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题材判断口诀与情感题得分点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389296822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题材判断口诀与情感题得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诗词题材判断口诀与情感题得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题材判断口诀与情感题得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题材判断口诀与情感题得分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题材判断口诀与情感题得分点题材判断口诀送别:南浦长亭断肠酒,行人车马江畔舟。青草愁云风折柳,明月大雁一沙鸥。羁旅:飞蓬飘絮浮云意,子规大雁鹧鸪啼。晓行夜宿渡旅驿,家书月夜送寒衣。田园:农夫钓叟蓑笠翁,牧童牛背斜阳中。北窗高卧琴棋酒,东皋南亩读书声。山水:江河旷野登高处,山门古寺花草路。清斋雅趣闲庭步,千古名胜骚人赋。赠答:寄赠别离念远游,依次用韵和答酬。郡斋东阁宫廷酒,哀挽故旧哭壤丘。时令:春秋冬夏四时兴,晓夜寒温阴雨晴。传统风俗循节令,烟云花鸟动人情。咏物:飘零无力世路穷,坚贞高雅道术通。讥贪刺愚厌蠹虫,伤春悲秋闺意浓。题画:山水人物花鸟图,屏风画轴题绢素。披纸挥毫墨笔秃,书斋白壁灯酒

2、烛。闺情:红颜珠玉濯素手,桑鱼尺素上高楼。春风卷帘开窗牖,空闺河汉月如钩。咏史:书亭题壁登临意,孤墓残阳旧宅第。汉魏六朝流水去,君臣故事书生气。题材情感得分点一、送别题材送别:南浦长亭断肠酒,行人车马江畔舟。青草愁云风折柳,明月大雁一沙鸥。1.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2.情感“送别乐”得分点:表达别情之深厚;勉励友人建功立业;安慰友人不幸命运;畅想路上自然风光;再叙久别重逢之喜;祝愿亲友一路平安;自在旷达洒脱情怀;羡慕友人回归乡里;为自己归乡而激动。“送别悲”得分点:对亲友的不舍之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感叹自身漂泊的命 运;增强自我的孤独感;年华易逝的伤感;忧国忧民之叹。3.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4.常用技法(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5.典型示例:情感依依不舍的留恋,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

4、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情感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 情深意长的勉励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感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情感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情感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二、羁旅思乡题材羁旅:飞蓬飘絮浮云意,子规大雁鹧鸪啼。晓行夜宿渡旅驿,家书月夜送寒衣。1.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

5、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2.情感“羁旅乐”得分点:欣赏路上自然风光;不畏挫折的旷达;战胜困难的豪迈; 坚信未来的自信;路途上的温馨人情。“羁旅悲”得分点:漂泊的旅思;贬官的愁思;坚持信念却不被理解;年华易 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远隔亲友的孤独;思念家乡与亲人;忧叹国家的衰败;怀才不遇的苦闷;旅途上的艰辛困苦。3.标志(1)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2)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4.常

6、用技法(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三、山水田园题材田园:农夫钓叟蓑笠翁,牧童牛背斜阳中。北窗高卧琴棋酒,东皋南亩读书声。1.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2.情感“田园乐”得分点:田园风光之乐;高雅闲适之乐,宁静淡泊,不以世事萦怀; 潇洒旷达之乐,虽辞官或罢官却不在意,贫贱不移的志节;亲事耕稼之乐,赞美劳动者;民风淳朴之乐,享受简单而美好的人际关系

7、;参悟玄理之乐,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田园悲”得分点:怀才不遇之悲,报国无门,鄙弃官场的腐败;孤傲自嘲之悲, 生活清贫的痛苦;同情农民命运,批判统治者的剥削。“山水乐”得分点:歌颂自然山水的美好;壮阔山水激发的豪情;歌颂国家的繁 荣昌盛;抒发个人的报国志向;享受闲适的山林生活;忧愁被山水美景消减;山水 之中蕴含的理趣。“山水悲”得分点:旅途山水触动的乡情;晚春美景触动的闺情;秋冬景色触动 的悲情;壮阔景观触动的孤情;长期落魄、报国无门的愁情。3.标志(1)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2)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

8、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4.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四、咏史怀古诗咏史:书亭题壁登临意,孤墓残阳旧宅第。汉魏六朝流水去,君臣故事书生气。1.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2.情感“咏史乐”选项卡:歌颂明君、能

9、臣、良将、高士、贤女的品质与功业;歌颂当今 国朝的强盛;表达辅佐君王、报效国家的壮志。“咏史悲”选项卡:怀古伤今;感叹诗人自身的命运;慨叹古人的悲剧命运; 批判奸臣之无耻、昏君之无道;慨叹王朝兴衰之无常;对功名是非感到迷惘;感叹物 是人非的沧桑。3.标志标题中有“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4.常用技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五、边塞征战诗1.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

10、诗。2.情感(1)对边塞雄奇壮丽的景观的赞美。(2)对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的厌烦。(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5)渴望献身沙场但壮志难酬的苦闷。(6)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3.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11、4.常用技法(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5.典型示例: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

12、不还。从军行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 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 松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六、咏物言志诗咏物:飘零无力世路穷,坚贞高雅道术通。讥贪刺愚厌蠹虫,伤春悲秋闺意浓。1.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2.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抒发孤独、寂寞、迷茫,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

13、热讽。3.标志(1)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4、常用技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七、爱情闺怨诗闺情:红颜珠玉濯素手,桑鱼尺素上高楼。春风卷帘开窗牖,空闺河汉月如钩。1.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2.情感(1)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2)孤苦

14、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3)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4)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3.标志(1)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2)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4、常用技法(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衬托(正衬和反衬

15、)。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八、生活哲理诗1.内涵生活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2.情感(1)表达对自然景物、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2)表达对社会政治的观察与思考。(3)表达对人生理想的感慨领悟。(4)表达对文艺创作的深探细究3.标志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这类作品往往是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寓理于物。叙事,写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