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其形式的演变;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定 义;理解和熟记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概念、内容、种类及其演变过程;掌握每一 种货币制度的特征和主要内容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解释和分析,为以后各章 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格雷欣法则” 教学难点:货币的职能、“格雷欣法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章内容应结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进行讲解[教学内容]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定义一、货币的起源1. 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从商品的内在矛盾揭示的货币的产生过程,可以概括为这样的逻辑推理: 商品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交换发展,交换过程中的矛盾导致价值形式有独立化的必要,一 般等价物的出现发展到完成形式以后货币产生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 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其他一切商品与货币商品的矛盾,即内在矛盾外在化 了这样的外在化,说明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2. 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经历了物物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
1)"偶然的简单的价值形式":在最初的物物交换中,由于用于交换的物品较 少,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能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如一只绵羊换两把石 斧2) "扩大的价值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用于交换的物品增多,一种商品 的价值能够表现在若干种商品上,如一只绵羊换两把石斧、100 斤粮食、一匹麻布等3) "一般价值形式":为了摆脱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在长期交换的过程中逐 渐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一种市场上最常见的大家最 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用这种商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慢慢地市场上就 出现了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可以用它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可以 用它来表现后来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在客观上要求把作为一般等价的商品固定在 一种商品上这种长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的一般等价物便是货币二、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这是主张劳动价值说的共同定 义这个定义的特点是从经济范畴相互联系的角度,特别是从货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 与特性的角度推导出来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一、 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这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它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 发挥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实际 为一种价值符号因为在这里货币仅是交换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其本身有无十 足价值并不重要二、 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 它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时候所发挥的一种功能作为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有以下两个特点:(1)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想象的、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 的货币2)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三、 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并且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这是因为人们贮藏货币的目的是贮藏财富, 是为了保值,这就决定了作为财富的代表的货币不能是虚幻的和无价值的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的货币主要是金属货币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时,可起到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规模扩大时,处 于贮藏的货币会进入流通领域;当货币需要量减少时,货币又会退出流通领域当然,这一自 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也是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才能形成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 贮藏手段职能。
但纸币可以积累和储蓄,通过储蓄,也能起到调节社会购买力的作用四、延期支付标准(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扩大了商品流通在商品交易中,人们可以 先购买商品,后支付货币,使商品生产和流通突破了现货交易的限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二 是节约现金流通货币借助其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使信用关系得以形成债权债务到期可以相 互抵消和清算,债务人只需支付债务余额,这样可大大减少现金需要量如下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颔■赊誚价格总额+到期丈讨总颔■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单■位货币作対涼通手段和支忖手段)的流通遠度五、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我们称其为世界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必须 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职能实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就是 金块、银块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的美元等是国际支付手段和结算手段,称不上世界 货币第三节货币形式的演变按币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
