黑如墨汁、热浪翻滚的h2so4废水,看着实在恐怖。经过多道工序后,最后流出来的是清澈如泉水的丝丝细流,让我们感慨科技的力量啊!这么旧的设备能做的这么好,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学习科技的信心。7月17日到19日三天定点到各个车间实习分析检测,五人一组,我被分到了磷肥厂实习。在磷肥厂,分析师主要是分析磷矿品位(磷矿中的有效磷)和磷肥中的磷含量。我们四个人(有一个同学早回家了)分析了磷矿粉中p2o5的含量,经过一个上午的奋战,到中午12点时,我们终于搞定了,我们的分析结果是4

5、3.7%,标准含量=44.0%,我们已经非常高兴了。我想误差主要是那分析天平造成的,我们实验室用的是电子天平,虽然上课时老师介绍过分析天平,但没使用过,所以对那东西不太会使用,称量就花了将近半小时。三、实习总结株化很大,也很有实力,但我个人认为,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环境问题。虽然这几年国家对环境的抓控很严,企业也投入了不少财力和精力来抓环保,但株化的环境仍然很差,空气质量极其恶劣,对周边环境伤害也很大。其次是设备、厂房更新问题。株化的很多设备是株化刚建厂时建造的,现在还在使用,已经五六十年了,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再不更新,企业将难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最后就是精简人员的问题。精简人

6、员也与设备的更新、自动化生产有很大关系,如果能实现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精简人员。其他车间我不知道,就我们最后三天去的磷肥厂分析检验室,就存在严重的人员冗杂问题,那个分析室至少有10人,大部分是坐在那里吹空调、聊天,无所事事,一周只去三四天。据我分析,那个分析室有三个人足矣,工作时间绝对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八小时制,而且极其轻松。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算真正和化工行业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总之,还是那句话,我们受益匪浅。去化工厂实习报告篇2我于9月7日到_公司实习。按照公司的安排,分配到米东事业部各个车间和处室进行学习。在这短短的三个月中,公司良好的的企业文化,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

7、度使我深受感染,很快就使我的学习、工作完成了一次大的蜕变,现将最近三个月的主要学习、工作情况和感受总结如下:1.特别的学习-烧碱车间经过事业部的安全培训后,我们按照培训计划首先进入烧碱车间学习。烧碱车间是事业部中条件相对艰苦,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的一个车间,而这的学习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影像。其中,老固碱主要采用大锅熬制蒸发浓缩的方法,洋固碱采用降膜固碱方法,主要靠动力车间提供的中压蒸汽对自上而下形成膜状的烧碱加热,来自离子膜的32%烧碱通过I效蒸发浓缩器浓缩,浓度达到了39%,通过效蒸发器浓缩为50%的浓碱,再通过效蒸发器,浓度达到了62%,62%的烧碱进入最终浓缩器浓缩为98.3%烧碱

8、,最后通过闪蒸器浓缩为99%的烧碱,即成品碱,同时产生32%、50%和62%的烧碱成品。我们在这的主要工作是把生产好的片碱通过半自动包装线运输到库房。开始我在生产线上负责码托盘,由于生产线是连续的,所有我们在上班的8小时的工作也是马不停蹄。清楚的记得刚开始上班时由于不适应,汗流浃背把工作服全都渗透了,而且流的汗直往眼睛里渗,也清楚的记得有多少次的筋疲力尽,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在烧碱车间的一个月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上的锻炼,也使我们明白了很多。体会到了工作的不容易,父母挣钱的辛苦,也明白了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不是大学一毕业就能过上舒服的日子,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2.艰辛的学习-聚氯乙烯车间经

9、过烧碱车间,我们体力上有了一个很大的锻炼,接着我们来到了聚氯乙烯,如果说前面的锻炼只是一个体力上的磨合,那么现在的学习对我们是更大的一次考验。聚合车间包括聚合、干燥、包装工序以及空压站,凯膜生化和循环水。技术员首先给我们讲解了聚合的核心设备聚合釜,聚合釜的控制要求是非常高,1号和2号装置的釜压都控制在0.9MP左右,但是温度不同,1号的温度控制在57.5,2号控制在56.7,温度上下浮动在0.2之间,在反应30min之后加入分散剂PVA,引发剂EHP、CNP,当压降0.030.08MP时加入终止剂,中途还需注水,作用是起到保持体积和降温的作用。由于专业的所限,使我们在学习工艺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

