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89279629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设计(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u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第3页课堂活动的第1,2,3题。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u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加法的运算方法,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观察、理解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初步形成,这样采取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敢于探索实践、互相质疑、相互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u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2.知道乘法算

2、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了解同一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u 重点、难点重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难点:感受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u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小磁力棒和带磁性的小圆片。 学生准备:小棒和小圆片。u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1. 教师:请同学们观

3、察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1) 学生独立观察。(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我发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户,有3层,每层9扇;楼的两旁各栽了5棵树;前面摆放了很多花,左边9盆,右边9盆;参加接力赛的同学分为3个组,每组8人(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啊!2. 教师:你能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 学生独立思考。(2) 指名回答:每层楼有9扇窗户,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楼的两旁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一共有多少盆花;参加接力赛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教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些问题。(1)学生独立解答。(2)指名汇报:9+9+9=27(扇);5+5=

4、10(棵);9+9=18(盆);8+8+8=24(人) 教师板书算式【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做好了准备。】初步感知“几个几”1.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1) 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都是加法;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2.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1)指名回答: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相加。(2)集体订正。3.教师:请

5、同学们照这样,说说其他几个加法算式给同桌听。(1)学生按要求进行,教师巡视,个别辅导。【设计意图:板书这些算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相同数连加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用“几个几相加”句式练习说算式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几个几的含义,为后面学习乘法算式及含义做好准备。】设置矛盾,引出课题课件展示主题图中三位同学踢毽子的情境。接着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子。1. 教师:这是同学们踢毽子的图,现在有这样的10组同学踢毽子,请同学们写出算式和结果。(1) 学生开始写算式,老师计时间。(2) 指名回答:3+3+3+3+3+3+3+3+3+3=30(人)(3)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写的非

6、常正确,用时3分钟。2.教师:现在有这样的100组同学踢毽子,请同学们写出算式和结果。(1) 部分同学开始写,部分同学提出质疑。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3.教师:同学们怎么不写了?(1)指名回答:太多,太麻烦!4.教师: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 。板书课题:乘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写10个3相加的基础上,再写100个3相加,充分体会到了相同加数连加列式计算的麻烦,打破了认知平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求简便方法的兴趣和渴望。】二、 探究新知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展示第2页的例1,植树情景图。(1)

7、指名回答:横着看,每排有8棵树,一共有4排;竖着看,每列有4棵树,一共有8列。(2) 集体订正。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 指名回答:一共有多少棵树?(2)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 同桌订正。(3) 指名回答,并说想法:横着看,每排有8棵树,一共有4排,也就是4个8,所以算式是8+8+8+8=32(棵);竖着看,每列有4棵树,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所以算式是4+4+4+4+4+4+4+4=32(棵)。(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解决的却是同一个问题。(5)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8+8+8

8、=32(棵) 4+4+4+4+4+4+4+4=32(棵)3.教师:像这样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1) 教师板书:84读作:8乘4; “”叫乘号 (2)学生自由读算式。教师:请同学们试着把4+4+4+4+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正确读出来。(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 指名汇报:48读作:4乘8。(3) 集体订正。(4) 教师板书并及时鼓励:48读作:4乘8。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比一比,你有什么体会吗?(1) 学生独立思考。(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加法算式很长,乘法算式短,好写,简单。(4) 集体

9、订正,得出结论:乘法算式更简便。【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感受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乘法的含义。熟记乘法的读法和写法。】6.教师:通过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展示例2的情景图。(1)指名回答:每次摆3盆,摆了6次。共有多少盆花? (2)学生独立完成。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指名汇报:加法算式:3+3+3+3+3+3=18(盆)乘法算式:63=18(盆)或36=18(盆)(4)集体订正。7.教师:同学们,在加法算式中,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

10、得出的结果叫“和”,那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8.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吗?(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计算简便。(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设计意图:借助于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让学生熟记乘法的各部分,帮助理解乘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乘法的计算打下基础。】三、 巩固新知1.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出示卡片,采取开火车、抢答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看算式读出乘法算式。2.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2题(1) 找两名学生道黑板前,一人说算式,一人摆小木棒,起到示范

11、作用。(2) 同桌合作,一人说算式,一人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进行,促进对乘法含义的理解。3、 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3题(1)找两名学生到黑板前,一人摆圆片,一人说乘法算式,起到示范作用(2)同桌合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乘法算式,然后交换角色进行。进一步构建乘法算式,促进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四、 达标反馈1.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并写出结果。3+3+3+3 4+4 5+5+5+5+5+5 6+6+6+6+62.填一填。(1)2+2+2+2+2=10,表示有( )个( ),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或( )。(2)43=12,读作( ),4和3叫( ),12叫(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

12、因数是7,积是42,写成乘法算式是( )。答案:1.34=12 42=8 56=30 65=302.(1)5 2 25 52 (2)4乘3等于12 因数 积 (3)67=42五、课堂小结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 学生各抒己见(2) 指名回答:我们学习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简便;一道加法,可以写出两道乘法;还知道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以及乘法的读法、写法。(3) 集体订正(4) 教师及时鼓励。【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重点强调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13、写法。六、布置作业:1.看图写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2.写出乘法算式,再读一读3+3+3 8+8+8+8 1+1+1+1+1+1 3.判断题4+4+4=43 ( )7+7+5=73 ( )2+2+2+2+2=25 ( )6+6+6+6=64 ( )4.练习一第四题:看图填数。5.练习一第五题: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答案:1.4+4+4 43 或者342.33 读作:3乘3 84 读作8乘4 16 读作:1乘63. 4.(1)24=8(个)或42=8(个)(2) (5)个4相加 45=20(顶)或54=20(顶)(3) (5)个(5)相加 55=255.(1)每堆有(5)根 ,有(

14、3)堆,一共有(15)根。(1) 每袋有(1)个,有(5)袋,一共有(5)个。(2) 有(5)个,每盘子里有(答案不唯一)个,一共有(答案不唯一)个。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9+9+9=27(扇) 8+8+8+8=32(棵) 5+5=10(棵) 4+4+4+4+4+4+4+4=32(棵) 2+2+2=6(人) 用乘法算:8+8+8=24(人) 84=32(棵)读作:8乘4等于32 48=32(棵)读作:4乘8等于32 求几个 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教师:课件展示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子的情境。接着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子。教师:同学们,如果有这样的10组同学踢毽子,你能不能写出算式,并算出得数来?学生在本子上开始写算式和计算结果。教师计时间。教师:同学们用了大约1分的时间就写出来了,真不错!如果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