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38935764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Fe56 Ni59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 B乙物质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 D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

2、第一阶段产生了ATP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B胃蛋白酶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进入消化道 C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肺泡上皮细胞 D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3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之前死亡。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60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B正常个体的溶酶体能合成部分水解酶 C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 D在中欧该地区约60人中就有一个该

3、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4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 B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C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5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丙的

4、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6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 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进而影响种群数量7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人造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食品透气袋里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CNa2FeO4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Fe(OH)3和O2,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和净化剂 D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是因为CO2H2ON

5、H38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9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疗法而荣获诺贝尔奖。青蒿素可由香茅醛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易溶于水,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B向香茅醛中滴加溴水后溴水退色,证明香茅醛中含有碳碳双键C香茅醛与青蒿素均能发生氧化、取代、加成、聚合反应D香茅醛的同系物中,含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10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电子总数,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W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6、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X、M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MWZYX BX、Y、Z、W四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Y、Z、W、M四种元素与X元素分别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DX、M均可与W形成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强氧化性化合物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12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充放电时和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B充电时,铝电极连

7、接外加电源的正极,石墨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74 D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3Cn43CnAlCl4Al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 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和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BQ点溶液中,c()c(OH)c(Cl)c(H) CM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Q点溶液的导电性 DN点溶液加水稀释,变小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

8、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直线边界ab上方有无限大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矩形金属线框底边与磁场边界平行,从距离磁场边界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下落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一直在减小 B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会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C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可能一直减小 D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速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15如图所示,带电体P、Q可视为点电荷,电荷量相同。倾角为、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将质量为m的物体P放在粗糙的斜面体上。当物体Q放在与P等高(PQ连线水平)且与物体P相距为r的右侧位置时,P静止且受斜

9、面体的摩擦力为0,斜面体保持静止,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所带电荷量为 BP对斜面的压力为0 C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0 D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m)g16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一时间图线。两图中a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人的重力为1500 N Bc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 Ce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 Dd点的加速度小于f点的加速度17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1974年发现了脉冲双星间的距离在减小就已间接

10、地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如果将该双星系统简化为理想的圆周运动模型,如图所示,两星球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则 A两星的运动周期均逐渐减小 B两星的运动角速度均逐渐减小 C两星的向心加速度均逐渐减小 D两星的运动速度均逐渐减小18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场线如图中虚线所示。K为阴极,A为阳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为d。在两极之间加上高压U,有一电子在K极由静止被加速。不考虑电子重力,元电荷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K之间的电场强度为 B电子到达A极板时的动能大于eU C由K到A电子的电势能减小了eU D由K沿直线到A电势逐渐减小19如图甲所示,在距离地面高度为

11、h080 m的平台上有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于竖直挡板上,右端与质量m050 kg、可看作质点的物块相接触(不粘连),OA段粗糙且长度等于弹簧原长,其余位置均无阻力作用。物块开始静止于A点,与OA段的动摩擦因数050。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外力F,大小随位移x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向左运动x040 m到达B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随即撤去外力F,物块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右运动,从M点离开平台,落到地面上N点,取g10 ms2,则A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外力F做的功为60 J B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60J C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40J DMN的水平距离为16 m20如图所

12、示,在一单边有界磁场的边界上有一粒子源O,沿垂直磁场方向,以相同速率向磁场中发出了两种粒子,a为质子(),b为粒子(),b的速度方向垂直磁场边界,a的速度方向与b的速度方向夹角为30,两种粒子最后都打到了位于磁场边界位置的光屏OP上,则 Aa、b两粒子转动周期之比为2 :3 Ba、b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2 :3 Ca、b两粒子在磁场中转动半径之比为1 :2 Da、b两粒子打到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之比为1 :221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开启了“绿色出行”的新模式。某电动汽车电源电动势为400 V,内阻为05 ,充满电时储存的可用电能为64 kWh,汽车运行时电源的放电电流为10

13、0 A,熄火后电源的放电电流为100 m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运行时,电源持续放电的时间可超过1 h B汽车熄火后,电源完全放电的时间可超过60天 C汽车运行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5 kWD汽车运行时电源的效率为95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实验小组研究半导体元件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一根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细丝,用刻度尺测其长度为100 m,用螺旋测微器测其横截面直径如图甲所示,利用伏安法测其电阻值,可以依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

14、半导体材料在此时的电阻率。 (1)由图甲可知,该半导体细丝的直径为_mm。 (2)若测出某时刻电压为64 V,电流为032A,则此时该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为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测出不同温度下的半导体电阻,作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在60120范围内,该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增加而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23(9分)一个小球在液体里运动,会受到一种类似于摩擦的液体阻力的作用,叫做粘滞力。如果液体无限深广,计算粘滞力的关系式为F3Dv,其中D为小球直径,v为小球在液体中的运动速度,称作粘滞系数。 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们通过下面实验测量了某液体的粘滞系数。(1)取一个装满液体的大玻璃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量为1kg的小钢球沉入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