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38157314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须要留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须要留意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一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袋麦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其次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渐渐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

2、,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纳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好玩,语言浅显易懂,人物特性显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驾驭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依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育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由于本课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

3、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实行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索,各抒己见,并在探讨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备统一。基于此,我打算采纳的教法是谈话法,探讨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育他们的想象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详细的学法是比较法、探讨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

4、读习惯。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打算按以下几个环节绽开。 一、设疑导入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阅历,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

5、子的方式 (1)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快乐”、“喊”等词语。)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延长: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洁,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确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究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探望,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是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摩挲、兴奋”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

6、人处事方法。 (三)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依据课文内容绽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习题1“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习,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 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引导学生多方面思索,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每只小动物的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最合理的做法。这个练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楚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

7、记忆,理清脉络。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日,我说的内容是三袋麦子的其次课时。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在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上承一只梅花鹿,下承竹石。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好玩,语言浅显易懂。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渐渐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纳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深厚的爱好,因为文中有他们喜爱的动物

8、形象。 2、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擅长发表个人看法。因此,在教学中采纳看动画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好,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供应展示自己的机会。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楚,我依据学生的状况让学生讲故事,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3、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学问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实力目标: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妙的品行。 情感目标: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4、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我依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

9、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纳了情景导入法,探讨沟通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协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探讨、沟通。 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驾驭学问,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 (一)、动画导入,激发爱好。 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三袋麦子引

10、入,学生被这鲜活的画面所吸引,忽然思维活跃、精神振作,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观赏后让学生沟通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引入课题,从而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 (二)、观看动画,理解感悟 看动画片是孩子们最感爱好、最乐于做的事情,针对这一特点,我把整堂课的教学以看动画片的方式来完成。依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先后播放土地爷爷分别到小猴、小猪、小牛家的情景,在学生观赏动画之后引导学生沟通,同时指导学生朗读。现就以土地爷爷探望小猴为例谈谈我的详细做法:我先播放土地爷爷到小猴家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学生边看边想,让学生看后说说小猴家的麦囤里怎么会堆得满满的呀?同时指导学生读好小猴的话。接着让学生

11、沟通:看着小猴家丰收的情景,听着小猴骄傲的话,你打算怎么来夸夸小猴呀?最终,老师扮演土地爷爷和学生一起表演这部分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学探望小猪、小牛的思路与探望小猴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问题有所不同。通过学生的看、想、说、读、演,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三部分内容学完之后,引导学生沟通:小挚友,看了动画片之后,你最喜爱哪种小动物的做法呀?为什么呢?在此活动中,增加学生的主体性和参加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沟通中感受欢乐,得到收获,学会相互接纳,倾听、共享、互助,沟通与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长,活跃思维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

12、创新实力。老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意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须要。当学完本课后此时学生脑中肯定会想假如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我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充分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意不同学生的须要。为学生特性的充分发挥开拓了空间。从而培育学生的说话实力和创新实力。 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实力,增加记忆实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实力。中年级是培育学生听说实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因此,我再次播放这部动画片,让学生边看边跟着一起说说这个故事。 好的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纳帖

13、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呈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袋麦子 图(小猪)吃光忠厚 图(小牛)保存节俭 图(小猴)播种聪慧能干 以上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珍贵的看法,让我在你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提高!感谢!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三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让课堂与欢乐有约,我将以三袋麦子的第一课时为例,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环节、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欢乐学习的感受。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

14、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课文情节生动好玩,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阅读。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擅长发表个人看法。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纳情境串联和多媒体协助教学等形式,营造生动、活泼、欢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好,为他们供应展示自我的机会。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学问与实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相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5、。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育朗读感悟实力。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理清脉络。 4、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凭借详细的语言文字材料,初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美妙品质,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创建性思维。 依据课文本身以及第一课时的教学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位为:生字词教学和初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美妙品质,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创建性思维。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我的做法是: 1、创设情境,以趣激学。 2、细致指导,注意体验。 3、优化整合,合理利用教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形态的生字卡片、头饰、角色图片。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纳了情景导入法,探讨沟通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协助教学去诱发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