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84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情感分析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389296674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84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情感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84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情感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84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情感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84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情感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84首古诗词曲主题分类及情感分析一、爱国忧民类(19首)1.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上):表达诗人的爱国热情和英雄失路的感慨。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九下):表达词人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以及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为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九下):抒发渴望杀敌报国,但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4.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九下):尽情抒写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和爱国情思。5.文天祥过零丁洋(九下):体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6.南安军(九下):体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7.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九下):反映统

2、治阶级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8.夏完淳别云间(九下):表达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9.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九下):表现词人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走向革命道路前夕时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10.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八上):表现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11.曹植梁甫行(八上):反映百姓生活的困苦不堪,表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2.杜甫春望(八上):忧国伤时,念家悲己。13.杜甫石壕吏(八下):揭露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反映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

3、暖的济世情怀。15.白居易卖炭翁(八下):反映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6.式微(八下):表现了受奴役者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17.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七下):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不忘报国之志。18.杜牧泊秦淮(七下):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19.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七上):抒发渴望杀敌报国,但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二、羁旅思乡类(10首)1.杜甫月夜忆舍弟(九上):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担忧和思念2.温庭筠商山早行(九上):叙写景色,表达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感情。3.岑参逢入京使(七下):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

4、情感。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七下):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5.王湾次北固山下(七上):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6.李白峨眉山月歌(七上):反映离开故乡外出闯荡时内心的憧憬和喜悦。7.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七上):既怀念家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8.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七上):叙写景色,表达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感情。9.李商隐夜雨寄北(七上):抒发诗人的羁旅之愁及对团聚的期盼。10.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七上):抒发内心的孤独及思乡之情。三、山水田园类(10首)1.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九上):描绘农村田园生活的图景,表现词人安静闲适的心态。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八

5、下):描写了清新的自然风光,传达出诗人轻松闲适的心境。3.陶渊明饮酒(其五)(八上):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4.王绩野望(八上):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八上):描写了清新的自然风光,传达出诗人轻松闲适的心境。6.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八上):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及轻松愉悦的心情。7.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八上):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及轻松愉悦的心情。8.陆游游山西村(七下):赞扬了乡民的淳朴好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9.王维竹里馆(七下):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好,反映环境的清幽与诗人淡泊的心态

6、。10.韩愈晚春(七下):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四、咏物抒怀类(10首)1.曹操观沧海(七上):体现出诗人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2.曹操龟虽寿(八上):反映出诗人为国家统一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3.刘桢赠从弟(其二)(八上):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同时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4.杜甫望岳(七下):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的气概以及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5.刘禹锡秋词(其一)(七上):通过赞美秋天的开阔明朗,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6.王安石登飞来峰(七下):表现诗人变法革新的理想和抱负。7.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八下):表现心境的孤

7、独和志趣的高洁。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上):表达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9.陆游卜算子咏梅(八下):体现出词人身处逆境仍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及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10.谭嗣同潼关(七上):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五、即事感怀类(9首)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七上):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及彼此现状的悲叹。2.李白行路难(其一)(九上):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表达了他对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3.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九下):抒发了词人落寞孤寂的情怀,表达了词人深切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4.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

8、一杯)(八上):抒写了词人对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惆怅。5.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九下):表现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6.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七下):告诫人们不要为眼前顺境迷惑,要放眼长远,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7.赵师秀约客(七下):写诗人约客未至的茫然若失、孤独怅惘的心情。8.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八上):表现出词人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9.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九上):以“愁”串穿全篇,在自嘲自讽中,写尽了人生的无奈。七、咏史怀古类(8首)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七下):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感,感慨时空辽远,生命短暂。2.崔颢黄鹤楼(八上

9、):抒发诗人吊古怀乡之情。3.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九上):抒发诗人被贬的悲愤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4.许浑咸阳城东楼(九上):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5.杜牧赤壁(八上):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6.李商隐贾生(七下):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7.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九下):讽刺南宋统治者在侵略者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同时饱含词人爱国、卫国的情感。8.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九下)、山坡羊骊山怀古(九下):表现词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七、送别酬答类(7首)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10、遥有此寄(七上):对被贬友人的安慰、思念和牵挂。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九上):面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下):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情,展现出豪迈豁达的胸襟。4.李白送友人(八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下):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下):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7.李白渡荆门送别(八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八、边塞征战类(6首)1.十五从军征(九下):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

11、乱世中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2.木兰诗(七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3.王维使至塞上(八上):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赞美祖国河山。4.李贺雁门太守行(八上):抒发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九下):表现边关将士的爱国思乡之情。6.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九下):抒发了词人奉使出塞的凄惘、惆怅之情。九、爱情相思类(5首)1.关雎(八下):表现古代青年对美好爱情的大胆执着的追求。2.蒹葭(八下):抒发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3.子衿(八下):对恋人约会不至的无可奈何。4.庭中有奇树(八上):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行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5.无题(九上):抒发了诗人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