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指某种实物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完全相等的货币一种实物 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是否相等,夬定于在这两个场合下的交换价值是否一致 如一只绵羊在它作为货币时,能交换到100斤粮食,而在它作为普通商品时也能卖100斤粮食 在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条件下,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造币局价格与这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市场价 格相等,表明这种金属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一致如一两白银的造币价格为 一元五角四分,而一两纯银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是一元五角四分,则二者的价值相等最初实物 货币由朴素的商品充当,后来由贵金属充当实物货币的特点是以自身所包含的价值同其他商 品相互交换二代用货币也称代表实物货币,典型代表为银行券特征(1)足值的金银货币作为发行准备,可与金银自由兑换2 )易于携带与流通,节省流通费用3 )能够避免实物货币流通遭受磨损使价值不足而带来的麻烦三、信用货币现代经济学所定义的信用货币是一种独立的价值符号,是不兑现贵金属的信用凭证是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不受金银准备的约束,政府和货币当局是以一定时期的商品 劳务,当然也包括黄金、外汇作为发行基础的。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信用货币是货币的价值符号,以其购买商品的能力来决定其价值第二,信用货币是一种债务货币信用货币则主要是由现金和存款组成,是银行债务的 凭证,信用货币的流动则是银行的债权转移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首先表现为它是通过法律手段确定为法定货币;其次,表 现为银行各种信用凭证被社会作为货币使用时,它获得了特权,于是便可以通过发行过多的 货币,强制社会向它提供信用第四,国家对信用货币有必要进行控制和管理现代经济中,国家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来 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使货币流通符合客观的流通规律,保证信用货币的正常流通在这个 意义上讲,西方经济学中把信用货币叫"管理货币"四、电子货币首先,电子计算机运用于银行的业务经营,使很多种类的银行塑料卡取代现钞和支票, 成为西方社会日益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由于这些银行卡的迅速发展,有人认为,它们终将 取代现金,这样就会出现无现金社会在中国,1986年中国银行发行了长城卡;1989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行了牡丹卡;1991年中 国建设银行加入了世界最大的VISA信用卡集团世界上一些有较大影响的银行卡,在中国 的一些大城市中已使用多年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制度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一般而言,货币制度的构成 要素有以下四个:货币材料;货币单位;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程序;准备制度1、 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前者就是规定一国货币用什么材料制成,是构成一种货币制度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根 据不同的本位货币材料来区分不同的货币制度如果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材料,那就是金本 位制度;如果用白银行作为本位货币材料,那就是银本位制度;如果同时用黄金和白银作为 本位货币材料,那就是金银复本位制度;如果不用金属而是用纸作为主要货币材料,那就是 纸币制度使用哪种材料制作本位币不是任意规定的,而是由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后者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规定货币的名称是什么目前世界上货币名称有100多种,其中 用元、镑、法郎作为货币名称的较多据统计,用元作货币名称的国家有52个,例如:中国 人民币元、美元、日元等;用镑"作货币名称的国家有12个,例如:英镑、苏丹镑等;用法郎 作货币名称的国家有32个,例如:法国法郎、瑞士法郎、马里法郎等二是规定单位货币的价 值在1973年之前是通过规定单位货币含金量来表示该货币的价值,1973年以后各国都相继 取消了货币含金量2、 本位币和辅币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为本位币。
本位币是一国 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现在流通中完全不兑现的钞票,也称为本位币,其含义不过是用以表示它 是标准的、基本的通货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如中国的银铸币全部是1元有些国家的金银铸币面 值为5个、10个,甚至100个货币单位辅币多由贱金属铸造,为非足值通货铸造权由国家垄断,铸造数量一般也有了限制,铸 造收益归国家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主要供小额周转使用中国在金属货币流通时一直未形成规范的辅币制度当铜钱与银两流通时,铜钱可解决小 额支付问题,但银两与铜钱并无固定比价:比价因银铜各自本身价值的高低变化而变化清末 曾铸铜元(圆形无孔),企图建立辅币制,但未成功;铜元与银元的比价仍随银铜各自的贵贱而 波动1935 年法币改革后,确定辅币为"角",1/10 元;为"分",1/100 元但在通货膨胀局面下, 未起作用直至1955 年新人民币发行后,角票与硬分币的制度才真正确立起来3、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所谓自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把经法令确定的货币金属送到国家的造币厂铸成铸币造币 厂代公民铸造,或不收取费用,或收取很低的费用公民也有权把铸币熔化,但对私自铸造则 严格禁止而且由于精密的铸造技术,私人铸造合乎法定标准的铸币,极不合算;铸造伪劣币, 既犯重罪,又很容易被辨认出来。
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可以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因为铸币的 市场价值如偏高,人们会把贵金属输向造币厂,增加铸币数量;如偏低,人们会把铸币熔化成 金、银锭这实质上是利用了货币贮藏作为调节流通货币量的蓄水池的作用随着流通中贵金 属铸币的日益减少乃至完全退出流通,这种制度也就不存了4、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所谓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 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 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5、准备金制度这一制度就是国家规定把贵金属集中到国库或中央银行其主要的目的是将贵金属作为世 界货币的准备金,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基金,作为支付存款和银行券兑现的准备基金 在纸币制度下,准备金制度的主要作用只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其他两个作用已消失了二、银本位制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四种不同的货币制度,依次为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 位制(包括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纸币制度 银本位制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也是实施时间最长的一种货币制度它是以白银为货币金属, 以银币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到 1816 年,银本位制逐渐被金本位所代替,主要原因:1. 银本位制最大的缺点是白银价值不稳定2.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大宗商品交易日益增多,用白银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