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三峡》同步测练 冀教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389279377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三峡》同步测练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三峡》同步测练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三峡》同步测练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三峡》同步测练 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三峡》同步测练 冀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三峡》同步测练 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三峡》同步测练 冀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峡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曦月( ) 沿溯( ) 素湍 ( ) 飞漱( ) 叠嶂( ) 属引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或王命急宣 ( )(2)略无阙处 ( )(3)不以疾也 ( )(4)良多趣味 ( )3.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4. 句子朗读有误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填空题。三峡节选自 ,作者 _,字善长, _时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是_峡、_峡和 _

2、峡的总称。三峡先写_,接着依次分写_ 、_ 、 _、_ 四个时期的景物。6.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内容(1)三峡中写三峡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_(2)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_二、同步解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词语

3、含义。 略无 嶂 蔽 曦月 8. “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9“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10.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1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三峡四季景色特点。12.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三、美文赏析千年古道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并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藏人嗜茶,汉文史料中有藏人嗜茶如命,如不得茶,则病且死的字样;藏族民谚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可见藏民对茶的情感之炽,依恋之深。数千年来,茶叶沿着古道源源不断输入藏地直

4、至拉萨,再向西延伸到喜玛拉雅西端的普兰县,商贸则通达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诸国。因此古道被学术界定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 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这里的世界静得出奇,大山全都沉默不语。那是一种惊心动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那种苍凉,严酷之美,轻易就把人带入史前时代。夏季,雨水汪洋恣肆;冬季,雪水清碧如玉。它们从无数大山上奔泻而下,迅速汇聚,很快流淌到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人行古道,放眼高原,远山显露出强劲而优美的山脊,它们是那么险峻,又是那么秀美,充满了张力。淡淡的山岚,使它们显得英姿勃发,十分年轻。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

5、血脉,它们奔涌流动,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除却大山大川,茶马古道沿途还有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那历尽沧桑的石头,那一逝不再永不重复的云,那亿万年来不老的蓝天,那似乎来自极地或外太空的光芒,它们组合成的色彩令人激动不已。如果在晴天的晨曦中和晚霞里走过西藏的大地,你一定会为那种剔透明朗的光泽所震慑:只要看到一眼,只要沐浴一次,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茶马古道同时也是虔诚的藏民转朝圣之路,古道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绘制了众多的佛陀,菩萨和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

6、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13.根据提示,用第段中的材料,完成对茶马古道的定义。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 的古代贸易通道。(答题字数不超过25个)14.第段中引用汉文史料藏族民谚的作用是什么 ?15.第段中划线的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血脉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突出了西藏什么样的特点 1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茶马古道的特点。四、创新作文17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色。写景时作者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请运用动静结的手法,

7、描写一处景物。(不少于200字)参考答案一、1. tun 2有时 通“缺” 快 实在,的确3如果 自从 有时 或者 即使 虽然 4.C 5.(1) 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2) 三峡地貌 夏 春冬 秋6(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二、(一)7.毫无 峭壁 遮蔽 日光,这里指太阳8.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9.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10.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

8、“夏水”为首来写。11.夏 水流湍急 春冬 清荣峻茂 秋 林寒涧肃12.一方面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渲染萧瑟气氛,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三、13.以马帮运输(1分)川,滇的茶叶到西藏换回马匹,药材(2分)14说明藏人嗜茶,对茶叶的情感之炽,依恋之深(1分);使说明内容详实,令人信服(2分)。15.答题要点:能联系全文内容,紧扣比喻句,抓信骨骼,血脉对于生命的意义作答,语言流畅即可。答题示例: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突出了西藏这样的特点:山脉挺拔雄壮,支撑出西藏粗犷的轮廓;水流涣涣,滋养了西藏的每一寸土地。山水纵横,使西藏这片土地神奇而富有生命力。16.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1分);茶马古道沿途有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1分);茶马古道沿途路边的岩石及玛尼堆上有丰富的宗教文化雕刻,图绘(1分)。(能扣住特点,意思对即可)四、1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