10、难,接触都基本是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得一些东西,而且记忆量也很大,尤其是记PID图时,一幅图纸上有很多的设备和几十个阀门,而每一个设备和阀门的位号及其管路的连接都要求清楚的记得,并且时间也有限,感觉很困难。有时一幅图纸我们可能要画七八遍才能记得住,白天由于时间有限,并且要转现场,熟悉设备及其管线,我们就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学习,学习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及其管路的连接。学习虽说是枯燥乏味的,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依然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而我们也渐渐的明白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工作中不是学校学习所能学来的,而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去化工厂实习报告篇3前言自本世纪20年代起,合成尿素生产经历了6

11、0多年的发展,我国60年代中期引进荷兰斯塔米卡本公司的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1986年我国小型氮肥厂碳铵改产尿素的技术改造在山东邹城等三个小型氮肥厂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实验装置上相继获得成功。小型尿素装置的生产呈现出产量增加,能耗降低,产品质量提高的可喜局面。目前我国大型厂多采用的是二氧化碳气提法和溶液全循环改良C法,小型厂绝大多数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水溶液全循环制尿素是指将尿素合成反应后的物料分段减压;加热使其中未反应的甲铵分解和游离氨解析出来,并逐段将氨和二氧化碳冷凝成液氨和吸收成氨基甲酸铵水溶液,用泵加压返回合成系统中去循环利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制尿素一般可分为:原料的压缩和净化、尿素合成、循环

12、吸收、尾气吸收与解析、蒸发和造粒几个工序。本次认识实习报告所分析的为年产大约在4万吨左右的小型尿素生产厂的大体流程。由于水溶液全循环法有大概三种形式,以下做出比较分析及选择。1、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中,未反应物经三段分解、三段吸收,流程较长,分解消耗热能较多;分解器冷凝温度低,在吸收冷凝循环中放出的热能都需要用冷却水带走,未能得到利用,只有一段分解气的少量热量用于一段蒸发,能耗高。2、改良C法采用较高的合成压力和温度,并取较高的氨碳比和较低的水碳比,转化率高,降低了分解循环吸收的负荷。但热回收利用不高,总能量消耗低于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3、UTI热循环法采用等温合成塔,二氧化碳转化率高,减少了循

13、环甲铵量和下游设备尺寸。原料二氧化碳有40%进入中压系统,节省压缩耗能。另外采用工艺物料之间互相换热,除第一分解器使用外供蒸汽外,其它不借助中间蒸汽,所以热能充分利用。所以本次认识实习主要分析UTI热循环法制尿素的流程与主要设备分析。在此次研究与实习中能让我们对工厂的生产概况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同时能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还使我们能对书本上的知识增加感官认识,能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由于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新式与老式生产流程中做了比较与分析,所以反反复复做了大部分的修改,如有不妥之处望老师指正,敬请见谅。原料及产品的物化性质本实验报告主要分析UTI热循环法制尿素。原料为二氧化

14、碳和氨。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气体其比重约为空气的1.53倍,临界温度为31.06临界压力为7.35MPa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与强碱有剧烈反应,在一定催化剂及条件下还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可作致冷剂。尿素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机无臭无味。密度1335g/cm3。熔点1327。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微碱性,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尿素的用途

15、很广泛,主要用于肥料,饲料和工业原料。下面介绍尿素的物料流程和主要的工艺流程及特点。小型尿素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尿素的生产方程式:2NH3+CO2=(NH3)2CO+H2O+Q一原料的压缩和净化原料二氧化碳有60%进入合成塔,其余40%进入中压系统,起提气剂作用,最后以甲铵液形式送入合成塔。原料液氨在泵出口加入少量钝化空气,经预热后有70%自合成塔顶进入盘管,其余30%则从合成塔底引入,保持全塔平衡。二尿素的合成合成塔出料减压至2.6MPa(绝对压力),进入液体分布器6,进行闪蒸,将合成出料先行气液分离,液体则减压到2.3MPa(绝对压力),进入第一分解器7,第一加热器8和第一分解器9,气液再次分离。第一分离器采用CO2气提。出第一分离器的液体减压到0.2MPa,进入第二解析器10和第二分离器11.此处得到已相当纯净的70%尿液,再进入尿液浓缩器12,被蒸发浓缩到86%88%。从分离器即可得到液体尿素产品。三循环回收从第二分离器出来的气体进入第二冷凝器,将不冷凝气体中微量氨回收后,惰性气体排入大气。出第二冷凝器的液体是稀甲铵液,经回流冷却器5放出一部分热量,再至第一分解器壳侧,与第一分离器来的气体混合。这些气液混合物经第一分解器7、第二分解器10、尿素浓缩器12、甲铵加热器14、氨回热器15,最后在第一冷凝器16中用冷却水冷凝为浓甲铵液,由高压甲铵泵18加压,再经甲铵加热器14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