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6*短文两篇(备课资料)一、课文析读1.散文诗的象征在所有的文学技巧中,象征也许可以称得上散文诗的宠儿这与散文诗小巧玲珑的外形有关,象征是一种能够达到言约意丰的技巧,它可以使散文诗在短小的篇幅内包容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宏大的境界文学象征的定义可粗略地说成某种形象的含义大于其本身象征常常与意象和比喻渗透在一起,很难分辨一般说来,意象意味着它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喻意味着并非它所说的;象征意味着既是它所说的,同时也是超过它所说的与意象和比喻相比,象征的内容最丰富,也最难掌握美国评论家劳·坡林曾用一个绝妙的比喻,准确地说明象征意义的丰富:“象征好像蛋白石,它的光能在慢慢转动的不同角度下放射不同的色彩”象征一直受到散文诗作家的青睐在世界散文诗史享有开山之功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本身就是象征派大师鲁迅的《野草》是中国散文诗的压卷之作,也是成功运用象征手法的典范之作象征的种类繁多,广泛运用的有两类,即情感象征和理智象征关于情感象征指抽象的感觉形式或自然物象本来无情无意,而在人的审美体验中呈现出某种人自身情感的意味如王尔碑的《云》:“两朵流云,偶然相遇。
它们默默对话,它们结伴远行两只小船,升起帆儿,飘呀飘呀……忽然风来了,小船消逝,杳无痕迹……只有沉默的天海记得:那一瞬间洁白的帆影”诗人借助自然,表达人的某种情感在抒情体散文诗中,常常用到情感象征,它比直抒胸臆的写法更有表现力,更有审美情趣关于理智象征理智象征借助于艺术意象去象征某种抽象的观念或理念如波德莱尔的《每个人的怪兽》全诗是一种病态社会的生动写照人完全失去了自由,背负一个巨大的怪物,这怪物比枷锁还厉害,“用它两只巨大的前爪勾住背负者的胸膛”,使背负者个个都成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麻木不仁的盲目的过客这就是理智象征产生的力量:似乎离开了生活,却表达了比生活更深刻的真实理智象征多用于哲理体散文诗关于寓言式象征前面所谈的情感象征和理智象征属于非寓言式象征寓言式象征最突出的特点是它首先是群体象征,且被固定在一个布局中,象征与被象征不必靠想象来联接,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如鲁迅的《秋夜》《古城》作者用漫画式的线条勾勒一个简短的故事,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内涵,供读者细细揣摩摘自《散文诗》1995.1,有改动)2.《门槛》赏析《门槛》运用“梦”的形式,通过简洁的宣誓一样的对话,塑造了一个高大的、决心为人民的正义事业献出自己一切的女革命者的崇高形象。
作品的开头部分,作者用“巨大的建筑”,把神圣的革命事业象征为巍峨的殿堂,用门里面的“阴森昏暗”,以及这昏暗中散发出的“寒气”“冷气”象征革命征途上的坎坷不平俄国是一个既落后又反动的专制农奴制的国家,阶级矛盾尖锐复杂封建余毒根深蒂固,因此,摆在俄国人民面前的革命任务十分艰巨,革命的航船不会一帆风顺,它要求每一个革命者都要为它付出代价,甚至作出牺牲所以,站在“高高的门槛前面”、急切地要迈入这革命大门的俄罗斯女郎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从建筑的深处传出的“缓慢的、重浊的声音”,是屠格涅夫心目中“革命”的化身,我们只闻其声,未见其形它和女郎之间进行了一场简短而有力、庄严而深刻的对话,通过这一场对话,热烈赞美了女郎高度的革命自觉性,讴歌了女郎感人的献身精神当威严的审问者,向女郎层层进逼地提出一连串尖锐的问题时,女郎连续回答了三个“我知道”并坚定地表示“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哪怕这些“痛苦”和“打击”来自亲近的人,“我也要忍受”这几句回话,表露女郎为革命作好了充分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准备为了人民的正义事业,她可以忍受一切,她不怕“寒冷,饥饿,憎恨,嘲笑……甚至于死亡”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能征服她的呢?这就是一个革命家凛然的革命气节。
直正的革命家,不仅能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而且还不需要任何回报,她表示在革命过程中,“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怜悯”“也不要名声”,她还“准备去犯罪”,去冒犯统治者的“大不韪”,也要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解放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革命者的博大胸襟和崇高心灵革命者追求的是真理,是事业,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和虚名全诗的最后两句,反映社会上两种人对革命者截然不同的态度在白色恐怖严重的19世纪80年代,社会空气被禁锢得像罐头一样,少数勇士敢于铤而走险去冲破黑暗,必然会遭到诽谤和责难,因此一些庸人、懦夫嘲骂革命者是“傻瓜”他们的污蔑受到了有力的回击,广大同情革命的人民则称赞这个具有高度革命自觉性和坚定性的革命女郎为“圣人”《门槛》中女革命者的形象,是屠格涅夫笔下一系列崇高女性形象的最高升华屠格涅夫是善于描写俄罗斯妇女精神觉醒的艺术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屠格涅夫以描写妇女们的绝妙的肖像完成了伟大的事业高尔基也说:“屠格涅夫的著作歌颂着妇女的光荣屠格涅夫笔下的女主人公,都是内心世界丰富,追求真理,勇敢、正直的高尚女性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那个把爱情和事业联系在一起,背叛贵族家庭与英沙洛夫一起出走的叶莲娜(《前夜》)。
