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环评(滞后环评)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381540977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场环评(滞后环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养猪场环评(滞后环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养猪场环评(滞后环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养猪场环评(滞后环评)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养猪场环评(滞后环评)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猪场环评(滞后环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场环评(滞后环评)(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 养猪场项目(滞后环评) 建设单位(盖章): 养殖场 编制日期: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3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

2、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0320 猪的饲养占地面积 (平方米)707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8.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85%评价经费(万元)投

3、产日期2009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文件精神,针对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养殖业以提高贵州农民经济收入;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生猪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忠顺养殖场利用这一有利商机,通过引进良种,生产优质种猪,以解决安顺市的生猪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253号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第2号令),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此,七眼桥镇忠顺养殖

4、场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项目场地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及资料收集,本环评为滞后环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 2.2-2008、HJ/T 2.3-93、HJ2.4-2009)的有关要求,结合该项目的特点,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二、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1、项目建筑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占地总面积为70700m2,养殖区的占地面积约4000 m2,建设年存栏600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标准化猪舍4栋,每个猪圈面积约为450 m2,项目区有金刺梨果园100亩(租地

5、合同见附件3)。建筑内容及规模详见下表:表1 主要建设指标一览表编号项目指标1主体工程猪舍(4栋)1800m22辅助工程办公室(含宿舍)400m23防疫室30m24配料室120m26旱厕60m37消毒池2m38污粪收集池100m39沼气池100m310沼液储存池130m311果园100亩表2 主要设备一览表编号项目指标1主要设备限位栏140套2产床20套3补料槽140件4保温箱和保温板20套5购置安装保育栏20套6防疫诊疗设备1套7节能饲料机1套8沼气发电机1套2、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本项目年工作360天,实行每天10小时的工作制度,劳动定员5人;员工均在场内食宿(每日三餐)。二、主要配套工程1

6、、供水工程本项目养殖用水及员工的生活用水均来自于三个山村自来水管网,拟满足项目用水需求。2、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按雨污分流,雨水随地势排入项目果园边界的沟渠内,由果园的土地自然消纳;员工生活污水、猪尿、猪圈冲洗废水等废水一并排入污粪收集池,再排入沼气池处理,产生的沼液可以作为果园种植及周边的耕地的农肥。3、供电工程本项目生产和生活用电全部来自于农村电网。三、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可知,拟建项目属“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属“鼓励类”,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四、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村镇规划卫生标准中规定表3 养猪场卫

7、生防护标准规模卫生防护距离(米)200100002008001000020000080010001、本项目年存栏量为600头,其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本项目在农村荒山旁,离项目最近的居民点为东北侧约800m处,远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2、项目不在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3、项目不在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项目选址不存在畜禽规模化划定的禁养区。4、结合周围果园,可开展“养-沼-农”的生态养殖模式。5、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能够全部被周围耕地接纳消化。因此,本项目选址基本合理五、平面布置及环境合理性分析养猪场入口位

8、于南侧,通过简易公路与外部相接。猪场内共有猪舍4间,位于项目区西北侧,项目自身有配料室,宿舍位于项目区东侧。由于养殖废水养猪场排放的猪尿有机物浓度高,本环评要求项目自建沼气池,建议将沼气池及沼液存储池设置在项目西北侧,将干粪堆积池设置在项目西南侧,使恶臭产生源尽量远离生活区域,项目附带有金刺梨种植区,养殖区设在项目区中心,增大外环境与项目区之间的距离,并且果园能净化空气,吸声降噪及美化环境,本项目对外环境的影响较小(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四)。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补办环评,该项目已于2009年5月投入运行, 项目营运期主要存在恶臭气体、猪粪、粪水等环境问题。目前主要采取

