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大总结(精华版)(年)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05KB
约18页
文档ID:380977265
2023年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大总结(精华版)(年)_第1页
1/18

2023年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大总结(精华版)(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大总结(精华版)(2023年),供大家参考  精选名师资料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 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 气温: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 (3) 地势: 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 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 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 东密西疏 的分布特点;经济发 展水平 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 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Ⅰ 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降水 Ⅱ 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势或地形 Ⅲ 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 秦岭 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 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⑶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气温、降水(或气候)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精品学习资料 第 1 页,共 12 页 精选名师资料 1. 黑土地 、黄土地: (1) 位置: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淮河以北,东临渤 海和黄海。

 (2)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气候: 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3) 2.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 发展优势: 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 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 黄土地农业发展 制约条件 措施 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 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 1)春季少雨;( 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 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 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 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1) (2) 地形: 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 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 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 发展条件 精品学习资料 第 2 页,共 12 页 精选名师资料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3) 主要农作物: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 食生产基地 问题与措施: 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 (4) 护区 3.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 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 , 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如传统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2. 风吹来的黄土: (1) 黄土的来源: 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 风成说, 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 部内陆地区 (2) 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川地 3. 严重的水土流失: (1) 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过度放牧、 开垦农田、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修路、 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精品学习资料 第 3 页,共 12 页 精选名师资料 采矿 地形:沟谷斜坡多 (2) 危害: 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 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4. 水土保持: ( 1)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 建梯田、修挡土坝 (3)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四、祖国的首都北京 1.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1) (2) 地势: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 城市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 历史悠久的古城: 北京旧城: 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方方正正,布局均衡对称 (1) (2) 旅游名胜: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另外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3. 现代化的大都市: (1) 重点功能区: 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 现代化交通网: 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 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建设目标: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3)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精品学习资料 第 4 页,共 12 页 精选名师资料 1.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位置: 南方地区位于 _秦岭 -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1) (2) 地形: 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 _、低山和丘陵,沿江 是平原和三角洲 (3) 气候: 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 发展条件: 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 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农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2)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 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 (1) 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 位置的重要性: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精品学习资料 第 5 页,共 12 页 精选名师资料 群。

 上海市:①特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2) 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文化特色: (1)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 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 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 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 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 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 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①香港: 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②澳门: 博彩旅游业是支柱产业 项目 香 港 澳 门 位置 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 珠江口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 由 _新界、九龙 _、香港岛和附近很多岛屿组 组成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成 回归时间 1997 年 7 月 1 日 1999 年 12 月 20 日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 制度 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 (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2)下海填海造地 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精品学习资料 第 6 页,共 12 页 精选名师资料 1. 自然地理概况: 范围: 包括 A 台湾岛以及附近的 B 澎湖列岛、 C 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1) 地理位置: (2) ①纬度: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②海陆: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 地形: 山地占 2/3,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 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河流: 短急,水能丰富 2. 人口、城市 (1) 分布特征: 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2) 主要城市: ①台北 ②台中 ③高雄 3. 外向型经济: 发展过程: (1) 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 世纪 50 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外向型型经济 20 世纪 60~ 90 年代 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2)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资; 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精品学习资料 第 7 页,共 12 页 精选名师资料 第八章 西北地区 一、自然特征 1. 草原和荒漠 (1) 位置: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 阿尔金山以北 (2) 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 (3) 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4) 气候: 降水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原因是:距海较远,且被重重山岭阻隔,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河流: 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5) (6) 植被: 以草原、荒漠为主 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 2.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精品学习资料 第 8 页,共 12 页 精选名师资料 (1) 牧业 牧区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分 畜种 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三河马、三河牛 界 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山地降 : 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丰富 成因 水较多,形成高山牧场 贺 兰 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 草场 高山草场 山 草场 (2) 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区 天山山麓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灌溉水源 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黄河水 发展农业有利条件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特色作物 瓜果(如:哈密瓜、葡萄等)、长绒棉 引水工程 坎儿井 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 沙漠和戈壁广布: 景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沙漠和戈壁广布,极端干旱 特征 城镇、交通线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 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靠近水源,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生 成因 活 地形 群山环抱、地形闭塞 精品学习资料 第 9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