叶莲娜以自己炽热的、勇敢的爱情,深深地感动了读者但是,她把爱情作为追求新生活的唯一力量,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英沙洛夫身上英沙洛夫的不幸夭折,就给叶莲娜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难以弥合的伤痕而《门槛》中的女英雄却是一个抛弃一切个人得失,全心全意献身于事业的革命家她内在的精神力量大大超过了叶莲娜《门槛》中所讴歌的女革命家的形象,不仅在当时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学习她可贵的献身精神从这位女革命家身上,我们可以悟出一个真理:人生在世,要敢于冒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但只要具有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具有这种无私、无畏的人越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越有希望当然,从《门槛》中我们也应看到屠格涅夫的局限由于他站在温和的自由主义立场,不同意暴力革命的主张,因而他不能正确、全面地描写革命者在品质上、道义上他同情、支持革命者,认为他们是优秀的、正直的、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新人;可又认为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前途的,认为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失败所以,他往往在他们的命运上打上悲剧性的烙印,把他们写成正直的悲剧人物在《门槛》的女革命者身上,也被投上了这样的阴影,比如诗中把为革命献身说成是“无名的牺牲”,把暴力革命说成是“犯罪”,并且声言革命者“将来会否认”“现在有的信仰”,会以为是白白地浪费了“年轻的生命”等等,这是作者借建筑深处那“缓慢的、重浊的声音”发出来的观点。
而实际上,这正是屠格涅夫的思想,是他内心中另外一种声音的具体体现诗歌结尾那“傻瓜”和“圣人”的不同评价,也是作者矛盾心声的真实写照《门槛》是对话式的散文诗,语言精练、描写集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庄严的画面,背景是一所巨大的建筑物,人物是一个俄罗斯女郎——一个站在高高的门槛前,决心要迈入这革命大门的女郎,一个自觉地要去赴汤蹈火的不屈的女郎,这个崇高的殉难者的伟大形象告诉我们,人活着,不应该像禽兽一样追求口腹之乐,而应该有更高的生活目的和理想《外国散文欣赏》郭谦、葛杏春等编,北京出版社出版)二、类文荐读空中鸟语 郭 枫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的语言吧!鸟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得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聆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开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唉!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呢?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候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分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
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分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一咕一”,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一咕一”,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里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一咕一”,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了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阅读提示:文章盛赞“鸟语”是因为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鸟的鸣声里透露着欢乐与自由,鸟的鸣声里有诗情,能引发人的思乡之情,从鸟儿美妙的清音中能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多用整句,句式整齐而抑扬顿挫具有散文诗的特点描绘的山中鸟鸣,同样具有诗情画意,优美而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