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师 范 大 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 4一、培养目标 41. 硕士生 4二、学科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 4三、学习年限 51.硕士生 5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51.硕士生(最低学分:35分) 52. 港澳台研究生 63. 外国留学研究生 6五、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61. 实践(实证、实验)活动要求 62. 培养单位自行规定的培养环节 73. 中期考核要求 7六、导师责任 7七、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81. 硕士生学位论文 8八、课程一览表 9数值分析 12固态相变 16高等材料化学 18现代分析技术 21粒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学 22功能材料 25表面科学与工程 29电化学 32薄膜物理与工艺 34材料腐蚀与防护 36表面与界面物理 40材料科学前沿讲座 42半导体器件物理 44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表征 46表面工程实验技术 49纳米材料与技术 52多孔固体引论 55宽带隙半导体材料 58核材料导论 61辐射技术及应用 64陶瓷材料学 66晶体缺陷 70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代码: 0805 )本专业具有 硕士 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对硕士学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1. 硕士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本专业培养在材料科学领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和较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系统学习和综合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基本上获得可独立进行材料科学研究及工程设计的能力,并可独立承担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质的材料科学领域高级人才,为国家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较大贡献二、学科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序号学科方向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1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表面与界面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和薄膜沉积技术进行材料表面改性;采用射线束技术进行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其组织结构及性能;采用微弧氧化技术进行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其组织结构及性能半导体器件物理新型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及半导体加工工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利用这种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效应开发出的各种光触媒材料等结构表征X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X光聚束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离子束技术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2材料学薄膜与多孔材料研究金属薄膜、陶瓷薄膜、纳米薄膜等制备、结构与磁、光、电性能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力学、物理性能纳米材料与器件主要研究低维材料的结构、性能与制备技术及其相关器件。
能源与电磁材料a. 太阳能材料;b. 热电材料;c. 电极材料;d人工电磁材料在毫米波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三、学习年限1.硕士生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3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半完成学业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硕士生(最低学分:35分) 课程类别科目和门数最低学分要求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9学分方法课1门(文/理)学位基础课一级学科平台课程7-10学分[1]跨一级学科课程0-3学分学位专业课学科方向课程6-9学分专业方向专题课(含专业方向方法课)0-2学分必修环节实践(实证、实验)活动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交流[2]1学分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不计学分注: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1] 6-9学分为最低学分,学位基础课原则上不能低于三门,总学分不低于6学分[2] 培养单位自行规定,主要培养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能力,由培养导师根据学生开展学术报告和的参加国内外会议情况给予评分窗体顶端窗体底端2. 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3. 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2学分),硕士生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博士生不低于20学分。
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学业基础和学业规划指导研究生修读课程对于非本校生源和跨学科生源研究生应要求相应的补修和先修课程五、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1. 实践(实证、实验)活动要求实践活动是研究生课程教学必修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指涉及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前沿领域知识的实际应用,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锻炼研究生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为专业学习和科研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实践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可以是进入相关科研单位进行短期的实习工作;结合论文选题参加必要的工程实践等活动;参加院(系)或导师组织的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活动实践活动原则上安排在研究生入学第三个学期前的假期进行指导教师评定其表现,并在第三学期末上交实践活动考核表2. 培养单位自行规定的培养环节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此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和加强研究生的英文文献搜集、整理、综述、写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一年级研究生在第一或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 仔细阅读三到五篇专业文献, 在此基础上,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英文综述报告,并在组会做口头报告或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整理论文并参加相关国内会议进行交流,相关工作应当在第三学期期末前由各培养方向组织完成,在中期考核之前需上交相关报告或论文,分数由导师根据报告或交流的效果评定。
3. 中期考核要求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入学以来德、智、体等各方面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综合考查评价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科研能力、社会实践和身心健康状况等参加中期考核的学生应按要求完成相关课程的考试, 在导师指导下阅读一定数量的科研文献, 并制定合理、可行的研究计划 中期考核的开题报告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在二年级进行,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科研潜力、研究计划进行综合考察,并按优、良、合格、不合格打分 中期考核不合格者, 应在3个月之内再次进行考核 若考核仍不合格,则劝其退学或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处理六、导师责任 1、研究生导师担负着全面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应对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尤其应以科学研究为主导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导师须定期和研究生见面,了解其情况并进行指导,有重要问题及时向导师组或学院汇报 3、导师应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 1)新生入学后的60天内,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指导其制定有利于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个人培养计划; 2)指导学生选课,定期了解其课程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
3)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及学术论文写作,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本人科研工作,对学生的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给予评价和积极推荐; 4)创造浓郁的学术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为研究生定期作专题学术报告,参与其学术讨论; 5)定期检查指定书目的阅读、实习实践及其它培养环节的实施 4、 在指导毕业(学位)论文方面,导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和答辩; 2)具体指导学位论文的写作,认真修改并最终审定论文; 3)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5、 导师要参与研究生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考核、就业推荐等工作 6、对按要求完成指导工作任务的导师,学校按标准计工作量;对于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成绩显著的,在各种评优或奖励活动中予以优先推荐;对存在指导工作不投入、学生学位论文质量差、大量研究生不能按期毕业等问题的导师,要采取约谈、通报批评、暂停招生资格等处理办法对在全国学位论文抽检中被评为不合格论文的指导教师,暂停其次年度硕士生招生资格;对在全国抽检中累计两次及以上被评为不合格,或所指导研究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取消其招生资格。
对在本校学位论文匿名评审中所指导论文多篇(次)被评为不合格的导师,暂停其次年度研究生招生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招生资格七、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1. 硕士生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在理论上或在实际应用上有一定的意义,力求选择本专业研究方向上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开拓性的课题在正式进行论文工作之前研究生应独立地开展调查和研究,进行开题报告阐明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及学术上的意义导师应指导学生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在必要时根据科研进展和困难等情况,可调整和修改课题内容,以保证学生在规定期间完成学位论文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必须是申请者科学研究作出的成果学生按学校规定撰写出格式规范的学位论文,经专业教研室初审合格后方可送出评审和申请答辩申请论文答辩前,需聘请两位硕士生导师以上的专家评审论文(其中一位必须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由3~5位硕士生导师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位论文评审人,主席由教授担任如答辩不合格,答辩委员会可以作出申请人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定,报学位分会批准课程学习达到要求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经两级学位委员会审定后,即可准予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八、课程一览表课程类别层次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一级学科平台课硕士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472秋固态相变Physical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236秋高等材料化学Advanced Materials Chemistry236秋现代分析技术Modern Analysis Techniques354春粒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学Particles and Solid Interaction Physics354春学位专业课硕士功能材料 Functional Materials3 54秋表面科学与工程Surf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354春薄膜物理与工艺Thin Film Physics and Technology354春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354秋材料腐蚀与防护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Materials354春表面与界面物理Surface and Interface physics354秋材料科学前沿选讲Lecture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236春固体理论(物理系)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472春半导体器件物理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354秋专业方向专题课硕士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表征Semiconductor Material and Device C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