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0KB
约12页
文档ID:386817701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1/12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201)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科研和心理学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博士研究生具有较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素养,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跨学科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全面掌握心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具有创造性研究能力,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与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的基础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学专业技能,了解国外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运用心理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科研工作,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能胜任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二、 培养年限1.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部分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与研究生培养状况,将培养年限缩短为2年2.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三、 研究方向1. 实验心理学2. 人格心理学3. 认知心理学4. 记忆心理学5. 应用实验心理学6. 人类智能心理学7. 行为机制分析与应用四、 课程设置与学分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一) 必修课程1. 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政治理论 3学分第一外国语 4学分2. 学位基础课(不少于3学分)高级实验心理学 3学分现代心理测量理论 3学分3.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3学分)高级实验心理学专题 3学分高级认知心理学专题 3学分高级普通心理学专题 3学分高级人格心理学专题 3学分(二) 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1. 专业选修课高级心理学实验设计 2学分人格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2学分认知心理学原理 2学分第二外国语 2学分(选1—2门)2. 跨学科或跨专业课(2学分,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商定,至少选1门)(三) 实践和科研训练(1学分)1. 博士论坛 1学分2. 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40次3. 在核心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人排名第一)(四) 补修课程(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如未修过硕士学位基础课,须补修2门或2门以上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5学分)1. 学位公共课(11学分,学校统一组织授课)政治理论 3学分外国语 5学分专业外语 1学分计算机应用 2学分2. 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高级认知心理学 3学分高级心理统计学 3学分高级心理测量理论 3学分3.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商定。

每门课程为2学分高级实验心理学高级人格心理学高级认知心理学记忆心理学应用实验心理学思维心理学高级生理心理学 4. 学术前沿专题讲座 2学分(二)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1. 专业选修课心理学实验技术分析 2学分实验心理学进展 2学分思维心理学专题 2学分临床心理学专题 2学分2. 跨学科或跨专业课(2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商定)3. 补修课程(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根据情况由导师确定补修若干本科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三)实践和科研训练(3学分)1. 科研工作量累计40学时或教育实践不少于40学时:(1学分)注1: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可根据1)在学期期间申请的科研项目;2)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由导师评定注2:教育实践是指在各级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类型的系统的心理学教学或科研工作2. 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至少30次:(1学分)3. 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篇(申请人排名第一)以上四、 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1.课程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对于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如未修过本专业低一级学位的基础课程,需补修2门以上的学位基础课和本科课程,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所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博士生和硕士生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要求在课程设置与学分中已经明确说明。

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口试和开卷/闭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通过提交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读书报告来考核其学业成绩2.实践环节要求硕士研究生参与教育教学实习或社会实践或参与课题研究,累计不少于40学时3.科研训练与能力培养要求本专业高度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相关的要求已经在本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此外,本专业鼓励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校、院和系和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国外学术交流等,鼓励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4.科研成果数量要求博士:2篇学术论文(署名第一作者,在心理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不少于2篇学术论文)硕士:1篇学术论文(署名第一作者,在心理学期刊上发表不少于1篇学术论文)五、 中期考核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硕士研究生最迟在入学后的第四个学期期末之前,博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末之前,参加系和教研室组织的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办法参照“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六、 学位论文要求1.论文选题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

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具有开创性,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创造性的见解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学术价值或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2.论文开题在中期考核结束后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和撰写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和创新环节以与相关的文献资料3.论文撰写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博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4.论文评阅和答辩本专业实行学问论文的预答辩制度(正式答辩前三个月)在预答辩合格或通过修改合格后方可申请正式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必须通过“双盲”评定和评阅双盲”评定和评阅合格方可进行正式答辩七、 参考书目必读书目:1. 治良:《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1998年版2. 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华东师大学1998年版3. 王甦:《认知心理学》,大学,1992。

4. 邵志芳:《思维心理学》,华东师大学,20025. B.H.坎特威茨等:《实验心理学》华东师大学,20016. M.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华东师大学,20017. Lawrence A.:《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8th,20018. Stevens’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Third Edition)H.Pashler,editor-in-chief,John Wiley & Sons,Inc.,20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202)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繁荣心理科学而努力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博士研究生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深刻领会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敬业精神强,学风严谨,具有扎实深厚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专业领域某一研究方向的最近研究成果,能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创造性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听说读写能力俱佳,初步掌握第二外国语,能够阅读相关参考文献,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高层次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或从事相关的高层次实际工作。

硕士研究生具有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领会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具有敬业精神,学风严谨,系统掌握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或相关的实际工作二、 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 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下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结合,充分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学术群体作用本专业的教学和培养采取多种方式:一是导师系统讲授,并且定期答疑;二是组织前沿问题的专题讲座,由导师和研究生轮流主讲;三是组织研究生生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工作,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四、组织研究生参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2. 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三、 研究方向1. 认知发展2. 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3. 语言发展4. 人格发展与促进5. 智力发展与评估6. 一生发展7. 发展心理学应用8. 认知教学心理学9. 心理咨询技术学10.学校心理学研究四、 课程设置与学分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18学分)(一)必修课程1. 公共必修课(7学分)政治理论 3学分第一外国语 4学分2.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发生认识论 3学分发展心理学新进展 3学分人格发展研究 3学分智力理论的元理论分析 3学分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研究 3学分高级教育心理学 3学分高级心理咨询技术学 3学分学校心理学比较研究 3学分(二)选修课程(除第二外国语外,不少于4学分)1. 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个学分)新皮亚杰理论专题 2学分认知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学分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学分人格发展文献研读 2学分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争论问题 3学分罗夏墨迹测定研究 3学分2. 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2学分)(三)实践和科研训练(1学分)1. 在院或系以上围作学术讲座不少于2次;2. 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独立解决一定数量的发展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如个体成长发展干预方案的制定等。

3. 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人排名第一)4.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案例咨询实习不少于300学时5. 医院系统心理咨询见习和实习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实践不少于200学时四)补修课对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生,如未修过该专业低一级学位的基础课程,需补修相关学位基础课程,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所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一)必修课程1. 学位公共课(11学分)政治理论 3学分外国语 5学分专业外语 1学分计算机应用 2学分2. 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高级认知心理学 3学分高级心理统计 3学分高级心理测量 3学分现代智力理论 3学分学习心理学 3学分教学心理学 3学分3.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高级发展心理学 3学分毕生发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