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小数点位置变化(第1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1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口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数,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前准备: 价值5分钱的扣子一枚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问题情境师生谈话先交流你见过什么样的纽扣,再估计一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引出一枚纽扣5分钱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
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教学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二、解决问题1.解决“1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1)提出“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师:下面,我们来解决几个和纽扣有关的问题1枚纽扣5分钱,10枚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思考,计算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教师及时进行启发性提问得出:10枚纽扣0.5元的结果师: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说算法,教师作必要的提问如:生1:1枚纽扣5分钱,10枚就是50分,也就是5角师:5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多少?生1:0.5元生2:1枚纽扣5分钱,10枚是5角,也就是0.5元3)提出“把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列出算式”的要求。
学生写完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师: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是0.5元,你们能把5分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写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写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写出的算式是什么?生:我是这样想的,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0.05元,求10枚纽扣多少钱,列式是0.05×10,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列出算式是0.05×10=0.5(元)教师板书2.解决“1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1)提出“一枚纽扣5分钱,1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0.5元,100枚纽扣多少钱呢?自己试着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2)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枚5分钱,100枚就是500分,也就是5元●10枚是5角钱,100枚就是10个5角,是5元●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5角钱, 100枚就是10个5角,是5元……(3)提出“把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写出乘法算式”的要求学生写完后交流,教师板书出来师:对!一枚纽扣5分钱,100枚纽扣就是5元。
请你把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并列出算式学生写完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0.05×100=5(元)3.解决“10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1)提出“10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师: 一枚纽扣5分钱,100枚纽扣5元,1000枚纽扣多少钱呢?自己算一算,并写出算式表示学生计算并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交流学生写出的乘法算式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00枚纽扣5元钱,1000枚中有10个100枚,就需要10个5元,是50元算式是:0.05×1000=50(元)●10枚纽扣5角钱,100枚纽扣5元钱,1000枚纽扣要50元列式是:0.05×1000=50(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0.05×1000=50(元)三、总结规律1.提出“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中的因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师: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三个算式中的因数,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独立思考2.交流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教师作为参与者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示范表达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进行启发性对话。
如:生1:我发现这三个算式中第一个因数都是0.05,另一个因数不同,分别是10、100、1000生2:三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相同,都是0.05,第二个因数不同,分别是10、100、1000师:很好!这三个算式第一个因数相同,第二个因数不同,分别是10、100、1000谁能用扩大了几倍来描述一下这三个算式呢?生3:第一个算式可以说0.05扩大10倍,第二个算式可以说0.05扩大100倍,第三个算式是0.05扩大1000倍3.总结算式中小数点变化的特点先让学生观察第一个算式,发现0.05扩大10倍小数点的变化规律,再观察发现、总结0.05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小数点的变化规律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第一个算式,0.05扩大10倍,所得的积有什么特点?生:数字5不变,只是小数位数变了,原来是两位小数,现在变成了一位师:0.05由两位小数变成一位小数,小数点是怎样变化的?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0.05扩大10倍,小数点的变化情况?生: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师:说得很好!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大家再观察第二个、第三个算式,说一说0.05扩大100倍、1000倍的积,小数点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给学生一点讨论时间,再交流学生可能会说:生:0.05扩大1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生:0.05扩大10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谁能把这三个算式一起说一说?生: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4.教师点明课题,先让学生自己读书,再指名学生回答师:通过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所得的积,只是小数点的位置发生变化这叫做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2页,自己读一读大头蛙说的一段话学生读书师:谁来说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指名一两人回答四、运用规律1.教师进行启发性谈话,出示问题,鼓励学生列式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计算的结果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非常简便,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出示题目:把3.87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列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学生试着解答,教师巡视,发现试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特别关注扩大1000倍计算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交流时,可重点进行全班指导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检验结果先交流3.87扩大10倍、100倍,再交流3.87扩大1000倍的出现的问题:“3.87×1000,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师:谁来说说3.87扩大10倍、100倍,你是怎么列式计算的?用计算器检验的结果怎么样?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只要意思对,计算正确即可如:生1:3.87扩大10倍,列式是:3.87×10=38.7根据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所以,3.87×10只要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结果是38.7用计算器检验结果正确生2:3.87扩大10倍,列式是:3.87×10,只要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行了结果是38.7用计算器计算也是这个结果……师:3.87扩大1000倍,怎样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3.87×1000=师:3.87×1000,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出现了什么问题?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3.87只有两位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说:生:3.87×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以把3.87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是3780。
如果学生提不到把3.87看成3.870,教师可以启发,如: 3.87可以变成三位小数吗?怎么办?当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把8的后面补0后,教师可简单概括师:把一个小数扩大整十、整百、整千倍时,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可以在后面补0五、简单应用1.出示书上的“试一试”,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师:打开书第13页,我们一起来看书上的“试一试”这几个填空题都是把较大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2.交流学生填写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重点讨论第1题,再交流其它两题师:谁来汇报一下第一题的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填的结果应该问题不多,但想法可能有不同如:生1:0.4米=4分米因为1米=10分米,1分米是0.1米,4分米就是0.4米生2:0.4米=4分米0.4是以“米”为单位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就表示分米数,所以,0.4米就是4分米生3:0.4米=4分米因为1米=10分米,把0.4米改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可以乘进率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可以了……第三个学生的想法如果出不来,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其它想法,然后进行引导或作为参与者交流。
师:谁能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说一说0.63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生:0.63平方米=63平方分米因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把0.63平方米改写成以平方分米为单位的数可以乘进率1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可以了师:第3小题有两个等号,谁来说一说1.58千克等于多少千克多少克?生:1.58千克=1千克580克小数的整数部分是1就是1千克;小数部分是0.58千克,因为1千克=1000克,将0.58千克改写成以“克”为单位的小数可以乘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就可以了,小数部分数位只有两位,在58的末尾补上一个0得580师:1.58千克等于多少克?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有不同想法如:生1: 把1.58千克改写成以“克”为单位的数,就用1.58乘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得1580克生2:1千克等于1000克0.58千克等于580克,把1000克和580克加起来等于1580克……教师在肯定第2个学生想法的同时,指出一般情况下,直接移动小数点比较简便六、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