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木业产业集群调查分析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 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 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产业集群超 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 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本文对嘉善木业产业集群进行进 一步的探讨一、嘉善木业的概况嘉善的木业是从 1987 年起步的,当时由台商投资的中兴木业有限公司落户 嘉善,开创了木制品加工业的先河在中兴木业的带动下,嘉善先后引进了台资 木业企业 33 家,总投资超过1.6 亿美元台资的进入又直接刺激了民间资本投 资木业,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到今天,嘉善已形成现有各类木制品企业 519, 其中木业企业 496 家,全行业从业人员 3.5 万余人,实现年产值 94.35 亿元 在产品结构上,该县的胶合板生产以贴面板为主,品种主要有水曲柳,榉木,橡 木,扇木,柚木,梨木等,同时现有相当部份企业开始生产 3-18 层多层板和细 木工板由于较大的规模和较好的质量,嘉善胶合板的知名度和市场声誉日益提 高。
目前,该县的胶合板销售网络遍布全国,部份产品销往韩国,日本,新加坡二、嘉善“零资源”木业发展过程嘉善木业是浙江众多“零资源”块状经济其中之一,该产业起步于 1987年, 至今历经近 2O 年,目前共有木业企业 300 多家(总投资 10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中有 14 家),其中以生产胶合板为主且有一定规模的标准板企业 147 家 '中外 合资企业 21 家),固定资产 1O 多亿元,职工二 3.5 万多人2002 年生产各类 胶合板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实现工业产值 87 亿元,外贸出口额达 4047 万美元 2004 年出口达 1.13亿美元,比 1999 年增加了 7.5倍2005 年 1 月至 7月, 全行业实现出口4.14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两倍具体发展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1987 1996 年),创业阶段1986 年,台资企业中兴木业落户嘉善,揭 开了嘉善木业发展序幕这一阶段,规模型木业企业户数发展到10家,并在胶 合板市场崭露头角第二阶段(1996—1998 年),规模扩张阶段1996 年,是第一次发展高潮,与上 年同期比较,企业户数增加了 1.4 倍,产值增加了约3 倍。
规模型企业户数从 24家发展到 42 家,单体规模迅速扩大,贴面板、纤维板、刨花板等花色品种开 始批量生产企业遍布全县各乡镇,销售区域开始突破南浔市场,向华东地区迅 速扩张第三阶段(1999 年至今),结构调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旋律是以延长产业链、提 升产业层次为目标,产业链重心由胶合板转向家具规模企业数从 42家增加到 148 家,年生产能力达到 335 万立方企业单体规模不断扩大,在大量引进外资 的同时,出现了一次性投资超过 1000 万元的内资企业科技创新,技改投入快 速增多,企业导入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及欧美其他体系认证三、嘉善木业发展的条件(一) 、地理优势:嘉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邻上海 80公里、西距杭州 95 公里、北靠 75苏州, 可谓面向大都市(上海)、紧靠大花园(杭州、苏州)嘉善是大城市包围之中的 嘉善,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是上海城市圈中的重镇二) 、交通优势明显:公路方面---东西走向的有沪杭甬高速公路、320 国道和318 国道;南北走向 的有我们自筹资金建设起来的高等级公路“善江一级公路”在建的申嘉湖高速 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亭枫连接线以及苏通高速公路也穿越我县境 内,并设有多个互通。
铁路方面---沪杭铁路复线横穿我县,境内设有客、货运输的站点,连接全国28 个省市,铁路整车、零担和集装箱运输十分快捷同时,沪杭高速铁路、磁 悬浮列车等现代交通网络正在规划建设航空方面:在距我们县城一小时车程的范围内,西有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东 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运方面:我县南有万吨级的东方大港乍浦港,距县城仅 35公里;北有国际 集装箱运输大港上海港三)、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主导创建的产业发展环境,为内外企业提供“竞合平台”嘉善政府积 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规划建设“木业城”实行“建 设先行、筑巢引凤”的策略引资方式一直贯彻“以外引外”方针,政府引导而 不替代,服务好一个带来一批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块状经济向正确 发展方向不断壮大政府把木业家具作为嘉善今后重点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 一,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凡是注册资金 500万元以上的板材加工企业,在兼 并、重组过程中涉及的费用,可享受县里的优惠政策技改投入达到 500万元以 上的木业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提升产品档次或向家具及深加工产品发 展的500 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全都优先列入县工业发展资金补助计划,同时 提高一个百分点给予补助。
凡在木业技术研发方面有实质性进展及当年创建的品 牌被认可的,给予重奖四)、市场推动是木业发展的关键“零资源经济”作为地方区域特色经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力的聚集有资源导向性和市场导向性两种方式嘉善的木业 块状经济属于后者广阔的市场以及充分的市场供给和需求促进了这种局部范围 内的“零资源” 经济的不断发展首先,具有广阔的原材料市场,嘉善木业加 工原料的 90%是来自于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美国和欧洲等地都有原材料进 口市场其次,拥有巨大的产品销售市场,在许多企业已取得自营进出口权之后, 通过了欧盟的CE认证,开始同时参与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之中在国内市场 嘉善的胶合板产销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木业企业的产品已打入 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欧洲和中东市场 2004 年全县木业出口总 额达到 1.13 亿美元,比 1999 年提高了近 7.5 倍,占木业总产值的 10% 2005 年总产值在原有基础上又有大幅度提高 14%这种生产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 头在外”的“零资源”块状经济一不靠自身资源的转化,二不靠自身需求的消化, 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专业市场的成功开发。
