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命与健康教案(精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38919093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案(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案(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命与健康教案(精品)(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教案六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二、教材分析1、凸显综合性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生命教育为主旨,有机融合了生命教育、人生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劳动技能及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知识的发展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因此,本课程教材具有综合性,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

2、、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生存能力,使之能科学、及时、有效地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各类安全问题,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技能;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体现生活逻辑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学生

3、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本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采用活动性或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做中学或

4、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形成学生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利用自身的经验和体验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

5、促进作用。三、学生情况分析小学生活泼好动,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已是小学的高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事物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但他们对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还不是很全面,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如何通过生活、生命与安全的课程教育,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人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等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四、教学措施1、采用活动教

6、学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

7、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只是典型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补充、修改、拓展,新编。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如果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替换之,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阅历以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吻合。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除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外,更应该采用“调查

8、”、“试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五、教学进度本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总共18课,本期按教学时间20周计算,教学进度大致安排如下:第一单元:热爱生命1、杨光的“阳光” 2、我的生命线 3、我们的闲暇时光本单元共有三课内容,每课两课时,大概三周完成。第二单元:安全生活4

9、、震后互救 安全第一 5、正确灭火 6、见义巧为 7、预防践踏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每课两课时,大概四周完成。第三单元:健康生活8、远离烟酒 9、预防血吸虫病 10、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 11、青春期的健康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每课两课时,大概四周完成。第四单元:呵护心灵12、挫折 也精彩 13、男孩 女孩 14、放松 再放松 15、当生活出现变故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每课两课时,大概四周完成。第五单元:美化生活16、绣出美丽的图画 17、我国的民间艺术 18、让春节更快乐本单元共有三课内容,每课两课时,大概三周完成。第一课 杨光的“阳光”学习目标:1、了解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遇到一些缺陷,这是人

10、生的常态。2、认识自身的缺憾及其背后的不合理观念,学会接纳自我,树立积极乐观是生活态度。学习重难点: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缺憾,悦纳自我,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可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因为种种原因双目失明后,你眼里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你的生活将会是生命样的一种状况呢?你又将怎样面对呢?今天我们就将给大家介绍一位盲人歌手杨光。掲题:杨光的“阳光(板书)二、新授:1、自读杨光的生命故事、想一想:什么样 的态度是阳光般的生命态度。、看不见阳光的杨光有着阳光般的生命态度,对此,你有何感悟?、写一写:把你对杨光说的话写下来。2、生命探索、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缺憾?、

11、对自己的缺憾你是怎样认识的?与同学交流一下。、小调查。3、生命氧吧、读一读天堂鸟的故事。、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交流。4、生命驿站、自我对话 自我接纳:、停止与自己对立。 、停止否认自己或逃避自己。 、以建设性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学会接纳他人。三、小结:接纳自己的缺憾,我们的人生便多一份精彩!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憾或不如意的事情,并非只有自己是不幸的,关键是如何对待不幸。无需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只看自己没有的,要多看自己拥有的。第二课:我的生命线教学目的:1、学会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认识到未来生命历程需要认真规划。2、初步学会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教学

12、重难点:认识生命规划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教学准备:教师事先画好自己的生命线。教学过程:一、导入地图上有许许多多的线路,有公里线、铁路线、河流线等,这些线路指引着人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同地图中的线路一样,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也像一条不断延伸的路线,通向未来的人生。自己的生命线在哪儿呢?下面就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画出自己的生命线。板书:我的生命线二、新授1、生命万花筒通过画自己的生命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讲解生命线的画要求:预设自己的生命终点 在AB段标注三件最具有影响的重要事件 在BC段标注三个最希望实现的愿望。(建议用红笔标注正象事件,兰色标注负向事件。

13、画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不交流,保持安静,独立思考。)2、生命体验园 师生讨论和分享,回顾过去生命时光的精彩,认识到未来生命时光漫长而重要。学生思考:在你过去的生命时光里最重要的三件事。 当我们跨进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的童年时光即将结束。回首这一段来时路,看看你的成长足迹,你是否觉得快乐和充实呢? 你把生命的终点预设到什么时候,为什么? 人类正常的平均寿命是多少?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怎样?一算你预设的未来的生命时光,有什么感想?小学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同时更是未来人生的一个崭新的起点。算一算,从现在到生命的终点,你还有多少年?是过去生命时光的几倍?与同伴说一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三个愿望?

14、注意愿望不是空想,通过你、努力能实现的目标。3、生命加油站读一读来自哈佛的一项调查,交流感想。读一读来自马拉松比赛的启示,引导学生明白:美好愿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结合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适当修改自己的人生规划图。三、小结:生命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他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你自己。无论你的生命线是长是短,没一笔都由你来画。生命之路再长,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完。第三课:我们的闲暇时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闲暇的相关知识,知道闲暇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2、学会反思自己对闲暇的兴趣、态度、习惯,初步养成自我监控意识和决断意识,提高自主支配和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自主支

15、配和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奇妙乐园1、故事渲染奇妙乐园是一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神奇世界,可以让里面的人按自己的意愿做任何事情。但要进奇妙乐园,必须说出你想进去做的某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要具体可行,全班每一个同学都不能说出不一样的事情,奇妙乐园的大门就会为我们开启。2、学生游戏规则:逐一说出可行的事情,如果重复了,将有三次向同学、老师求助的机会。3、交流分享引导学生讨论,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奇妙乐园里,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这样的地方存在吗?二、 新授1、生命万花筒小调查(1)结合学生的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尝试从“闲暇时光剥夺”和“闲暇时光放任”两个角度思考分析生活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