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381619513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探究 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到今天,其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无疑要求高职室内设计教育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对于任何一个学校来说,学生毕业后的成功就业是对学校教育成功的最好证明。因此,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使其成功就业,这已经成为现今高校发展的根本目标。高职院校近年来提出工学结合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更直接更具有针对性的与市场进一步接轨。因此,本文根据这些研究结合室内设计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及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基于室内设计的工作特点提出“典型工作过程”以及“典型工作任务”,探讨基于“典型工作过程”以及“典型工作任务”的高职室内设计工作室课程。

2、 1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室内设计市场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室内设计行业中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另一方面,经历了最近几年市场的萧条之后,中小型室内设计公司纷纷调整策略,力求做精做专,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在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中,行业企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以下变化: 1.1行业企业发展的自身变化 以往,室内设计公司根据其服务对象空间类型的不同一般主要分为以居住空间为主要业务的家装公司和以公共空间为主要业务的公装公司。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细分,其中,以居住空间为主的家装公司依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逐步演化成以一般消费群体为主的普通住宅设计部门以及以高档消费者为主的别墅设计部门;而部分公装

3、公司则为了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逐步转型成为某一类型的专门化设计公司。例如,以办公空间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或部门;以商业空间中的酒店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或部门;以医疗空间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等等。 1.2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基于行业企业自身的这种变化,室内设计公司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对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设计公司往往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求设计人员上手要快,能够迅速地融入设计项目进程中并开展工作;此外,还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较好地融入团队合作中,并能够处理较为复杂的现场状况。以上种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势必要求高校人才培

4、养模式的变化。 2基于行业企业现状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探究 2.1“典型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出 (1)何为“典型工作过程”。室内设计根据其设计的进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1)设计准备阶段(明确设计任务及设计要求,场地分析及资料搜集)。2)方案设计阶段(包括概念构思及创意表达为主的初步方案设计,以及利用3DMAX等电脑技术进行的深化方案设计)。3)CAD施工图设计阶段。4)设计实施阶段。基本上所有的设计相关人员都必须对这一“典型工作过程”有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相关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但是,不同的设计任务其工作过程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居住空间、办公空间、

5、医疗空间等不同性质的空间,其功能、流线、材料、灯光、色彩等的设计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进入公司之前在掌握设计任务基本工作过程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类或几类不同性质空间的“典型工作过程”,在进入行业企业的时候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去。“典型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2)何为“典型工作任务”。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设计团队的紧密协作,一个圆满的设计任务往往是不同的设计人员完成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在室内设计的不同阶段,由于其工作任务的不同决定了对设计师知识及技能要求的不同。例如,在设计的准备阶段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善于挖掘素材的相

6、关设计人员的介入;在初步方案设计阶段则要求具备良好的概念表达及创意表现能力的相关人员介入;在深化方案设计阶段则要求效果图表现相关设计人员的介入;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则需要CAD相关设计人员的介入。因此,基于室内设计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任务,促成了几种典型的工作人员:概念策划、效果图表现设计师、CAD设计员等,该类型的设计人员最大的特点也是能够迅速与市场接轨,快速的接手工作。近几年来,行业企业对该类型的专门化设计人员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 2.2基于“典型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探究 (1)教学目标构建。结合行业企业现状以及一般教学规律,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小型简单

7、空间的典型工作过程着手逐步扩展到中型、大型复杂空间的典型工作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使学生在掌握设计任务一般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性质空间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而掌握典型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2)课程构建。基于专业特点同“典型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在构建课程时,应根据教学目标理清相互之间的进阶关系,才能通过教学过程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基于此,高职高专室内设计专业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三大板块,即第一学年以掌握专业设计基础为目标的专业基础板块;第二学年以掌握“典型工作过程”为目标的专业进阶板块;第三学年以掌握“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的专业强化板块。

8、第一,专业基础板块。通过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完成专业的基础这一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专业设计相关的色彩、造型、材料等基本技能,并导入初步设计的基本工作过程,构建学生空间的基本概念。第二,专业进阶板块。通过第二学年的两个学期,完成专业的进阶这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小型及中型几种不同空间类型的方案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类型空间的“典型工作过程”,实现“典型工作过程”的能力进阶。在该板块,学生首先通过一个小型空间的“典型工作过程”入手,完成从无到有的专业能力的掌握。其次,学生再通过一个中型或是稍微复杂一点的空间的“典型工作过程”的设计实施,完成其能力的进阶,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架构,为

9、下一板块的强化打好基础。第三,专业强化板块。通过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完成专业的强化这一教学目标。在进入到第三学年,学生将进入到不同的工作室,不同的工作室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在第二学年掌握“典型工作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典型工作过程的强化”以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强化”。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研究院下属的不同工作室为例,一部分工作室以“典型工作过程”的强化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中型或大型几种不同空间类型的方案设计,实现“典型工作过程”的能力强化。例如,金鼎装饰设计研究院;另一部分工作室则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强化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所在工作室的“典型工作任务”实现相关技能的强化。例如,东

10、南空间研发中心以强化别墅设计及电梯轿厢内饰设计能力为主、效果图班以强化效果图表现技能为主、金螳螂家装驿站则以强化家装设计能力为主。 3小结 目前的高校教学中“,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开展了几年,但是,近年来行业企业的发展远远快于高校的教学改革“,典型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出正是基于行业企业的现状特点及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作为基础。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接轨,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 6 页 共 6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