四、嘉善木业的集聚嘉善县集聚了很多木业行业,形成了纵向集聚,就是由产业纵向关联而形成 的产业集聚集聚内企业出于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存在生产过 程汇总的投入产出联系,产业链成为集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每一个企业都在产 业链上占据着合适的位置,形成一种合理的分工与协作状态嘉善木业的上游产 业是原木采伐 ,原料的 90%是进口,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美国和 欧洲原木主要通过水运,嘉兴有乍浦港做为货运码头嘉善的木业是属于上游 的行业,主要是对原木加工、打磨制成硅胶板,其下游有各种木质家具企业由 于木业的发展嘉善入住了很多家具厂,推动了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木业同时也 推动了嘉善金融也的发展五、木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一)、企业规模的制约我县板材加工业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间,从无到 有,发展到现在的三百余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一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创 业之初只需投入几十万元购买设备、租赁厂房、招募工人即可开工生产,初创规 模小,技术层次低,千家万户简单复制,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就了一个大产业经 过这些年的发展,虽有不少企业的规模与初创之际相比有较大的扩张,但就全县 而言,至今尚无一家真正在市场上叫得响、在规模上有档次的板材企业。
究其原 因,一是业主到了一定规模就不愿扩大,满足于低水平的生产,而将赢利积累投 向诸如房地产、宾馆服务业等新的领域;二是众多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足,起 步较晚,没有吃到“头口水”,想发展却无力引进先进设备、更难以开发新产品、 聘请专业人才,扩大规模力不从心一些业主反映,由于规模小、装备水平低和 创新能力弱,产品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地位正 在逐渐下降,更谈不上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低水平投入、 过渡追求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升是制约整个嘉善板材加工业综合竞争力提升 的关键所在二)、人力资源的制约首先,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调研中我们发现,生产状况好的企业,其经营者的素质往往相对较高,他们 对行业发展的前景还是有信心,能较好地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管理上也较有特 色,但为数不多为数众多的板材加工企业的经营者文化程度不高、而又不重视 自身素质的提高,无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系统培训和学习,基本上采用原始的 家族式管理,企业内家族人员高度集权,企业发展受家属成员能力水平的限制, 管理层次就显得较低其次,人才的引进、使用是实现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由于板材加工企业的特点,从短期看对人才的需求显得不像电子信息业等 企业来得迫切,另一方面众多的板材企业也舍不得花钱引进人才,更不愿意在关 键岗位上起用外面的人才,谈不上创造条件留住人才。
再次是缺乏稳定的技术工 人和熟练工,特别是生产经营不正常的企业,技术工人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今 年以来比较明显的现象是,不少企业明明知道外贸出口是一条好路子,但企业内 部就是缺乏能够适应外贸业务的人才缺乏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外 贸人才是我县大多数板材加工企业的通病三)、观念因素的制约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我县众多的板材加工企业还停留 在“小打小闹”、“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小农意识,缺少与其他企业联合发展、 创新体制、做大做强的勇气和长远发展理念经营状况好的企业不愿意通过收购、 股份制或“外包”等形式谋求快速做大,宁可再圈一块地皮,再“复制”一个新 厂来实现同一平面上的量的扩张,加剧了这一行业低水平重复造成的低位竞争和 资源浪费;经营状况差的企业,也不愿意通过某种形式加盟到优势企业,借别人 的翅膀实现自身资产的增值,觉得当了多年的老板弄到“做不来主”的地步没有 意思综观这几年木业行业的投入,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占比很低,多 数是简单复制式的扩大生产能力,全县13 家县以上企业技术(高新技术)研究 开发中心、7 家企业(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中至今无一家是板材加工企业的,技 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意识普遍缺乏,还有不少做得本来不错的企业,由于文化理 念的因素过早地裂变为二个甚至三个小而又小的在同一水平上竞争的企业。
四)、市场变化因素的制约市场竞争激烈,木业难做”是大多数企业主的叹 息我们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同业竞争过渡激烈,竞争是企业进步和产业提升的 催化剂,但过渡竞争也可能会扼杀一个产业由于我县的板材加工企业大部分生 产同类同质产品,且在同一市场层次销售,原本就存有相互竞争,甚至竞相压价、 低价亏本销售的“窝里斗”现象,现在更是遭受着广东木业优质同价竞争和山东 木业的低质低价低成本竞争的两面夹攻,受此影响的不是几家企业,而是一大批 企业;二是局部市场供大于求一方面,由于山东、苏北等地利用自身特有的资 源优势和较低生产要素价格的优势,在当地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双向作用下, 板材加工业的迅速崛起,区域范围内板材企业急速增多,常规品种板材的市场供 应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房地产热已开始 有所降温,人们装修理念的改变,装修风格趋向简单,装修板材用量明显下降, 使市场对板材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五)、原材料供给因素的制约在一个没有一片森林的地方崛起了一个木业 大县”,曾经是我县的骄傲,被经济学家称为“零资源经济”的典型但随着市 场供求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原材料供给市场的变化,木材资源日趋紧缺,价格上 扬,我县木业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扬的制约日益明显。
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今 年上半年全球原木大幅涨价,印尼等国家从保护生态资源角度甚至控制原木出 口,而我县大部分板材加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