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传同步练习【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提起差不多先生,人人皆晓,处处闻名2、给下里加线的字注音相貌( ) 信奉( ) 德行( ) 钱铺( )王大夫( )3、根据课文补充完整下列词语里糊涂 一命___呼 断断___ ___ ___通大师 ___ ___容容4、给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① 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A、计算比较 B、争论 C、打算② 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了气A、断绝 B、完全没有了 C、独一无二③ 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A、质地精密 B、不疏忽大意 C、细腻④ 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A、道德和品行 B、讽刺语,表示瞧不起他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 C、德高望 重5、 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打开心灵的窗口,睁开敏锐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rd o 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fdn 恼之泉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悲惨的结局在于 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南辕北zhe_语言表达训练】6、 文中“差不多先生”指的是哪一种人?7、 第二段中说差不多先生“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8、 差不多先生做事不肯认真,死后为什么还得到大家的称赞?9、 作者为差不多先生立传的用意是什么?10、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差不多”这种处世态度的危害,及你从文章中获得的启示。
11、 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 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初一(二) 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1) 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2) 如果以“友谊”为主题,你要给同学们交流的一句名言是哪一句?【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2-16 题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 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 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 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 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 千字常常写成十字。
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 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 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 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 点 30 分开,同 8 点 32 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 肯等他两分钟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 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 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 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 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 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 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12、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
人人皆晓( ) 赔小心( ) 一命呜呼( ) 未免( )13、 文中说差不多先生的记性不精明,思想也不很细密请用自己的话把这些事例概括出来14、 差不多先生也常为“差不多”所害,请你把文章中所写的这方面实例概括叙述出来15、 作者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 ?16、 差不多先生认为什么事差不多就行,其思想根源是什么?用一句概括出来 【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文,回答17-19 题9 月 5 日晚报 《古城纵横》的“回音”栏里有这么一条:“河南饭庄来信:贵报反映我 饭庄饭菜内有蝇事,经查基本属实 ”乍一看,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到底饭菜里边是有苍蝇呀还是没苍蝇?有苍蝇就是 “属实”,没苍蝇就是“不实”,这个“基本属实”应该怎么理解呢?且去查查老底再说一查查到8月 22日晚报的《古城纵横》栏,里边有一条: “ 3日,去河南饭庄吃饭,刚吃几口,发现菜里有两个黑东西,竟是两只死苍蝇!……”原来如此莫非查明了苍蝇是有的,但是只有一只?一有,所以是“属实,'但是数目 不对,所以是“基本”属实?是这么回事吗?那就应当说清楚可是来信只说“饭菜内有蝇 事”,那“基本属实”,就不好理解。
其实呀, 8 月 3 日的事情, 8 月 22 日见报才去查问,那 苍蝇是一只还是两只,还是三只,大概是谁也记不清了,所以只说有无,不提数目那么为 什么又是“基本”属实呢?因为一老一实地说,“有这么回事”,实在有点不好意思,给它来 个“基本”,打个折扣没想到既然没有数目,折扣就无从打起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基本如何如何,意思 是十之八九如何如何比如说:基本可行,基本有效,基本同意,基本够用,基本吃素,基 本不出门……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反之,像基本必要,基本困难,基本严重,基本发烧…… 就不大好理解要说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说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结婚,基本不生孩子,那 就近于说笑话了虽然类似这样的笑话不容易出现,可是类似“菜内有蝇基本属实”的话, 只要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稍加注意,那是经常会遇到的结论:“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有用17、给加线字注音①乍一看 ()②打个折扣()18、本文引出语言病例的一段话是 19、作者在本文提倡的是什么?【语言基础知识】1、略2、xiang feng xing pu dai3、稀 呜 续续 圆 从从4、①C ②A ③B ④B5、扰 烦 辙【语言表达训练】6、指的是处世态度马马虎虎、凡事得过且过的一种人。
7、像差不多先生这样的人在中国到处都有,他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众多中国人的一个缩 影8、因为做事马虎、敷衍了事已成为大家的习惯,是当时社会的通病9、讽刺像差不多先生这样马虎敷衍、得过且过的处世态度,警醒世人做事要认真10、示例:小而言之,害自己,学业、事业无法取得成就;大而言之,害社会、害国家,人 人都竞相效仿,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所以,每人应从自 身做起,凡事认真对待点拨:答案不统一,只要能结合文意和现实,谈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11、(1)聆听先哲教诲,感悟人生真谛 2 )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点拨:(1)题能用基本的对偶形式,且能围绕主题,句间有一定的联系即可2)题扣住“友 谊”的名言均可课外拓展阅读】17、① zha ②zhe18、河南饭庄来信: 贵报反映我饭庄饭菜内有蝇事, 经查基本属实19、提倡严谨、一丝不苟的文风, 用词一定要准确 点拨:意思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