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与设计开发管理-应知应会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00.14KB
约28页
文档ID:381103634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与设计开发管理-应知应会_第1页
1/28

〖基础术语〗1. AIAG:全称Automotive Industry Action Group,即汽车工业行动小组该组织成立于1982年,由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共同创建,是全球公认的著名的非盈利组织它为汽车整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唯一的平台以共同处理和解决影响全球汽车供应链的问题目前已有超过1000多家的成员公司,其中包括整车制造商:克莱斯勒、福特、通用、北美丰田和北美本田以及一级供应商:德尔福、江森自控、固特异、麦格纳、约翰迪尔、伟世通、李尔、博格华纳等 2.APQP:AIAG参考工具手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英文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首个大写字母缩写它是对新产品、新项目或更改产品从确立要求到批量生产的设计开发和生产技术准备全过程实施和控制的先期策划过程,它拓展了ISO9001标准对质量策划的要求3.FMEA:AIAG参考工具手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英文failure model and effectiveness analysis 首个大写字母缩写PFMEA的P是“过程Process”的首个大写字母缩写,DFMEA的D是“设计Design”的首个大写字母缩写,SFMEA的S是“系统Sysetm”的首个大写字母缩写;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作为一种策划用作预防措施工具,其目的是发现、评价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其后果;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并不断地完善。

还能够容易、低成本地对产品或过程进行修改,从而减轻事后修改的危机适当地运用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永无止境4.SPC:AIAG参考工具手册《统计过程控制》的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首个大写字母缩写它是一种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质量管理的技术,控制图是简单有效的SPC工具之一SPC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而SPC作为质量改进的重要工具,不仅适用于工业过程,也适用于服务等一切过程性的领域在过程质量改进的初期,SPC可帮助确定改进的机会,在改进阶段完成后,可用SPC来评价改进的效果并对改进成果进行维持,然后在新的水平上进一步开展改进工作,以达到更强大、更稳定的工作能力5.PPAP:AIAG参考工具手册《生产件批准程序》的英文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首个大写字母缩写生产件批准程序为一种实用技术,其目的是在第一批产品发运前,通过产品核准承认的手续,确定本司是否已经了解顾客的所有要求,过程是否具有潜在能力,以保证批量生产的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而生产件批准的目的是验证由生产工装和过程制造出来的产品符合技术要求6.MSA:AIAG参考工具手册《测量系统分析》的英文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首个大写字母缩写它是对每个零件能够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判断测量系统产生的数据可接受性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条件是测量系统变差不大,且在稳定条件下运行的多次测量结果的统计特性其最通用的统计特性是测量系统的偏倚和方差最常用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是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合成的评估7.CFT:“Cross Function Team”的简称,“跨功能小组”,别称多方论证小组,亦或APQP小组;8IATF:“(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 国际汽车工作组”的简称,是由世界上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及协会于199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在和ISO9001:2000版标准结合的基础上,在ISO/TC176的认可下,制定出了ISO/TS16949 :2002 这个规范目前执行的最新标准为:ISO/TS16949:20099.防错:是应用过程或设计特性来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当通过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能力研究及服务报告鉴别出潜在不合格因素时,必须在过程、设施、设备、工装的计划中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明所采用的防错方法10、规范(specification):阐明要求的文件规范”可能与活动有关(如:程序文件、工艺规范和试验说明书)或与产品有关(如产品规范、性能规范和图样)参见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的3.7.311.鉴定过程(qualification process):证实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的过程参见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的3.8.612、验证(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参见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的3.8.4认定可包括下述活动,如:变换方法进行计算、将新设计规范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进行试验和演示;、文件发布前进行评审等而"已验证"一词用于表明相应的状态13、确认(valid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己得到满足的认定参见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的3.8.5。

1)“已确认"可词用于表明相应的状态2)“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是模拟的〖SPC基础知识〗1、数据及其种类:通常可把统计数据归成两大类,即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 ①计量数据——通过某种量具、仪器测定获得,取值范围为某一区间中的一切实数的数据称为计量数据 ②计数数据——通过数数的方法获得,取值范围为非负整数的数据称为计数数据2、数据的收集:有目的地收集各种数据,掌握数据的来源,使质量数据具有可追溯性和客观性数据一定要准确可靠,虚假的数据不但无用反而有害3、总体、个体、样本和随机抽样: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通常用N来表示 ·个体——是指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样本通常用n表示 ·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所谓随机抽样,就是要使用权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组成样本的活动4、数据的统计特征数:统计方法中常用的统计特征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数据的集中位置的特征, 如样本均值(平均数),样本中位数等;一类是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特征,如样本极差、样本标准差等·样本均值——用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 (x1+x2+···+xn)·样本中位数——用 表示。

