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390287555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师范大学公共必修课程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心理学课程是为师范类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也称为公共心理学课程。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既探讨心理的发生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既概括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又涉及心理学应用问题,特别是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教育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心理学依据。因而,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二)教学目的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2、二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赋予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多视角的心理学观点,自觉自主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高适应教师职业和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三)课程内容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其结构为:(1)心理学概论。第一章主要阐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等;(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二章简要阐述与心理关系密切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心理过程与应用。第三至第八章主要阐述心理的基本过程与实际应用;(4)人格特性及其培养。第九至第十二章主

3、要阐述个体行为动力、能力、人格结构与培养;(5)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第十三至第十六章主要阐述学生的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交往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四)教学时数本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每周两课时,共三十六课时。其中讲授三十课时,课堂讨论等六课时。(五)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和实践法等。(六)教材本大纲指定王有智、欧阳仑主编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为正式教材。该书系统阐述了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吸纳了近年来国内外研

4、究的新成果,在阐述心理规律基础上,增加案例分析,强化心理品质培养,体现“学以致用”。该书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同时推荐国内外其他版本的最新教材供学生阅读参考。二、正文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教学要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心理学发展简史,以及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二)个性心理个体行为的动力分析、能力、气质与性格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一)学科性质 边缘学科或中间学科(二)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三)应用

5、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三、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和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方式(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三)心理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四、学习、研究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五、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测量法)、谈话法(访谈法)等六、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一)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二)心理学派简介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行

6、为主义(behaviorism)、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三)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当前俄罗斯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心理、意识、无意识、神经元、突触、条件反射、观察法、反射弧、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的基本概念2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3掌握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二章 认知过程与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学要点:感觉、知觉、感受性、

7、适应、错觉的基本概念,感受性的变化形式,知觉的基本规律及观察力的培养;记忆的基本过程和类型,记忆表象的特点及其作用,遗忘的原因与规律,改进学习记忆的方法;思维、想象的基本过程和类型,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元认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思维、想象的个别差异及培养训练。教学时数:10课时教学内容:一、感知觉与观察力的培养(一)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三)感觉、知觉的基本特性及观察力的培养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影响因素二、记忆与记忆力的提高(一)记忆发生的机制(二)记忆表象的特点与功能(三)记忆类型分析(四)记忆过程分析与应用识记信息的输入

8、与编码,保持信息的存贮,再现(再认和回忆)信息的提取,遗忘规律,提高记忆力应注意的问题三、思维、想象与问题解决(一)思维的特性(二)想象及其作用(三)思维、想象的类型分类标准与相应类型(四)思维、想象的过程(五)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策略(六)思维与想象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科学概念,创造性思维培养训练,问题解决能力、想象力的培养训练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适应、联觉、观察力、动作记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表象、思维、想象、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定势的基本概念。2理解感受性变化的形

9、式、感觉和知觉的关系、记忆的基本过程、表象的特点与功能、思维的过程与类型、思维与语言的关系。3掌握知觉的基本规律及观察力的培养,影响识记的因素、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第三章 注意和注意力的培养教学要点:注意的概念、分类及功能,注意的理论,注意品质与培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一、注意的概念、特性与外部表现(一)注意的概念与特性(二)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生理运动的变化二、注意的类型与功能(一)注意的类型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二)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10、三、注意的理论(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模型(二)注意的搜索理论(三)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模型四、注意的品质及培养(一)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二)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自我暗示法、情境想象法、培养间接兴趣、记录法、自我奖惩法、训练听课技巧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基本概念。2理解注意的类型与影响因素,以及注意的理论。3掌握注意的品质与培养。第四章 情绪情感及其调适教学要点:情绪、情感、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的基本概念,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情绪情感的类型和情绪理论,积极调控情绪的方法。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一、情绪情感概述(一

11、)情绪情感的涵义(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三)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二、情绪情感的功能与类型(一)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感染作用、迁移作用(二)情绪情感的类型传统的情绪分类,现代心理学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的特点、原因,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情绪理论(一)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二)情绪的评估兴奋理论(三)情绪三因素理论四、情绪情感的调适与培养(一)积极情绪的培养(二)消极情绪的调控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情绪情感、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概念。2理解情绪情感的区别与了解、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功能和情绪三因素理论。3掌握培养积极情绪情感和调

12、控消极情绪情感的方法。第五章 意志及其品质的培养教学要点:意志、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意志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关系,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及其培养。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一、意志概述(一)意志的基本概念(二)意志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关系(三)意志与情绪情感的关系(四)意志与人格的关系二、意志与行为(一)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明确的行动目的、随意运动是其基础、与克服困难密切了解(二)意志的行为调节作用及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三、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确定目的、形成动机(动机冲突与解决)、拟订计划(二)执行决定阶段四、意志行动中的挫折(一)挫折的概念与构成挫折情境、挫折认

13、知、挫折行为(二)挫折产生的原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三)挫折的行为反应理智反应、非理智反应(四)挫折承受力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个体经验、挫折的强度和频率、社会支持、生理条件提高挫折承受力:正确对待挫折,正确看待自我,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五、意志品质及其培养(一)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二)意志的培养加强认识,多参加实践活动、运用集体力量、加强自我培养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意志、随意运动、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挫折的基本概念。2理解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意志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3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承受力的提高

14、,意志的品质与培养。第六章 个体行为动力分析教学要点:需要、动机、成就动机、兴趣等与行为的关系,需要理论及其应用,人类行为的原因、动力机制及运行规律。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一、需要与个体行为模式(一)需要的概念与特征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无限性、相关性、重复性、竞争性(二)个体行为模式(三)需要的分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间接需要与直接需要二、需要理论及其应用(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二)其他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等三、动机理论与应用(一)动机产生的条件 需要、诱因(二)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维持和加强功能,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三)动机的类型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四)成就动机理论及应用成就动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四、归因、自我效能的理论与应用(一)归因的概念及分类(二)归因维度和对行为的影响(三)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四)自我效能对活动绩效的影响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需要、动机、成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2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