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瑞丽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38626290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瑞丽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瑞丽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瑞丽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瑞丽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瑞丽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瑞丽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瑞丽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 项目环境第一节 概况 瑞丽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从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陆路距州府芒市99公里,距省会昆明890公里,是起于上海的320国道的终点,是昆瑞公路与史迪威公路的交汇处。其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依。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坝子上,分布着中缅两国的五座都市,即中国的瑞丽、畹町和缅甸的木姐、南坎、九谷。其“一院两国、一井两国、一街两国、一桥两国”的独特景观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奇观。 瑞丽地势平缓开阔,无天然屏障,交通便捷,贸易兴隆,都市功能配套齐全,是中国大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金大门。瑞丽拥有两个国家级口岸(瑞丽、畹町口岸),两个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合伙区(瑞丽边

2、境经济合伙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伙区)。4月,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姐告边境贸易区。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瑞丽是古代南方丝路的重要通道,是中缅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也是发展国际陆路运送业的交通枢纽。 瑞丽江蜿蜒于中缅两国之间,南北两岸互有领土。瑞丽是祖国大西南沿边开放的重要都市,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口岸;是东南亚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中国四大珠宝市场之一,是国内各大珠宝市场的重要商品提供地是走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有.公里的国境线,界碑多座,渡口个,陆上自然通道无数,与缅甸木姐市、南坎县山水相连,田畴交错,村寨相依。两国边民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通婚互市,和谐

3、往来,胞波友谊,源远流长。第二节 自然地理瑞丽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南。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毗邻。地处横断山脉高黎贡山余脉的向南延伸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占全县面积73%。 瑞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21 ,年降水量1394.8 毫米,年平均日照2330小时。冬无寒冷,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长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热区宝地。重要矿藏有煤和铁,还发现铅、锌、绿柱石、独居石等矿产和石灰石、陶土等建材。地热资源、植物资源及动物资源丰富。瑞丽坝子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是云南省重要的产粮区。瑞丽盛产橡胶、甘蔗、砂仁、胡椒、草果、菠萝、烟草、油桐

4、、茶叶、花生、柚子、芒果、菠萝蜜等经济作物。以来,瑞丽加快了农业产业构造调节步伐,农业产业正由老式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种植构造也由单一作物种植发展为粮、蔗、胶、瓜、果、菜、香料、花卉、竹笋等多种作物综合发展的生态型农业,冬季农业开发已获得了长足发展。第三节 行政区划 瑞丽于1992年撤县设市;1999年,国务院进行区划调节,将畹町并入瑞丽。瑞丽市土地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122亩,其中水田116013亩,旱地11909亩。末,瑞丽市总人口165294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76151人,占总人口的46.1%。其中:傣族55548人,景颇族13677人,德昂族1775人,傈僳

5、族889人,阿昌族239人。 瑞丽市共辖2区: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经济开发区,3镇:勐卯镇、畹町镇、弄岛镇,3乡:姐相乡、户育乡、勐秀乡。有瑞丰、目瑙、勐龙沙、友谊、麓川、兴安、卯相、国门、民主街、和平国防街、建设路11个社区,29个村民委员会,212个村民小组,274个自然村。国营瑞丽农场实业总公司下辖勐卯、贺腮、弄岛、雷允、卡兰、莫里6个分公司。国营畹町农场下辖9个直属生产队。第四节 基本设施、经济贸易基本设施 瑞丽市城乡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都市规划区98平方公里,建成区达8.5平方公里,已成为边境优秀都市。以来,城建投资不断加大,城乡建设发展迅猛,都市交通、园林、环卫、水电、通讯等基本设

6、施不断完善,都市管理和都市开发日新月异。以320国道为主干、乡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延伸到全市的每个角落,都市日供水能力达4万吨,年供电能力达1亿千瓦时,集程控、移动为一体的主体通讯网初具规模,瑞丽已形成了集学习、工作、休闲、文化、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都市。 经济贸易瑞丽经济发达,投资政策优惠。瑞丽生产总值10.3亿元,财政收入2.25亿元。贸易立市、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以城带市、特色建市的发展思路得到较好的贯彻贯彻,外贸、旅游、工业、农业已成为瑞丽的四大支柱产业,农村产业构造调节初具成效,国企改革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全市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为了进一步充足运用中缅两国的资源和市

