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389280412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杆管理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及应用目 录(一)选题 41.现状调研 42.选题理由 43.目的意义 64.预期目标 7(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81.运用的现代管理科学原理与方法 82以人为本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 82.1实施管理亲情化 82.2实施岗薪动态化 112.3实施管理动态化 132.4实施考核精细化 142.5 倡树典型、激发活力 162.5.1建立全员创新机制,使学习型组织活动成为促进矿井发展建设的动力 162.5.2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173.以标杆为纲制定岗位操作程序与考核标准 184、实施步骤和过程 184.1确定标杆内容 184.2制定具体计

2、划与策略 184.3实施差异管理194.4评估与改进 195 我公司标杆管理模式在矿井安全管理的实践结果 195.1精细分工、标杆管理 195.2 安全保障体系(标杆管理模式)核心内容 205.2.1 以生产矿长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标杆保障体系 205.2.2 以总工程师为主的安全生产技术标杆保障体系 205.2.3 以安监处长为主的安全监督检查保障体系 215.2.4 以专业副总为主的专业安全标杆保障体系 215.2.5 建立标杆保障体系目的 225.3 标杆管理保障体系的创新点 22(三)取得的效果 22(四)跟踪与反馈 24标杆管理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研究及应用(一)选题1.现状调研我国是煤

3、炭需求大国,同时也是煤炭生产大国,从我国煤矿的自然条件来看,目前2万多处煤矿中,50左右是高瓦斯矿井,6070是在复杂和极复杂的构造条件下进行开采。随着开采的深度的增加和扩展,瓦斯、水、火灾、矿压等,对煤矿安全的威胁日趋严重,从生产开采条件来看,全国50的小型煤矿采用落后的开采方式。我国煤矿整体技术状况比较落后,国有煤矿机械化程度虽已达6070,但大量的乡镇煤矿机械化程度很低,装备水平落后。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违章、违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煤矿超能力生产也是事故多发的重要的原因。去年煤炭市场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煤炭产量达到了29.5亿吨,创

4、建国以来煤炭年产新高。部分企业忽视安全,一味追求利润,盲目生产,导致事故。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一是事故总量大。二是特大事故多。2009年全国煤矿共发生安全事故1616起,死亡2631人。2010年又相继发生了神华骆驼山和晋华焦煤王家岭特大透水事故。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给每一位管理者提出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课题。2.选题理由科学管理在企业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大生产中,没有企业管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大生产要素就无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生产力,企业管理模式已成为生产中各种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粘合剂。企业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

5、内指导企业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并被公认的科学综合管理体系,是管理实践的反映,是按照管理实践的一定特征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具体描述。企业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如何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各方面的只能作用,以期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有效利用。任何企业都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为追究的目标。所以任何企业都必须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使企业获得最佳效益。决定一个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优利用,在一定意义上讲,

6、企业推行管理模式的过程也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过程。(2)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使管理组织做到精干高效,使管理制度合理、完善,实现制度化、公开化、自主化、开放性管理,以集约、网络、理性、法治管理方式代替传统的感性、直线、粗放、人治型管理;能够将公开、平等、竞争原则引入企业各个岗位,形成以自我激励、自我制约、相互激励、互相制约为主体的运行机制。企业管理实行“以人为本”,就要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激活“人”这个企业中最大的无形资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在企业中,人不仅是管理的客体,更是管

7、理的主体。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模式的核心。(3)建立健全企业科学的、理性的决策方式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要充分把握价值规律首要的一条是必须具备一种前瞻与全局性的战略眼光,能够在充分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领导、专家、群众各方面的智慧,将决策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出正确结论和决策方向,其前提就是要有合理的企业运行管理模式。因此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目前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中,选择一种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增强职工参与经营的意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3.目的意义由于我国社会主

8、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同其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具有与西方市场经济不同的特征: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实现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息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我国企业正处在经济转型,员工的思想也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是适应市场需求、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是独立

9、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根据我国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特点,选择并创建适合我国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正是由于我国所有制、分配方式的特点以及企业性质、类型和规模的不同,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模式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模式。因此,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应当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经营战略,具有集中与民主相结合的、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具有符合企业特点的、保证企业高效运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应当是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10、符合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对企业管理的要求,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应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企业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依靠广大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为社会发展积累财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应当具有中国的特色,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众所周知,煤矿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企业,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比较粗放,我矿业作为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的一座中型矿井,矿井存在着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三下采煤严重、生产接续紧张等问题。如何探索和实

11、践一条符合我矿业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我矿业企业管理者的迫切任务。我矿业标杆管理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一方面从内部标杆管理入手,“标典树型”,通过开展各种竞赛评选活动,挖掘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优秀个人、优秀班组、优秀单位、优秀专业,评选企业内部好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项目,优秀的管理方法,并在企业内部组织找差距学习推广,实现企业内部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外部标杆管理,提倡“走出去、引进来”看树立标,组织人员赴同行业的先进管理企业去取经学习优秀的管理方法,以此找出差距弥补自我管理存在的缺陷,避免企业管理自我封闭化,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升企业竞争力。本项目结合我矿业公司的工作实

12、际,遵循客观的、发展的和系统的原则,研究了企业如何面严峻的安全形势带来的冲击,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求生存,探索和形成了符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4.预期目标我公司标杆管理模式理论研究与应用项目包括以人为本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以标杆为纲制定岗位操作程序与考核标准。“标杆管理”就是以行业中领先的管理模式和优秀的人才为基准,树立学习和追赶的目标,一方面从内部入手 “标典树型”,通过开展各种竞赛评选活动,挖掘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优秀个人、优秀班组、优秀单位、优秀专业,评选企业内部好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项目,优秀的管理方法,在企业内部组织找差距学习推广,实现企业内部自我提升;另一

13、方面加强外部标杆管理,提倡“走出去、引进来”看树立标,组织人员赴同行业的先进管理企业去取经学习优秀的管理方法,以此找出差距弥补自我管理存在的缺陷,避免企业管理自我封闭化,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二)研究与实践过程1.运用的现代管理科学原理与方法标杆管理是依据人本管理、系统管理、能级管理、激励管理等现代管理原理,进一步加以细化、综合化、具体化的一种管理模式,现代管理原理是标杆管理的理论基础,标杆管理是无法脱离现代管理原理而独自存在的,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内涵的集中体现。2.以人为本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人是管理的核心,人的活动离不开管理,是任何模式实现的基础。以人为本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内容是“人本”理论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运行动态管理形式,通过实行三工动态管理,弹性劳动用工制度和合理流动形式,从而激活人的内在潜力。企业管理学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市场为中心的制度,以效益、效率为中心的制度,以人为中心的制度。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动态建制过程体现了这三个中心的原则。煤炭市场是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运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煤炭企业一场管理活动的依据,提高效益、效率,是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