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七_正溴丁烷的制备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50KB
约12页
文档ID:384101093
实验七_正溴丁烷的制备_第1页
1/12

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目的】 1.了解以正丁醇、溴化钠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正溴丁烷的根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带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加热回流操作3.进一步熟悉稳固洗涤、枯燥和蒸馏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的准备】仪 器:圆底烧瓶〔50 ml、100 ml 各1个〕;冷凝管〔直形、球形各1支〕;温度计套管〔1个〕;短径漏斗〔1个〕;烧杯〔800 ml 1个〕;蒸馏头〔1个〕;接引管〔1个〕;水银温度计〔150℃ 1支〕;锥形瓶〔2个〕;分液漏斗〔1个〕药 品: 正丁醇 5 g 6.2 ml (0.068 mol); 溴化钠(无水) 8.3 g (0.08 mol); 浓硫酸(d=1.84) 10 ml (0.18 mol); 10 % 碳酸钠溶液、 无水氯化钙 【物理常数】化合物名 称分子量性 状比 重(d )熔 点(℃)沸 点(℃)折 光 率(n)溶 解 度水乙 醇乙 醚正丁醇74.12液 体0.810-89.8118.01.3991915∞∞正 溴丁 烷137.03液 体1.275-112.4101.61.43960.0616∞∞溴化钠102.9无色立方晶体3.2037551390-可 溶略 溶不 溶浓硫酸98.08无色油状液体1.2410,35340(分解)-∞1-丁烯56.10气 体0.5946-185.4-6.31.3777不 溶易 溶易溶正丁醚130,22液 体0.773-97.9142.41.3992<0.05∞∞【仪器安装要点】 1.按教材p28图1.15-(3)安装仪器。

2.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漏斗要靠近水面,但不能浸入水中,以免水倒吸纯化过程:【操作要点】1.加料: (1)溴化钠不要粘附在液面以上的烧瓶壁上 (2)从冷凝管上口参加已充分稀释、冷却的硫酸时,每加一次都要充分振荡,混合均匀否则,因放出大量的热而使反响物氧化,颜色变深 2.加热回流: 开场加热不要过猛,否则回流时反响液的颜色很快变成橙色或橙红色应小火加热至沸,并始终保持微沸状态反响时间约30 min 左右,反响时间太短,反响液中残留的正丁醇较多〔即反响不完全〕;但反响时间过长,也不会因时间增长而增加产率 本实验在操作正常的情况下,反响液中油层呈淡黄色,冷凝管顶端亦无溴化氢逸出 3.粗蒸馏终点的判断:(1)看蒸馏烧瓶中正溴丁烷层(即油层)是否完全消失,假设完全消失,说明蒸馏已达终点 (2)看冷凝管的管壁是否透明,假设透明则说明蒸馏已达终点 (3)用盛有清水的试管检查馏出液,看是否有油珠下沉,假设没有,说明蒸馏已达终点4.用浓硫酸洗涤粗产物时,一定先将油层与水层彻底分开,否则浓硫酸会被稀释而降低洗涤效果本实验的成败关键】 反响终点和粗蒸馏终点的判断。

本实验的问题】1、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如何选择吸收剂? 答:反响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如卤化氢、二氧化硫)或反响时通入反响体系而没有完全转化的有毒气体(如氯气),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此时要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选择吸收剂要根据被吸收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决定可以用物理吸收剂,如用水吸收卤化氢;也可以用化学吸收剂,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和其它酸性气体 2、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假设遇此现象如何处理?答:假设未反响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正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为上层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正溴丁烷)下沉 3、粗产品正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答:油层假设呈红棕色,说明含有游离的溴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溴反响方程式为: Br 2 + NaHSO3 + H2O → 2HBr + NaHSO4思考题1、 本实验中硫酸的作用是什么?硫酸的用量和浓度过大或过小有什么不好?答:作用是:反响物、催化剂过大时,反响生成大量的HBr跑出,且易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过小时,反响不完全。

2、反响后的产物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各步洗涤目的何在?用浓硫酸洗涤时为何需用枯燥的分液漏斗?答:可能含有杂质为:n-C4H9OH, (n-C2H5)2O,HBr,n-C4H9Br ,H2O各步洗涤目的:①水洗除HBr、大局部n-C4H9OH②浓硫酸洗去(n-C4H9)2O,余下的n-C4H9OH③再用水洗除大局部H2SO4④用NaHCO3洗除余下的H2SO4⑤最后用水洗除NaHSO4与过量的NaHCO3等残留物用浓硫酸洗时要用枯燥分液漏斗的目的是防止降低硫酸的浓度,影响洗涤效果如果1-溴丁烷中含有正丁醇,蒸馏时会形成前馏分(1-溴丁烷-正丁醇的恒沸点98.6℃,含正丁醇13%〕,而导致精制产率降低3、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产物时而在上层,时而在下层,你用什么简便方法加以判断?答:从分液漏斗中倒出一点上层液或放出一点下层液于一盛水试管中,看是否有油珠出现来判断4、 为什么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前先要用水洗一次?答:先用水洗,可以除去一局部硫酸,防止用碳酸氢钠洗时,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响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分液漏斗中压力过大,导致活塞蹦出,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可进一步除去硫酸洗涤振摇过程要注意放气!5、 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为什么摇动后要及时放气?应如何操作?答:在此过程中,摇动后会产生气体,使得漏斗内的压力大大超过外界大气压。

