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8927940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56.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世说说新新语语二二则则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由由刘义庆刘义庆组织编写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文言志人小说集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述主要记述自汉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的言谈言谈、逸事、逸事。刘义庆是这本书的编者,并不为作者。刘义庆是这本书的编者,并不为作者。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东汉中记录了东汉、魏晋、魏晋时期一些时期一些儿童智慧的儿童智慧的故事故事,如司马光,如司马光砸缸等。本砸缸等。本课所课所选的就是其中较为著选的就是其中较为著名名的两的两则。阅读课文时,注意则。阅读课文时,注意感受感受古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和良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

2、。刘义庆:刘义庆: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兖州彭城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史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史,他秉性,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除之士,除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外,还编外,还编有有函明录函明录等作品。等作品。咏雪请同学们合上请同学们合上教材看屏幕教材看屏幕断句读j du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古人读文章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这就叫断句读。在一一句话的末了断开,叫句话的末了断开,叫“句句”;在一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断开,叫的地方断开,叫“读读”。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

3、寒雪日/内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读准停顿 课下注释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请同学们先遮盖住课下注释,看看能不能读懂课文大意。再参照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有不懂的字词句请圈画出来。1.默读课文,圈画字词。第一种读法:与/儿女/讲/论文义 第二张读法:与/儿女/讲论/文义2.理解句意,划分停顿。【儿女】在课文语境中指“家族里的小辈”。第一种读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第二种读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专有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地点、官职、人名等)不能随意拆开。(2)句子中相对完整的表意成分相对完整的表意成分不能拆开。(3)主谓之间要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

4、简单讲就是强调主语,后面要短暂停顿)句中停顿的一般规律请同学们用“/”在课文中标示句中停顿3.朗读课文,读准句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二、读出情感文言文朗读,除了读准字音、停顿之外,也要把握语气、重音、情感等。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课文,理解人物的情感。1

5、.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特别提醒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她)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2.谢太傅为什么“大笑乐”?大:这里是形容程度深。笑: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乐:甲骨文本义是一种弦乐器,引申指愉悦、使愉悦等。“大笑乐”,说明谢太傅是开怀大笑,是由内而外的快乐。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咏雪联句这三句话押韵,凑在一起,能组成一首诗联句诗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时候的一种游戏诗体。从这首咏雪联句诗来看,谢朗和谢道韫都算得上是才思敏捷。撒撒盐空中差可盐空中差可拟拟(谢朗谢朗)都是比喻比喻,各有可取

6、之处,但是比喻讲究形似,更讲究神似比喻讲究形似,更讲究神似。比作盐比作盐,空中唰唰地撒,重重的下落重重的下落,缺乏美感缺乏美感。比作柳絮比作柳絮,因风而起,漫天飘飞,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清,以春季之暖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写出更见诗意,可见谢道韫的回答更胜一筹。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谢道韫)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有没有高下之分?撒撒盐空中差可盐空中差可拟拟(谢朗谢朗)“差”体现谢朗抢先回答后,又觉得自己回答不算精妙,语气就不不够自信够自信。“未若”说明谢道韫比较之后觉得谢朗的回答不如自己的好,她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体

7、现她的自信自信和些许的争强好胜些许的争强好胜。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谢道韫)两人对自己的回答有没有评价?请关注重点词语分析。晚辈抢着回答问题的率真可爱让谢太傅开怀大笑。谢家书香氛围浓郁,谢家子弟学有所成;尤其是侄女谢道韫,聪慧机敏表现精彩。这让谢太傅很欣慰,甚至有些许自得,乐在其中。雪景美丽,令人赏心悦目。美好的家庭氛围让谢太傅愉悦。谢太傅是个儒雅脱俗又不失爽朗率性的人。总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俱全,所以谢太傅“大笑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太傅“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品味了课文丰富的内涵,请大家闭眼想

8、象当时的场景,是不是觉得人物的神情、动作如在眼前?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读出你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三、读出韵味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为什

