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38712450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生的提醒,精致的插图,生发有效的训练 这是一次校内的教研活动,我要执教的是苏教版第三册的母亲的恩情一课。这篇课文是根据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编成的一个故事。课文前半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后半部分引出诗歌。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让人体会到母亲恩情的珍贵。课文13自然段具体写母亲的恩情及孟郊对母亲的感念,45自然段介绍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情况。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了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我要完成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基于学生学情和低段阅读教学特点的考虑,我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试图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扎扎实实进行初读,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通过做动作、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抚摸、铭记”等词的意思;2.用诗文结合的方法,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读懂前四句诗句,并能用上课文里的话说说前四句诗的意思,从中体悟到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意;3.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裕的写字时间,认认真真地写好“恩、寸、永”三个字。按照往常惯例,我们学校的教研课都是要进行两次实践的。第一次称为尝试课,由我独立备课后进行课堂实践,再由组内老师共同进行评点,针对课堂上出现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修改后,再由我进行第二次的展示课。两次的课堂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一、学生的提醒,让第一次课堂实践突现出亮点第一次试教时,从揭题到读诗,再到初读,都如我预

3、设的进程顺利地展开了,在进入诗文结合的品读环节,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母亲的恩情?”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随后进行了汇报交流。当交流到这句“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时,有学生说从母亲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不舍;也有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母亲此时肯定很难过等。学生的解读在我的预设范围内,当我正庆幸可以顺利进行朗读指导时,一个小手又高高地举起了生:老师,我也发现了母亲非常舍不得儿子。师:是的,这点其他小朋友已经说过了,下次你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生:不,我跟他不一样,我是从插图上发现的,你看,母亲的手紧紧地拉着儿子的手,一直不肯放呢!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4、,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这幅插图上我一看,可不是吗?这幅插图不是对这句话最形象的诠释吗?其实这套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有配合文章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往往富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而我在备课时怎么会把它给忽略了。我连忙因势利导:“你的发现真是太有价值了,我和其他小朋友都得谢谢你!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幅图,你还有什么发现?”这下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我看到,母亲的手紧紧地拉着孟郊的衣袖,一直不肯放手,她是多么不希望儿子离开啊!”“我还发现母亲深情地望着孟郊,她可能哭了,儿子要走了,她肯定心里很难受。”“我觉得她一直在叮嘱孟

5、郊在路上要注意安全,她不放心啊,所以紧紧地拉着儿子的手不肯放。”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感悟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真切;他们的表达更是那样的清楚,那样的有理有据。接下来,学生的感情朗读也可谓是声色俱全。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学生的一个发现,产生了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图文结合悟情感,这是我自己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未曾想到的,于是我在课中适时为“亮点”改变了教学设计,让学生结合这幅插图来体会母亲说这句话时表露出来的对儿子的深情。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更是学生直接作用的对象,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教材内容不是静态的知识结论,而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体验过程中生成其意义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应

6、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在活动中生成教材内容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成” 其实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 对应于“预设”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为止 今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节外生枝”地发现了利用插图来理解文本,我为孩子的精彩鼓掌、喝彩!二、精心的预设,让图文结合的训练实现了有效学生的一个提醒,文中一幅精致的插图,让我的思路豁然开朗。因为二年级的孩子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篇课文根据文意相应地配有三幅插图,而图文结合的阅读模式是深受低段学生喜欢的阅读模式,在教学中挖掘插图潜在的

7、内涵,活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灵性,能使儿童打下坚实的语文启蒙教育基础,受到美的熏陶。在接下来的集体备课中,我和组内的其他同事紧紧抓住图文结合这个点,围绕这幅图做起了文章。经过一番精心预设,在第二次的课堂实践中,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出示图和句子“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师:“母亲只是望着吗,看看图,她还有什么动作?生:她还紧紧地拽着孟郊的手。(出示填空:她 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师:请你填进去说。生:她紧紧地拉着孟郊的手,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师:填得真好,说得也很真切。再看母亲的表情,你又能看到什么?生:我看到她是深情地望着

8、他的儿子。师:你真会发现,也请你填进去说。生:她深情地望着孟郊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生:她紧紧地拉着孟郊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师:你真能干,把母亲的动作和表情都填进去了,而且读得也很真切。谁还有其他的发现?生:我觉得母亲的眼泪快流出来了,所以我这么填她强忍着泪水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师:你填得真好,还把母亲那种要哭出来的腔调也读出来了。是呀,儿子即将远行,母亲多么的舍不得啊!我送你们一个词(出示词语:依依不舍)。生读:依依不舍。师:你也可以把这个词填进去说。生:她依依不舍地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生:她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心,不安地

9、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师:你愿意怎么填,怎么说?说给你的同桌听吧!一个填空的出现,把文本和插图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象的插图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填空的形式促成了学生对于文本的再创造,同时把个性朗读也结合进来了。学生的个性创造,也从一开始关注母亲的动作,深入到想象母亲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一个层次性;学生的个性朗读,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情动而辞发。课标指出,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教学不应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执行的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对突如其来的问题,随机应变,及时改变预设的程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更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在生成中即时“变奏”教学过

10、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此,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或许其中就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但如何将这些生成转变成一个亮点,这就需要教师静心思索的。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收获颇丰,教材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资源,我们应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教学资源,就像上面案例中提到的插图资源。同时,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作为我们课堂实践中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独到发现,他们的解读能促进我们的教学。 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课堂上的应变能力有限,我们就要积极地反思,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在设计训练的时候要体现层次性,条件允许的话进行再实践。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相信我们把握课堂生成的能力肯定会提高,到时我们就不会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而手足无措。一位名人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