7、场,建设繁华稳定的边疆,中央、省、州先后给了瑞丽许多投资优惠政策,拟将瑞丽建成大西南最活跃最开放的地区。国务院决定建设的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和泛亚铁路,都从瑞丽出境,增进了瑞丽贸易、旅游、服务、仓储等产业的飞速发展。 瑞丽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完善的基本设施,便利的交通状况和发达的通讯服务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投资者前来谋求发展机会。 瑞丽为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经济圈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商贾云集,市场繁华。国内贸易异常活跃,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12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实现2.61亿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87%

8、。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据海关记录,18月通过瑞丽口岸的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2.9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9.6亿元,进口总额为3.3亿元。出口的重要商品有机电产品(发电机、水泵、轴承、汽车零配件等)、摩托车、农业机械、纺织品、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化工产品(化肥、石腊、成品油等)、五金、日用百货、食品等产品。进口的重要商品有水产品、矿产品、水果、木材、珠宝玉石成品、玉石毛料以及世界罕见的树化玉毛料等产品。,瑞丽市全年完毕生产总值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毕3.5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完毕2.9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毕8.7亿元,增长8.8%。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2

9、.9%、19.1%和5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亿元;口岸贸易进出口总额34.88亿元;市内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8亿元;财政总收入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 第五节 发展优势瑞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与国内和谐邻邦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9.8公里,是国内陆路边境线上对外开放条件最佳的地方。从昆明出发沿320国道一天半的路程即可达到邻国缅甸边境,地理、气候条件优越,边境口岸、边境通道可以“全天候”运用。 瑞丽处在中华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国内实行南向印度洋

10、战略的重要门户。从交通条件看,瑞丽具有通往缅甸、辐射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通道。起自上海的320国道由瑞丽姐告出境与缅甸的“史迪威”公路相连。从昆明到瑞丽的高速公路于全线贯穿。从昆明到仰光的公路全长1800公里,即可进入印度洋。绕开了“马六甲困局”的瓶颈,并可缩短运距5000多公里,节省运送时间1530天。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上看,石油是全球消耗比例最高的能源,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进口石油中有80%需通过马六甲海峡运抵国内沿海。如何破解“马六甲困局”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经济界非常关怀的话题。从缅甸实兑港经瑞丽到昆明的输油管道方案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其优势是明显的。一是可以绕开“马六甲困局

11、”;二可以沿输油管道沿线建设铁路、公路,把缅甸实兑港开辟为国内南向印度洋、出口南亚、非洲、欧洲的货品中转站。三是可以加强与缅甸的睦邻和谐关系,对国内的地缘战略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运用伊洛瓦底的“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同样具有上述意义。 依托地缘优势和国家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政策倾斜,瑞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将面临着诸多机遇,一是国家外交战略调节,缅甸的地缘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三是中印关系的改善;四是中缅输油管道的建设;五是泛亚铁路 西线大理至瑞丽段及缅甸腊戌至木姐的铁路建设;六是昆明至瑞丽高速公路全线贯穿;七是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动工建设;八是缅印边境德木曼德勒

12、缅泰边境格力谬的高速公路全线贯穿;九是德宏芒市机场改建为国际机场工程竣工。因此,瑞丽必会成为国内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市场的国际商贸中心和前沿阵地。 瑞丽除了具有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外,尚有优越的政策优势。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建设进程的推动实行,国家为了加快沿边地区的建设步伐,加快中缅贸易的发展,赋予了瑞丽特殊的优惠政策。 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作为海关实行特殊监管的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的特殊管理模式。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与市区隔江相望,国土面积 1.92 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与缅甸最大的陆路口岸都市木姐市相连,货品、人员出入境十分便利。姐告边境贸易区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即国内所有的货品越过姐告大桥中心横线后来进入姐告区视为出口,出口货品可以在姐告区内对外进行批发零售,不再受海关监管;进口货品可以直接从缅甸进入姐告区内,在未越过姐告大桥中心横线进入市区前,可免于向海关申报。在姐告区,除国家明令严禁的商品外,所有的商品均可在区内展示销售。国内进出口公司可以通过开展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将姐告视为“第三国”的目的港,从别国进口商品后再转口到其她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