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38959091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编号: 时间:第9、10课 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复习导学】专题小结一:中国古代诗歌历程1)春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歌的源头, 文学的源头。2)战国: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为 . 文学的源头3)汉代:出现文采华丽的 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4)唐代: ,前期体现了豪放、想像力丰富的特色;后期体现了深沉、凝重和悲壮的特色。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5)宋代: ,主要有两个流派 , 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苏轼、

2、辛弃疾。6)元代: ,关汉卿 窦娥冤。【问题导引】思考1:诗经收集的主要是什么时期的诗歌?由那三部分组成?精华部分是什么?诗经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教师点评:诗歌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以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当时的统治秩序, 表达思想感情,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及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方面)。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思考二:材料:屈原,战国时楚国政治家,大诗人。出身楚国贵族初辅怀王,做过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因遭谗害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政治腐败,楚都郢为秦破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其政治主张,揭露贵族

3、昏庸腐朽、排除贤能的种种罪行。1、填写:屈原在吸收 的基础上,采用 方言创造出楚辞这一新形式,又称“骚体”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像,融合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 精神。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 的风格。 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风骚”是什么意思?屈原的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特色?思考三: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以此分析汉赋具有哪些特点,汉赋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代表有哪些?唐诗:唐诗流派纷呈,风格众多。流派方面,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

4、报国、建功立业得到英雄气概等。而从创作方法看,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正是他们,把唐诗推上了一个巅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我们一起徜徉于诗的海洋,汲取营养、滋养心灵、陶冶情操1、填写:边塞豪情:代表诗人有 等, 盛唐气魄:代表诗人是被称为“诗仙”的 乱世悲伤:代表诗人是被称为“诗圣”的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衰世民忧:代表诗人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 。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广为流传的佳作。 田园风光:有孟浩然、 的山水诗。2“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我国唐代一位著名的

5、诗人。请回答:(1)指出这位诗人的名字,并根据对联说明该诗人作品的特点及造成该特点的原因。(2)我国诗歌在唐朝达到繁盛时期。请分析唐朝前期诗歌的特点及成因。(3)唐诗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繁荣 B普通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族融合和频繁的中外交往 D科举取士和帝王的提倡3、在唐朝某一时期,京城长安要举办一场文化展览,展出的诗、书、画等作品中,有吴道子的绘画、张旭的狂草、还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请问这位诗人最应该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分析他们作品的共同特点,请为本次展出确立一个主题。思考四:宋词文坛佳话: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

6、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1、在这段材料中,幕士为苏词与柳词配了不同的伴奏乐器,并用“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来代表二者的不同,这说明苏词与柳词分别属于哪个流派?各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2、结合课本材料体味一下每首词展现了怎样的时代特色,小结宋词繁荣的原因。思考五:元曲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当一种的旧的文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衰退的时候,必有一种新的文体伴随着成长起来。黄宗羲在他的明夷待访录中说过:“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又一尽。”秦之变,是对上三代的一个反拨,而元之变,则是对汉以来整个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

7、文化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在剧烈的冲突和碰撞中,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一种新的文体元曲就产生了。 1、分析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谈一谈元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从哪些曲目中可以体现出来。专题二;明清小说1. 结合时代背景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知识梳理明清小说(1)原因: 和 ,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话本脱胎而来的 ,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2)成就:明清时期的四大奇书是指: 、 、 、 。三言二拍是指: 、 、 、 、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批判现实的代表作有:最著名的长篇小说 、

8、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杰作、 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探究一】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简要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探究二】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文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练习:简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诗歌的特色,概述这些特色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1)先秦时期,形成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采用四言体形式。在南方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歌形式 ,采用比较灵活的句式。诗经和楚辞分别

9、开创了中国文学 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2)汉代赋极盛行,作品多围绕贵族的奢侈生活而作,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时代自信心。写法注重辞藻,手法夸张,有文字堆砌、形式呆板的缺点。 (3)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边塞诗风格豪放,田园诗清新自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名垂千古。 (4)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又经历了山河破碎、偏安一隅,词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形成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婉约派音节谐婉,情调柔美。 (5)元代散曲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广受民众欢迎。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

10、望,心情压抑,散曲多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既表现了元曲作家蔑视正统礼教,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专题三:梨园春秋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三者当中,中国戏曲成熟最晚,到12世纪(宋元时期)才形成完整形态。然而,800多年来,经过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一直持续到现在,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现今仍然存活的古老戏剧。古代戏曲起源于哪里呢?1、原始社会【知识链接】“傩”是什么?“傩”产生的背景 在原始社会,人们把疾病死亡等各种可怕的事情都归结为“鬼”或“怪”作祟。为辟邪消灾,他们带起相貌凶恶的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之声,以惊吓、驱逐恶魔。这

11、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其中便蕴含着戏曲的萌芽。由此可推断出,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 。2、春秋战国:宫廷宴、杂技百戏具有 。3、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 ”。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 、 和 。4、宋代: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代流行起一种戏曲称 。它用多种表现手法演出完整的故事,形成 。【请思考:】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于是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以广其事,在舆论压力下,官府被迫将恶霸和尚治罪。请思考:宋代“南戏”形成的背景有哪些?宋代南戏主要流行于社

12、会的哪个阶层中?有什么社会功能? 【能力提升】1732年,元代杂剧赵氏孤儿被译成法文,取名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读后非常欣赏将它改编为五幕剧,取名中国孤儿,并在前言中宣称:“这是一个巨大的明证,体现了理性和才智最终必然凌驾于愚昧和野蛮之上。”这个五幕剧于1755年公演,轰动了整个巴黎。你知道什么是元杂剧吗?元杂剧为何会得以流行?元曲四大家包括哪些人?元杂剧在戏曲发展史上有怎样的地位?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的 。1)表人物及代表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和王实甫 。2)特点:结合 、 、 、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有 。6、昆曲。1)艺术特色:昆曲在明中叶到清中期达到鼎盛。其表演以 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熔诗、乐、歌、舞、戏于一体。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汤显祖的 ;孔尚任的桃花扇。3)影响:明中后期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 .7、戏曲的繁荣京剧1)京剧形成的背景原因:2)京剧的发展过程:(1)发端的契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徽班中的_进京。(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