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89279411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7.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的意义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分数的意义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三学段“数与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

2、用直观的方式表示分数和小数,能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小数和分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和数感。能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分数,为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公因数与约分、公倍数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打好基础。教材在编排上,利用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

3、。(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二、单元目标拟定1.借助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引导学生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理解分数的意义。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3.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4.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正整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

4、倍数及两个正整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3.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找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4.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通分与约分,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二)教学难点1.分清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2.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通分与约分,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3.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5、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在分数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各种直观因素,让学生借助充分的感性材料,发现和归结一类事物的一般和本质特征 ,从而辅助其建构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揭示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方法。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问题一:分数的再认识(一)活动二:由部分推知整体,从逆向的角度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活动一:从三个角度理解分数表示的含义。任务一: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活动三:从相对量的角度理解分数意义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活动一:用给定长度的纸条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

6、是多少。 问题二:分数的再认识(二)活动二:从度量的角度引出分数新的意义。活动三:理解一个纸条平均分成几份,就含有几个这样的1份。活动四:观察“分数墙”的活动,认识分数单位。活动一:认识带分数的表示方法。任务二: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问题三:分饼活动二:认识假分数的表示方法,知道假分数表示的意义。活动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的含义,明确其概念。活动四:从几何直观的角度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任务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活动一: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问题四:分数与除法活动三: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活动二: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活动四:借助分数表示的意义,解决相关的

7、实际问题。 活动一: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用等式表示。分数的意义问题五:分数的基本性质活动二:举出类似的例子,得出一组相等的分数。活动三:观察发现分子、分母是如何进行变化的。 活动四:用语言揭示分数基本性质。活动一: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问题六:找最大公因数活动二:找出12和18相同的因数。 活动三:写12和18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任务四: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找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会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大小比较活动四:结合图直观地理解12和18的公因数。活动一: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得出相等的一组分数。问题七:约分活动二:理解分数化简的过程及理由,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 活动三:学习

8、分数约分的方法。活动四:把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活动一:在数表中圈出4和6的倍数。问题八:找最小公倍数活动二:找出50以内4和6的相同的倍数。活动三:写4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活动四:结合图直观地理解4和6的公倍数。问题九:分数的大小活动一: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活动二: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通分。活动三: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层次地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三年级的学习方法,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继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所以教材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还让学

9、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分数,有层次地推进。(二)通过分一分、算一算的活动,探索和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材借助平均分蛋糕的活动,根据平均分列出了除法算式,并根据分数的意义用分数表示出结果,沟通了除法算式和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ab= (b0)。 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5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数与代数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一)1分数的再认识(二)1分饼1分数与除法1分数基本性质1找最大公因数1约分1找最小公倍数1分数的大小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10、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形式评价标准5.1分数的再认识(一)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任务一:深化对整体的认识 任务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任务三:探究分数的相对性 1.从三个角度理解分数表示的含义。2.根据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一个图形的一部分,能画出原来的图形,由部分推知整体,。3.从相对量的角度理解分数意义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5.2分数的再认识(二)目标: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结合制作“分数墙

11、”的活动,认识分数单位。任务一: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 任务二:再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继续量下去 任务三:认识分数墙,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任务四:认识分数单位 1.用给定长度的纸条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2.从度量的角度引出分数新的意义。3.借助“分数墙”,可以理解一个纸条平均分成几份,就含有几个这样的1份。4.观察“分数墙”的活动,认识分数单位。5.3分饼目标: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任务一:思考交流每人分几张饼 任务二:用不同的方法分一分 任务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任务四:探索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

12、的关系 1.认识带分数的表示方法。2.认识假分数的表示方法,知道假分数表示的意义。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的含义,明确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4.能从几何直观的角度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5.4分数与除法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任务一:借助具体情境,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任务二: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任务三: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任务四:借助分数表示两个量的比较的意义 1.通过解决“分蛋糕”的问题,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依据分数与

13、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4.借助分数表示两个量的比较的意义,进一步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5.5分数基本性质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任务一: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 任务二:举例与交流 任务三:观察上面几组相等的分数,说说自己的发现 任务四:用一句话说出自己发现的结论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用等式表示。2.举出类似的例子,得出一组相等的分数。3.可以理解在上一个问题所得到的两组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分母是如何进行变化的。4.能概括并说出分数基本性质。5.6找最大公因数目标: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任务一: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 任务二:找出12和18相同的因数 任务三: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任务四:用集合圈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借助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2.找出12和18相同的因数,并交流方法。3. 在找出相同因数的基础上,可以明晰公因数和最大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