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3 比热容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3MB
约3页
文档ID:382680573
13.3 比热容_第1页
1/3

13.3 比热容教材分析本节涉及到热量、质量、温度等物理量,同时也是热量计算的基础学习比热容的过程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要重视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新课标中热量公式是直接给出的,因此通过热量计算加强对热量公式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比热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3.通过查比热容表知道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学习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教学难点】会利用公式Q=cm ∆t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而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却不一样?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沙子放热降温比水快。

体验生活:(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m)有关,跟温度升高的度数(Δt)有关 设计实验:1.如何使物质的温度升高?2.如果改变加热方式会不会影响实验效果?信息快递: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可以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实验器材: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提出概念:比热容就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一、比热容经过科学测定,发现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用物理量比热容来表示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J/(kg·℃)。

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 J/(kg·℃),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升高1℃时(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 J思考问题: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慢二、比热容的应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可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因此,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解释:1.同样的日照条件下,为什么中午的沙子比海水的温度要高?2.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想想议议:我国北方室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作为输送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三、热量的计算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物质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比热容为c)温度升高△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小结: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温度变化值为△t,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cm△t。

例:一个水壶装满质量为4 kg,温度为20 ℃的水,要将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在利用Q=cm△t进行计算时要注意:1.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质量单位用千克(kg),温度单位用℃2.△t是温度的变化值,既不是初温也不是末温,注意区分温度“升高到”和“升高了”3.物体吸热升温和放热降温的计算公式相同,注意温度的变化4.还可以利用公式变形计算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四、板书设计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2.比热容的计算: Q=cm(t-t0) 吸热Q=cm(t0-t) 放热 C 表示比热容 表示温度变化 t表示末温 t0表示初温 3.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应用暖气中用水作为工作物质、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昼夜温差大、红薯窖里放一桶水等五、随堂练习1.在1大气压下,2kg的初温为20℃的水,吸收了7.0×105J的热量后,水的温度( )A.升高到100℃ B.升高到83.3℃ C.升高到103.3℃ D.不能确定2.下列事例中①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于沙漠地区;②在北方严寒的冬天,用水作为传热的介质,给居民区供“暖气”;③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有冻裂;④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植物在夜间被冻坏,傍晚时常给田里灌水;⑤在海边,白天风常常是从海面吹向陆地;⑥水利发电;⑦冬天,北方地区为了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常常在地窖里放一桶水。

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A.③⑤⑥ B.②⑥⑦ C.③⑥⑦ D.⑤⑥⑦3.体积为1∶2的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4.一杯酒精用去了一半,它的( )A.质量和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和比热容都不变C.质量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质量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2倍5.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物质实验次数质量(kg)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J)水10.0510210020.10104200煤油30.0510105040.10102100(1)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或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或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