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389405594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目标:基本目标1.理解逆命题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命题、逆命题的真假.2.理解逆定理与互逆定理的概念.教学重点:逆命题与逆定理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逆命题的真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下列两个命题:(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条件与结论吗?两者的条件与结论位置上有什么关系?从而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原命题、逆命题、互逆命题教师讲解并板书:在两个命题中,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的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

2、叫做它的逆命题.教师启发如何构造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与同排同学做一个游戏:一个出示命题,一个构造它的逆命题.学生活动、交流,教师选几组代表展示.教师强调互逆命题是相对的,而不能说命题是逆命题.2.互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师选取交流代表中的例子,分析互逆命题的真假.板书: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教师强调:不能说定理是逆定理.教师提问:你能说出我们已经学过的互逆定理的例子吗?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教师点评.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例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 B.若a=b,则a=bC.两直线平行,

3、同位角相等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答案】C教学说明:先写出命题的逆命题,再判断真假,而不是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教师强调:假命题的逆命题可能是真命题,真命题的逆命题很有可能是假命题.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完成教材第1.2题,教师及时点评.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何困惑?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较少,学生搞懂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是教学的关键,判断逆命题的真假是本节的难点,应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构造互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让他们自己去感知命题与逆命题、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