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内涵与策略 摘要:教师教育应关注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优秀教师自主成长是指优秀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自愿自觉地追求幸福与完善,追求作为教师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成长方式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根本策略是以理论学习与培训为先导,以自我反思为根本手段,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成长,并在成长过程中自主记录其成长轨迹 关键词: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内涵;策略 关于教师的成长历程,众多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①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都普遍认为,教师的成长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其中有顶峰期,也会有低潮期;有驾轻就熟时的意气风发,也会有自我否认时的彷徨鉴于此,我们把教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试用期、成长期、高原期和成熟期本文所谈的“优秀教师〞与我们平时常常提及的“骨干教师〞、“名师〞或是“特级教师〞并不尽一样后三个概念更多的是以某种标准加以衡量而赋予教师的某种荣誉,表征的是教师某个开展阶段的状态比方,?浙江省特级教师评选暂行方法?中对“特级教师〞的界定是:“特级教师是国家为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专家〞然而,本文中的“优秀教师〞那么不仅仅指的是教师到达成熟期的一种状态或赞誉,笔者更倾向于从动态变化的教师成长过程中来解读优秀教师,把“优秀教师〞理解为一个漫长而艰辛的成长过程,一个离不开成长期的默默付出,历经高原期的苦闷彷徨,从而达致成熟期的随心所欲的成长过程。
这时候的教师往往表现出很多与“新手教师〞以及“名师〞不同的特点来他们时时感受着理论背后的信念之环的掣肘,却苦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们已经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却苦于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进展理论的提升;他们在新教师面前是学习的楷模,但在“名师〞面前却常常表现出由衷的膜拜;他们有着自发的追求专业开展的意向,却不知如何真正达至理想的专业开展 在讨论优秀教师的成长方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审视的一个问题就是隐含在优秀教师成长方式背后的优秀教师成长观问题很显然,传统的“技能纯熟形式〞背后所隐含的是一种“为着生存技能的进步〞的优秀教师成长观因此,它尤为强调让教师掌握学科根底知识和与教育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掌握“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根本知识与技能,并由此增强自己进入生活或获取地位的才能这导致优秀教师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被动的、功利的、得过且过的“生存型〞教师的悲凉形象而要改变这种生存状况,首先就要树立一种新的优秀教师成长观,即关注优秀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使得优秀教师的成长不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或是生存技能的进步,而是为了自我的充实与完善,为了个体的幸福与愉悦,为了更有意义的生活。
惟有如此,优秀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地唤醒自己,同时也唤醒他所接触的人,才有可能创造自己更为美妙、更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也创造别人更为幸福的生活 一、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内涵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是什么?似乎颇难给出一个严密、明确的界定然而,我们可以从以上所谈的“优秀教师〞的内涵和“关注优秀教师精神生命成长〞的优秀教师成长观的契合点上对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含义作如下界定:优秀教师自主成长是指优秀教师在迈向更为美妙、更有意义的生活的成长道路上自愿自觉地追求幸福与完善,追求作为教师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成长方式 〔一〕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主旨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 这是由“关注教师精神生命成长〞的教师教育观所决定的同时,这也与优秀教师的独特性有关优秀教师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这使得他们在处理教学的常规问题时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这时候,更重要的是消除教师的职业懈怠,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使教师充盈着对教师职业的信心与期待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已退居其次,相反,在教师职业中享受幸福与成功,在教师生涯中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是其自主成长的不竭源泉 〔二〕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过程是动态持续的 从优秀教师的概念可以看出,优秀教师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连续的、持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教师的成长历程实际上只有时间长短和难度大小的区别,而“一步登天〞式的捷径并不存在因此,教师必然要不断地承受挑战,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三〕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愿望和需要是内发性的 优秀教师的自主成长是优秀教师个体内在的一种积极开展的历程,而不是对外在压力的迎合因此,这种成长的愿望与需求是内发的,是优秀教师在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中自然生发的,是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内在根据和动力 〔四〕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个体是主动自觉的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改变了以往“目中无人〞的培训培养方式,强调了受训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而“自觉主动性是开展个体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集中表达〞[1](58)因此可以说,这种自觉主动的开展状态已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种日常的生活款式〞[1](58) 〔五〕优秀教师自主成长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 以往的教师教育往往首先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多关注的是职业本身的进步与成熟,因此,在教师教育中很少看到教师个体的生命活动优秀教师自主成长那么追求的是个体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追求个体的幸福与完善,它更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
