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8.50KB
约17页
文档ID:386515782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_第1页
1/17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教学建议 四、评价建议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1~6年级   7~9年级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 前言(1-9'CLA'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9'CLA'1.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9'CLA'1.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9'CLA'1.2.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9'CLA'1.2.2)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9'CLA'1.2.3)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9'CLA'1.2.4)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9'CLA'1.3)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1-9'CLA'1.3.1)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1-9'CLA'1.3.2)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9'CLA'1.3.3)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1-9'CLA'1.3.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1-9'CLA'2) 一、总目标(1-9'CLA'2.1)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9'CLA'2.1.1)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1-9'CLA'2.1.2)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1-9'CLA'2.1.3)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1-9'CLA'2.1.4)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1-9'CLA'2.1.5)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1-9'CLA'2.1.6)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9'CLA'2.1.7)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1-9'CLA'2.1.8)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9'CLA'2.1.9)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9'CLA'2.1.10)二、阶段目标(1-9'CLA'2.2)  第一学段(1~2年级)(1-2'CLA'2.2.1)  (一)识字与写字(1-2'CLA'2.2.1.1)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1-2'CLA'2.2.1.1.1)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1-2'CLA'2.2.1.1.2)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1-2'CLA'2.2.1.1.3)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1-2'CLA'2.2.1.1.4)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1-2'CLA'2.2.1.1.5)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1-2'CLA'2.2.1.1.6)  (二)阅读(1-2'CLA'2.2.1.2)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1-2'CLA'2.2.1.2.1)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CLA'2.2.1.2.2)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1-2'CLA'2.2.1.2.3)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1-2'CLA'2.2.1.2.4)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1-2'CLA'2.2.1.2.5)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1-2'CLA'2.2.1.2.6)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1-2'CLA'2.2.1.2.7)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1-2'CLA'2.2.1.2.8)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1-2'CLA'2.2.1.2.9)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1-2'CLA'2.2.1.2.10)  (三)写话(1-2'CLA'2.2.1.3)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1-2'CLA'2.2.1.3.1)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1-2'CLA'2.2.1.3.2)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1-2'CLA'2.2.1.3.3)  (四)口语交际(1-2'CLA'2.2.1.4)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1-2'CLA'2.2.1.4.1)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1-2'CLA'2.2.1.4.2)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1-2'CLA'2.2.1.4.3)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1-2'CLA'2.2.1.4.4)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1-2'CLA'2.2.1.4.5)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1-2'CLA'2.2.1.4.6)  (五)综合性学习(1-2'CLA'2.2.1.5)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1-2'CLA'2.2.1.5.1)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1-2'CLA'2.2.1.5.2)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1-2'CLA'2.2.1.5.3)  第二学段(3~4年级)(3-4'CLA'2.2.2)  (一)识字与写字(3-4'CLA'2.2.2.1)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3-4'CLA'2.2.2.1.1)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4'CLA'2.2.2.1.2)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