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 教育研究及其特征1) 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2) 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a. 客观性—对象、过程和结果b. 系统性—科学研究本身的连续性、系统性、科学研究结果的系统性c.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内容3) 教育研究: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想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4)研究的特殊性(特征):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5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a. 教育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b.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c. 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研究的动力d. 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第二节教育研究的意义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有助于校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 计划(主要工作)选题:确定研究的课题,明确研究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制定研究方案2. 实施(注意点)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 总结(主要工作)分析资料、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成果19 / 19第四节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1) 基础研究(着重于形成创造性构想的)、应用研究(着重于实际应用的)、开发研究(着重于成果推广的)----《大概了解定义》基础研究:涵义:学术研究,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各种教育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获取新知识,形成较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
这种研究以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为目的基础研究分为:a. 纯基础理论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教育活动的内在本质的规律,而对于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往往只有抽象的经典的指导意义b. 定向基础理论研究:对教育科学的基础原理加以推论或引申,提出适合具体教育活动的指导性原则与原理,为解决教育内部某些方面的共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研究:涵义:础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其具有具体化、实用化两个特点应用研究可分为:开拓性研究:在前人没有工作过的研究领域从事具体实用目的的研究活动扩展性研究:在已经考托的领域从事创新性研究活动开发研究:涵义: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推广以扩大其影响价值研究其主要作用:桥梁作用转化作用反馈作用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a) 涵义:主要用蚊子而不是用数字来描述现象旨在理解、阐释所研究的现象,并不强调在开始研究时队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假设b) 传统的定性研究:以哲学为基础,注重思辨、逻辑推理,根据个人主观经验,用演绎的方法队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偏向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一集研究者个人观点的阐发c) 定性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个案法、观察法、访谈法等。
定量研究:主要用数字和变量来描述现象与定向研究相比,它更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更关心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因果效应,更强调通过数据的展现说明研究结果最典型的定量研究当数教育实验,问卷调查则往往兼具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征3) 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研究包含着认识客观事物状况和找出改变客观事物方法两方面 )描述性研究:对客观事物予以考察,努力反映其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干预性研究:着力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第二章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第一节1. 课题:是从研究方向锁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具体研究项目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研究方向,二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2. 教育研究课题的问题来源: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来源于对已有教育理论的怀疑来源于队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第二节对教育研究选题的评价:(p17)1. 研究是否有意义(了解)---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异议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课题的应用价值---所选择的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课题的学术价值—所选择的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
2. 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资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等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机,那么,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比较合适?这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3. 研究是否有创新4. 问题是否具体明确第三节 选题策略1. 选择感兴趣的课题2. 在所学的专业X围内选题3. 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题4. 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第四节研究方案设计1) 教育研究方案的涵义:研究方案也称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研究计划,是研究的施工蓝图和工作计划它是对某一研究课题从提出课题、实施课题到全面完成课题这一动态过程的系统、具体的设计规划教育研究方案就是对某一教育课题研究的动态过程的具体规划2) 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及写作要求(内语须看p21-25)1. 课题依据;2. 课题研究目标;3. 课题研究内容、对象;4. 课题研究步骤和进度;5. 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6. 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第三章文献检索与综述第一节文献及其作用1、文献的原意是指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现泛指有参考价值的记录知识或保存信息的一切载体,有时也指其中的知识或信息其特点是把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以交流、传递2、文献的类型:⑴按文献的社会属性来分,可分为政治文献,军事文献,经济文献,教育文献等⑵按文献的处理加工程度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⑶按记录形态来分,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网络型3、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⑴、文献的知识传承和信息传播作用⑵、文献的成果查新作用⑶、文献的理论证据作用第二节教育文献的收集1、我国教育文件信息源p36(了解)2、收集教育文献的原则,方法,途径原则: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策略性,预见性,持久性方法和途径:采购,现场收集,检索,复制,下载,索取第三节教育文献检索1、文献检索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的过程2、文献检索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检索特定的文献信息,这是最基本的检索,包括书目检索,篇名检索,篇目检索二是检索特定的专题资料3、文献检索工具p39(了解)4、⑴教育类图书的检索途径与方法:分类途径,书名途径,著者途径,主体途径,关键词途径,序词途径。
人们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顺查法,即由远及近,顺年查找直到现在倒查法,即由近而远的逆时间顺序向后查找分段法,即划定一段时间,查找这段时间内的文献追溯法,以作者附在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为基础进行追踪查找5、教育类报刊的检索途径跟方法:⑴中文教育报刊名称的检索⑵外文教育报刊名称的检索⑶篇名检索(具体方法:通过卡片索引检索,通过书本索引检索,通过文摘进行检索,通过各种教育刊物的总目录进行检索第四节计算机检索1、计算机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络检索2、计算机检索的途径主要有:篇名检索,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分类号检索,刊号检索计算机检索的主要步骤:p43(了解)第五节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是阅读、思考大量文献后,形成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它不仅仅是对文献的综合概括,而且在表述的过程的加进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2、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收集资料的X围、主题内容,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3、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标题应是综述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能鲜明地表述该综述的主要问题,重点一目了然。
⑵提要简单扼要地阐明该综述的主题内容,以及本综述所收集的资料的X围和来源是综述的主要部分,系统地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的观点、做法进行叙述,可以介绍各种不同观点、还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等,让读者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⑷结束语是作者根据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及综述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所作出的结论,也可以介绍尚待解决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等⑸参考文献一般来讲,要求逐一列出综述所引用、参考的文献,也可以在综述的过程中引用的时候标注文献出处4、文献综述应注意的问题⑴定好题目定题前要充分的考虑读者的需要,选取当前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充分考虑它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理论性和学术性⑵选好资料确定主题后,确定收集资料的X围、检索途径和方式方法,尽可能做到大量地占有与主题有关的文献资料⑶整理资料要写好综述,必须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组织,做好文摘或有关卡片,加上标注,使杂乱无序的文献资料能够按照综述的需要,依次序进行排列⑷用好资料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要认真阅读跟研究,从中筛选可信度高,有一定深度、新意和代表性的文献资料⑸拟定提纲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综述的提纲⑹认真撰写撰写综述,要注意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运用,系统概括。
⑺审核修改写完后要认真的审核,尽量避免或减少差错⑻标明出处注意标明引用的各种原始资料,目的是为读者了解或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线索、信息,同时也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敬和肯定第四章教育经验总结第一节教育经验总结概述1、所谓的教育经验总结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科学的研究程序,对在不受控制的自然条件下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事实加以分析、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研究方法这里所指的教育经验应该是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 而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应该满足以下标准:典型性,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