当然,作为个人化行为的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并不会降低教师的职业开展或职业地位我们可以看出,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只会引导教师不断地走向成熟,因此,这种个人化的行为必然会促进教师职业的开展和职业地位的提升 二、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 基于以上对优秀教师成长观的审视,以及对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内涵与特征的提醒,笔者认为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根本策略或思路是:以理论学习与培训为先导,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自主成长,并为之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其自主成长历程 〔一〕优秀教师的自主成长必须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进展 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开展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是中小学教师需要的?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是适宜中小学教师的?国内外大量的理论说明,教育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是促进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重要途径优秀教师在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时,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行动研究的起点是教育教学问题,但是优秀教师在选择行动研究的“问题〞时,并不能以“普遍性〞、“理论性〞来衡量,行动研究的“问题〞必须是优秀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而又认为迫切需要处理的理论问题这样的问题特别强调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感受和经历,“带上了个人希望改变的愿望和决心改变的意志〞[2]。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对理论中发生的问题采取措施,并始终承担自己行为后果所附带的个人责任〞[2],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完成整个研究过程 第二,教育行动研究虽然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但并不等于教育行动研究无需理论的指导事实上,没有理论指导的教育行动研究必然是盲目的和直觉经历式的因此,在教育行动研究中,理论学习与培训是必需的,也应是持续的一方面,优秀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需要通过持续的理论学习与培训来进步自己的理论精神,以此来摒弃非理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教育行动研究本身也需要建立理论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共同体〞,“强调多向互动、智慧共享的‘对话’〞[3] 第三,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它并不排斥其他的研究方法相反,它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问题的性质、教师的才能等灵敏选择相关的研究方法比方,在发现问题时,可能采用的是观察法,也可能采用的是调查法;在研究过程中,那么可能是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法等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四,教育行动研究以优秀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理论工作进展持续反思作为根本手段这个问题将在下文详细阐述 第五,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需要表达研究的特点和教师的特征。
在以往的研究范畴中,研究成果往往以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的方式来呈现这种表达方式仍然强调的是研究成果的普遍性、可推广性以及它的理论价值〔或者说,通过堆砌理论术语来获得理论界的认可仍然一直是教育科研的追求〕,最终仍然回到用专业的视角来审视理论问题然而,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呈现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必然会非常遗憾地省略掉行动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比方,在信息正式化的过程中,必然会省略一些个人的经历和个人的意志,忽略个体在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困难抉择和成长态势,以及伴随抉择和成长的丰富情感、体验和意图,而行动研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就不可能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可以呈现教育行动研究的独特性的成果表达方式国外已经出现了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之上的“研究者工作环境〔Investigatr’srkingEnvirnent,简称IE〕这种记录方式必将会对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带来新的启发笔者曾经看到过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杨百翰大学共同制作的“小学行动研究案例〞和“中学行动研究案例〞的光盘,结合“教师〞〔.teahershl.rg〕网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呈现方式转贴于论文联盟.ll. 〔二〕优秀教师的自主成长离不开理论学习与培训 虽然目前很多教师对理论学习颇有微辞,但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理论学习对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优秀教师应该如何进展有效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呢? 根据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Knles,.〕的观点,②成人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作为成人,教师从事学习时具有强烈的自我指导的心理需求;具有实地学习过程中有待挖掘的丰富经历;具有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与教师的开展工作有关〕的需要;其学习以行为本体为中心,即希望学习到的新知识和技能马上可以应用;以及这种学习首先是内在激发的〞[4]优秀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必需要遵循成人学习的根本特点,从优秀教师的特点出发,强调优秀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培训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优秀教师先前的经历对理论学习与培训的重要作用,强调理论学习与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承受性详细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从学习与培训目的上来看,优秀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培训要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为出发点,有目的、有方案地帮助和引导优秀教师去抑制教育教学中所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第二,从学习与培训内容上来看,要充分考虑优秀教师的特点,围绕优秀教师的内在需要来设置,并且要不断地加以调整在此,“选修〞的制度可以被引入到优秀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中来。
培训者为受训者提供培训“菜谱〞,受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与学习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以往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更多地考虑了“学生的成长〞也就是说,学习培训这些内容的目的就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而无视了优秀教师自身更好地成长事实上,只有教师的成长,才可能有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选择学习与培训内容时,“为了教师的成长〞的内容应该被更多地纳入,如有关教师专业开展,教师如何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教师如何开展自我反思,教师如何创立个人的自主成长记录袋等等 第三,从学习与培训方式方法上来看,优秀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应该更倾向于问题中心式学习也就是说,优秀教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理论修养,同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问题的理解因此,在详细的方法上,应该更多地采用有专业人员指导的个别学习或具有一样需要的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等等此外,专业人员还应主动走出“高墙大院〞,送“理〞到校,送“理〞到人,开展师徒结队,有针对性地进展个别指导 第四,从培训者和受训者方面来看,培训者和受训者都应该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培训者应该成为优秀教师的引路人和“平等中的首席〞,而受训者那么应该成为理论学习与培训的责任人与决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