9、么文章结尾才交待人物身份?引发读者兴趣和好奇。引发读者兴趣和好奇。这个小姑娘回答得真妙啊!她是谁呢?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为什么不直接交代她的身份,而是交待她的父亲和丈夫是谁?是通过他父亲和丈夫的身份来衬托谢道韫不是凡俗之辈。古代社会女子受到的约束比较多,没有参加社会工作的机会,也就没有独立的社会身份。而谢道运这个小姑娘才思敏捷,出于不凡加上个性,自信大方,风采不亚于家族兄弟。所以作者的这一笔交代是含蓄表明他对谢道韫的欣赏和赞扬。读出赞赏之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放在句尾,表示判断语气;同时让语句节奏完整、舒缓。朗读时延长

10、句中停顿处、句尾的音节,更能体现课文的文言韵味。朗读下面这两个句子,比较它们的不同。朗读下面这两个句子,比较它们的不同。读出延长之音咏雪整体上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朗读节奏更多的应该是舒缓、轻快的。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朗读时在读准停顿、读出情感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句中停顿处、句尾适当将音节延长,从而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当然,有些音节也可以酌情处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请用“”表示音节

11、的延长,用“”处不重复使用“/”。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用“”表示音节的延长,用“”处不重复使用“/”。课堂小结咏雪言简义丰,只言片语见人物气韵。深入理解文义,我们才能读出文章韵味。陈太丘与友期行通过世说新语咏雪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现在请你说出有哪些方法。1.借助注释读懂文意,还可以根据语境推测词义。2.朗读文言文要断句读,句中停顿要准确。专有名词(时间、地点、官职、人名等)不能随意拆开。句子中相对

12、完整的表意成分不能拆开。主谓之间要停顿(简单讲就是强调主语,后面要短暂停顿)3.通过重点字词句品味人物情感,进而读出这种情感。请大家浏览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字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一、理解与诵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例:不期而遇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古义:离开。如:去后乃至去连接出发地今义:往,到。如:去上海连接目的地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尊君在不(fu)】不,通“否”,表示否定的一方面。“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否”是本字,“不”是它的通假字。友人

13、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顾】语境义:回头看。如:瞻前顾后本义引申引申本文义本文义【委】古义:丢下、舍弃。拉开弓拉开弓拉,拉,牵挽。牵挽。延长,延长,延续。延续。【引】请同学们暂时合上教材,翻开学习任务单,用斜线试着给文章断句读。然后翻开教材,看看你断句读是否正确。2.断句读,朗读课文。陈陈太丘与友期太丘与友期行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与友期行陈

14、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讲述故事的要求是:(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安排好顺序:一般按照时间顺序(3)讲清楚人物不同的表现,让听众明白人物形象特点。二、品悟与赏析2.改编成课本剧。请同学们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句,描述人物的神情、动作、态度等,

15、以便给表演者作表演提示。陈太丘与友期行场景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场景二: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友人)()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场景三: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君)不至,则是(君)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君)无礼。”陈太丘与友期行场景四: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场景一:陈太丘与友(高兴)期行,期日中。场景二:过中(友人)(迟迟)不至,太丘(无奈又坚决)舍去,去后(友人)(急急忙忙)乃至。陈太丘与友

16、期行场景三:元方时年七岁,门外(自在)戏。客(着急)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彬彬有礼)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气得跺脚)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瞪着友人,义正辞严)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君)不至,则是(君)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君)无礼。”陈太丘与友期行场景四:友人惭,(拍拍脑门,叹气)下车(赔笑)引之。元方(噘着嘴,甩开友人)入门不顾。(1)在这个故事里,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你对元方的认识。3.结合编写感受,概括人物形象。元方言行元方特点始终使用敬辞“君”和谦辞“家君”懂礼貌 认为期行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重礼守信 面对父亲友人粗鲁无礼的言辞,元方大胆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方正机敏 鄙视失信无理之人,入门不顾。率性倔强 陈太丘言行(2)故事里的陈太丘是个什么样的人?友人失约,太丘舍去。崇尚诚信坚持原则陈太丘特点元方的言行侧面表现陈太丘品性方正,陈家家风良好。(3)故事里的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友人言行友人特点期日中,过中不至。言而无信使用尊称“尊君”有礼节 怒责陈太丘粗鲁无礼 被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