把收集到的统计数据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排在正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当n为偶数时,正中位置有两个数,此时,中位数为正中两个数的算术平均值·样本极差——用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R=xmax-xmin·样本标准差——用S表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把样本方差的平方根作为样本标准差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xi-----某一数据与样本均值之间的偏差5、统计方法定义: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总是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统计方法的三种属性:①描述性——利用统计方法对质量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以便展示统计数据的规律统计数据可用数量值加以度量,如平均数、中位数、极差和标准差等;也可用统计图表以显示,如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等②推断性——统计方法都是通过研究事物的一部分来达到了解、推测事物整体状况的目的,即具有推断性③风险性——统计方法要用局部(样本)支推断全体,即可能有推断错误就要承担风险正确地使用统计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风险6、统计方法应用的三步骤:①统计调查和整理——根据解决某方面质量问题的需要,到现场收集数据加以整理和归纳,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方法,并借助于一些统计特征数(如均值、标准差等)来表述这批数据所代表的对象客观的统计性质。

②统计分析——对经过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它的统计规律,例如质量特性值的波动是否出现某种趋势和倾向;其中有无异常波动,影响这些波动的又是什么因素③统计推断——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总体的现状或发展趋势作出有科学根据的统计推断7、 统计方法的三方面应用①在过程控制中应用②在确定质量水平中应用③在数据分析中应用8、过程(工序)能力:在制造业中,过程能力称为工序能力,是指工序中人、机、料、法、测、环(5M1E)诸因素均处于规定的条件下,操作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质量水平,即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通常用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标准偏差σ的6倍来表示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质量特性值落在μ3σ的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这就是说过程在受控状态下发生不合格品的可能性仅为0.27%,即约千分之三因此我们可以将产品的质量公差范围T与6σ(即6S)进行定量化比较以判断过程能力的大小9、过程(工序)能力指数Cp和Cpk:过程(工序)能力指数是表示过程(工序)能力满足公差范围要求程度的量值它是公差范围和过程(工序)能力的比值一般用符号Cp表示当给定双侧公差,质量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一致时,用Cpk表示过程(工序)能力指数。

10、过程能力计算计算过程的标准偏差: 计算过程能力:Ppk=min()为过程性能指数.Cpk=min()为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双向公差)Cpu=(给定上公差) Cpl=(给定下公差)d2为常数,可查表,σ=/d2=σ过程能力接受准则: PPK≥1.67 CPK≥1.33,过程能力评价标准严重不足p ≥4.550.67 ≥Cp四级不足4.55>p ≥0.271 ≥Cp>0.67三级正常0.27>p ≥0.0061.33 ≥Cp>1二级充足0.006 >p ≥0.000061.67 ≥ Cp ≥1.33一级过剩0.00006>pCp≥1.67特级过程能力评价不合格品率p(%)过程能力指数(Cp或Cpk)过程能力等级12、常用七大质量管理工具手法:①检查表(又称调查表)是用来记录、收集和积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粗略分析的统计图表检查表是收集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②排列图法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即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问题中确定关键的少数的一种方法③因果图法是用于寻找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④直方图法是用于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以便推断总体分布状态,估算工序能力和过程不合格品率的一种统计方法。

⑤层别法: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而分类成数个项目,使 之方便以后分析的一种方法.⑥散布图 :将两个种类的资料显示在坐标图上,借以判断两者是否相关.这种图表称之为散布图⑦控制图法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过程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及时发现过程质量的异常波动,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保持过程处于控制状态常见类型有:类别名称控制图符号特点适用场合计量值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最常用,判断工序是否正常的效果好,计算R值的工作量小适用于产品批量大且生产正常、稳定的工序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常用,判断工序是否正常的效果最好,但计算R值的工作量大适用于产品批量大且生产正常、稳定的工序中位数-极差控制图计算简便,但效果较差适用于产品批量大且生产正常、稳定的工序单值-移动差控制图X-MR简便省事,能及时判别工序是否处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