如果不经常放气,塞子就可能被顶开而出现漏液操作如下:将漏斗倾斜向上,朝向无人处,无明火处,翻开活塞,及时放气补充:1.加料时,如不按实验操作中的加料顺序,先使溴化钠与浓硫酸混合,然 后再加正丁醇和水,将会出现何现象"答:会有 Br2 产生 2.从反响混合物中别离出粗产品 1-溴丁烷时,为何用蒸馏别离,而不直接 用分液漏斗别离" 答:反响完毕,除得到主产物 1-溴丁烷外,还可能含有未反响的正丁醇和副反响 物正丁醚另外还有无机产物硫酸氢钠,用通常的分液方法不易除去,故在反响 完毕再进展粗蒸馏,一方面使生成的 1-溴丁烷别离出来,另一方面粗蒸馏过程可 进一步使醇与氢溴酸的反响趋于完全 3.本实验有哪些副反响发生?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抑制? 副反响: H2SO4 (浓)+CH3CH2CH2CH2OH→CH3CH2CH=CH2+H2O H2SO4浓)+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 H2O 控制反响温度不要过高 4、后处理时,各步洗涤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用浓硫酸洗一次"为什么在用 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前,首先要用水洗一次"答:用等体积的浓硫酸洗涤除去粗产物中未反响的原料丁醇或溶解的副产物 烯等。

有机相依次用等体积的水 〔除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中和未除尽的 硫酸〕和水 〔除残留的碱〕 5.回流在有机制备中有何优点" 为什么在回流装置中要用球形冷凝管"答:有机反响很多情况下是在溶剂、原料的沸腾温度或较高温度下进展的,为了防止溶剂、原料或产物逸出反响体系引起损失、带来污染及不平安因素,常需要 采用回流装置 因为球型冷凝管冷凝面积大,各处截面积不同,冷凝物易回流下来6、在正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硫酸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带来什么结果?答:硫酸浓度太高:(1)会使NaBr氧化成Br2,而Br2不是亲核试剂 2 NaBr+3 H2SO4(浓)→ Br2+SO2+2H2O+2NaHSO4(2)加热回流时可能有大量HBr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形成酸雾硫酸浓度太低:生成的HBr量缺乏,使反响难以进展 7、在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各步洗涤的目的是什么?答:用硫酸洗涤:除去未反响的正丁醇及副产物1-丁烯和正丁醚第一次水洗:除去局部硫酸及水溶性杂质碱洗(Na2CO3):中和剩余的硫酸第二次水洗:除去残留的碱、硫酸盐及水溶性杂质8、 在1-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1-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假设遇此现象如何处理?答:假设未反响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1-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为上层。

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1-溴丁烷)下沉9、粗产品1-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答:油层假设呈红棕色,说明含有游离的溴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溴反响方程式为:Br2 + NaHSO3 + H2O → 2HBr + NaHSO410、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烷制备正溴丁烷时,浓硫酸要用适量的水稀释目的是?答:〔1〕降低浓硫酸的氧化性,防止副反响的产生;〔2〕使生成的溴化氢气体充分溶解于水中,变成氢溴酸与正丁醇充分反响11、写出正丁醇与氢溴酸反响制备1-溴丁烷的反响机理并说明实验中采用了哪些措施使可逆反响的平衡向生成1-溴丁烷的方向移动?答:此反响主要是按SN2机理进展的机理如下:实验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促使可逆反响的平衡向生成1-溴丁烷的方向移动1)加了过量的浓硫酸浓硫酸在此反响中除与NaBr作用生成氢溴酸外,过量的浓硫酸作为吸水剂可移去副产物水;同时又作为氢离子的来源以增加质子化醇的浓度,使不易离去的羟基转变为良好的离去基团H2O2)参加适当过量的NaBr过量的NaBr在过量的硫酸作用下就可以产生过量的氢溴酸3)在反响进展到适当的时候,边反响边蒸馏,移去产物1-溴丁烷。

12、在制备1-溴丁烷时,反响瓶中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水?水加多好不好?为什么?答:加少量水的作用:(1)防止反响时产生大量的泡沫;(2)减少反响中HBr的挥发;(3)减少副产物醚、烯的生成;(4)减少HBr 被浓硫酸氧化成Br2 加水的量不宜过多因为正丁醇与氢溴酸反响制1-溴丁烷是可逆反响,副产物是水,增加水的量,不利于可逆反响的平衡向生成1-溴丁烷的方向进展13、加料时,为什么加了水和浓硫酸后应冷却至室温,再加正丁醇和溴化钠?能否先使溴化钠与浓硫酸混合,然后加正丁醇和水?为什么?答:因为浓硫酸加水稀释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假设不经冷却就加正丁醇和溴化钠,则在加料时,正反响和逆反响就立即发生,不利于操作,甚至造成危险假设先使溴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则立即产生大量的溴化氢,同时有大量泡沫产生而冲出来,不利于操作,也不利于反响14、用正丁醇和氢溴酸制备1-溴丁烷,可能发生哪些副反响?蒸馏出的粗产物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答:可能发生的副反响有:粗产物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正丁醇、正丁醚、水和少量的2-溴丁烷  "15、用浓硫酸洗涤产品是除去哪些杂质?除杂质的依据是什么?答:主要是除去正丁醇、正丁醚及水。

因为醇、醚及水能与浓硫酸形成盐而溶在硫酸溶液中另外浓硫酸有吸湿性16、不用浓硫酸洗涤粗产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