9、的环境保护措施有:猪舍每个星期都需要冲洗,冲洗废水与员工污水一同排入旱厕,用于项目区的果园施肥,猪粪的收集后用于果园种植,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主要的环境问题:1、大气环境: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猪粪直接堆放在果园也会产生恶臭气体。2、水环境:猪舍每个星期都需要冲洗,冲洗废水与员工污水一同排入旱厕,由于养猪场排放的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富含氨氮,果园消纳不完的话对外环境有不良的影响。3、固体废物:猪粪未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堆放在果园空地,可能会污染地下水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

10、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一、地理位置西秀区七眼桥镇地处贵州中部,省城贵阳的西面,位于东经10614,北纬2627,东面与大西桥镇接壤,南面与旧州镇接壤,西面与东关办事处接壤,北面与蔡官镇接壤,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全镇区域面积103.8平方公里,以高原丘陵地貌为主,属于山丘陵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云鹫山1583米,海拔最低点左蒋邢江河口656米。七眼桥镇辖七眼桥居委会和二铺片区、汤夏片区、云峰片区、郑家片区共4个片区50个村委会(87个自然村)。七眼桥镇交通便利,境内有沪昆高速公路、贵黄公路、贵烟公路、

11、贵昆铁路、安普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正在建设中的安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也从我镇穿过。项目位于七眼桥镇大林场,项目区西侧、南侧为山体,东侧、北侧为山地,最近的村庄位于项目区东北侧约800m处的三个山村。二、地形、地貌、七眼桥境内大地构造处于川黔经向构造体系南部西缘,及南岭复杂构造带北面黔西山字型东翼西侧。属于大西桥头铺么铺大断层。境内岩溶发育充分,是贵州喀斯特岩溶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三、气候气象七眼桥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35.10;最热7 月,平均气温21.722.4。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年日照968.61309.6小时,城区1270.

12、7小时,南部少于北部,阴天日数200259天,占全年日数的55%71%。无霜期280 天左右,相对湿度81%,年最高极点温度33,最低极点温度零下7。太阳辐射总量为75.7088.50千卡/平方厘米,属全国太阳辐射低值区。四、水文邢江河穿境而过,境内岩溶发育,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有分布,分布于东北部和偏东南部的河流切割浅,河床开阔,耕地多为集中连片,且多有溪流横贯其间。由于受大断裂构造的影响,地形切割厉害,地下水深埋、水位变化大,枯流量变幅大,地表水不发育,径流分布不均,利用困难。境内主要河流3 条,长度大于10 公里, 属长江水系流域。五、植被生物多样性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

13、烤烟、经果林种植为主。自然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叶针叶林和常绿落叶林混交林,次为植物群落,生长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林混交林和石灰岩植被,主要有小青冈栎、细叶青冈等,现主要为灌丛草坡。动物资源种类繁多,除人工饲养的各种普通家禽,家畜外,还有獐、鹿、野鸡、鹰、岩羊、蛇蜥蜴等珍稀野生动物。七眼桥镇植被较好,全镇现有林地面积27900余亩,林作物主要有松树、杉树、梨树、桃树、李树等。我镇金刺梨计划种植5250亩,现在已种植4120亩(其中:1700亩为耕地,其余为坡地及荒坡),茶叶种植面积420亩,中药及中药苗圃60亩,水果450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社会环境概况西

14、秀区位于贵州省中相部腹地,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以西90公里。是地级安顺市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扼锁滇黔”之称,历来被视为黔中“旱码头”,“商业之盛,甲于全省”。西秀区土地面积1710平方公里。在这片多丘陵、多山地的土地上,经历代劳动任命的开发,造就了一方物产丰饶的沃土,土地可利用面积已达总面积的85%,耕地面积45万亩。是贵州省优质大米、有才、菜叶、蔬菜、烤烟、水果、中药材等的主要产地之一。西秀区是安顺市经济中心,工业初具规模,主要门类有机械、化工、建材、冶金、食品、仪表、煤炭、磨料等行业,辖6个办事处、7个镇、2个乡、5个民族乡、59个居民委员会,共498个村民委员会。2、社会经济情况 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1396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