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38939813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3.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写句子,能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怎样识别方向。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14节。2.能正确朗读课文14节。3.学习第一至第四节中出现的生字。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1.读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教学生字“迷”,区别

2、“谜”,理解“迷路”的意思。3.理解“要是、野外”,换词理解“要是”。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怎么办?6.课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办法呢?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如果迷路,怎样辨别方向?碰到生字多读几遍。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准字音。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助我们分清南北方向?三、讲读课文,理解词句。1.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理解“慌张”,“指南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准确”“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意思?(2)结合课文教学生字“慌、确”。(3)指导朗读。读出亲切的口气 2.学习第二节。(1)在这里天然指南针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理解“忠实”,为什

3、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忠、导、影 (2)课文中的两个“它”指什么?(3)理解“向导”,“忠实”。重点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生字。(4)朗读这一段。3.学习第三节。(1)自由读,讲到了什么是天然指南针?怎么分辨呢?看课件认识北斗星,北极星,教学生字“盏”、“永”、“闯”。(2)课文中的“它”又指什么?(3)指导朗读。4.学习第四节。(1)这节讲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分辨南北?用自己的话说说。(2)学习生字“碰”、“阴”、“稀”。(3)指导朗读。四、复习巩固。1.卡片认读14节中出现的生字。2.齐读14节。五、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第五节,能正确朗读

4、这一节。2.学习其余的生字。3.进一步知道怎样用天然的指南针分辨方向。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生字新词。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哪些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二、学习第五节。1.读后问:第一节与第五节的内容有哪些不同与相同?2.理解:“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使学生知道诗中所介绍的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是靠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证明只有善于、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3.指导朗读这一段。三、说说你除了课文中的指南针外,还知道哪些指南针?(指名说,如果不多请学生多看课外书,多观察大自然。)课件展示:大自然的指南针 四、课堂作业:试背课文。第三课时教

5、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完成有关作业。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语。2.汇报课外阅读、观察情况,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指南针?说清如何分辨方向。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课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2.同桌互说。三、指导背诵课文。指导背诵第2节:先说什么是指南针,怎么给我们指示方向?师生对背,其余几节用同样的办法。 1.先自由朗读。2.让学生背诵。说说自己是怎样的方法来背的,请学生交流背诵方法。3.指名背集体背同桌背。四、导完成课堂作业。1.指导用“千万”,“永远”造句。2.完成课后作业题1、2、五、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有关指南针方面的书籍。板书

6、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总结中午:太阳(南)树影(北)黑夜:北极星(北)阴雨天:树叶稠(南)树叶稀(北)细细观察,多多思考总结。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说课稿 浙教版一、说教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反映自然现象、自然景观的课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拓宽视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本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多么有趣。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把我们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

7、界。二、说学情分析 课改中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积累语言,仿写诗歌。(2)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爱大自然。(3)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方位感很弱,在数学课上学过辨别方向,但是,那是平面的,和本文

8、的实际生活中的立体的,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作为教学重点,把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难点。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课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2.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

9、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细读品位,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六、说教学流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这属于启发思维阶段,从“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这个问题入手,导入“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自由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3.细读品位,突破难点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中情况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再

10、通过假设情景的表演,增强了趣味性,突破了课文难点。4.感情朗读,突出重点诗歌教学应该强调多读少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此,这一环节安排了自由读、汇报读、竞赛读和齐读。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读法,每个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读让我陶醉”这样的评价和激励中,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果”的喜悦。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发挥了学生的不同个性。5.仿写诗歌,拓展延伸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文的导入时,用“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怎么办”,为仿写诗歌内容上作了铺垫,而诗歌的形式,学生自己能够悟出一点来,那么这种仿写,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对课文的拓展延伸。七、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掌握方向。效果分析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