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0.50KB
约10页
文档ID:379921414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1/10

附件4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名称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代码083201083202083203083204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 2006年7月6日修订日期: 2009年11月12日一、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食品科学(083201)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1食品化学与营养学研究食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各成分在加工保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本专业在功能化学、分子营养学、风味化学等研究有显著特色阚建全(博导)吴文标(研究员)赵国华(教授) 周才琼(教授)吴厚玖*(研究员)2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现代化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下游技术本专业在酶工程、发酵工程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具有显著特色李洪军(博导)阚建全(博导)赵国华(教授) 张惟广(副教授) 杜小兵(副教授) 杜木英(副教授)3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生长培养条件和调控方法,利用有益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并对食品加工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控制,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贺稚非(教授) 杜小兵(副教授)4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检测评价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本专业在食品法规标准、HACCP实施等研究有显著特色丁晓雯(教授) 童华荣(教授) 焦必宁(研究员)* 李 林*(主任医师) 李应国*(高级工程师)5食品分析检验 应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分析检测食品的营养与卫生指标,研究食品成分在加工保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肖 纯(副研究员)窦华亭*(副研究员) 孙志高*(副研究员) 王国民*(副研究员)6食品保藏原理 研究食品原料(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保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现代保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曾凡坤(教授) 曾凯芳(副教授)7功能食品 研究食品的特殊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开发保健食品,并探讨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丁晓雯(教授) 周才琼(教授)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01现代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研制出安全营养的优质食品,探讨其加工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和传统食品现代化。

李洪军(博 导)吴文标(研究员)钟 耕(教 授)曾凡坤(教 授)董 全(副教授)蒋和体(副教授)尚永彪(副教授)刘 雄(副教授)陈厚荣(副教授)余锦春(副教授) 焦必宁*(研究员) 吴厚玖*(研究员) 秦福生*(副教授) 孙志高*(副研究员)02食品发酵与酶工程研究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通过发酵动力学、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研究,揭示其代谢机理,同时,研究新型的食品发酵菌株和构建基因工程菌,进一步研究发酵工艺和发酵设备,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贺稚非(教 授)董 全(副教授)蒋和体(副教授)张惟广(副教授)杜小兵(副教授)杜木英(副教授)03食品贮藏工程 研究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现代贮藏技术与装备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曾凯芳(副教授)王日葵*(副研究员)04食品包装工程与市场营销研究食品包装的设计、制造、加工工艺和包装对食品的保护、储藏、运输、外观与市场营销的关系等,具有系统和多学科交融的特色对于保证食品的安全、食品物流配送有着重要的意义杨 坚(教 授)李代明(副教授)夏东生(副教授)余锦春(副教授)秦福生*(副教授)05食品工程原理与装备研究食品工程应用技术,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设计、食品机械设计、食品工厂设计以及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等。

尚永彪(副教授)陈厚荣(副教授)06食品物流工程研究食品物资的仓储保管、运输配送、物流信息、食品分销、食品流通的生物环境、过程监控等物流配送链实施有机结合的综合管理关系,使食品物流的配送达到更加安全、流畅和高效司辉清(副教授)李代明(副教授)07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循环利用生物资源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改性,并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改性机理,应用现代加工技术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涉及可降解生物材料开发、食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与转化、生物质能源的清洁化生产钟 耕(教 授)龚正礼(副教授)庞晓莉(副教授)王 华*(副研究员)张盛林*(副研究员)3、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1谷物科学与技术研究粮食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本专业在薯类、豆类作物等研究有显著特色钟 耕(教授) 刘 雄(副教授)2油脂化学 研究食用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其营养功能和风味功能本专业在油脂代用品、油脂营养功能等研究有显著特色阚建全(博导)3碳水化合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研究碳水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本专业在糖生物学等研究有显著特色刘 雄(副教授)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1水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水产品的组成、结构和特性及其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的变化研究各种水产品的加工的工艺和装备 邓尚贵 (博导) 2冷冻冷藏工程研究食品冷加工(冷却、冷冻和冷藏)的制冷原理、装备、技术及其应用本方现在冷却食品、食品物流冷链等研究有显著特色邓尚贵 (博导)尚永彪(副教授)3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水产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检测评价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本专业在水产食品杀菌技术等研究有显著特色丁晓雯(教授)童华荣(教授)* 系食品科学学院院外指导教师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较高层次,对硕士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1、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献身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工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有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在业务上具有对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的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全面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能力,并在研究中取得新颖实用性的成果3、外语水平达到熟练的听、说、写、读,能熟练操作微机4、身体健康学制: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应修学分:33学分其中必修24学分,选修9学分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备 注必修课公共课1100000001第一外国语 1 1405研究生院 考试110000000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723研究生院 考试平台课1108320011食品微生物学进展 1603杜小兵等考试1108320012高级食品化学 2603阚建全等考试专业课1108320022食品研究生班讨论2402陈宗道考试1108320023食品感官分析2402童华荣等考试1108320024食品优化试验设计1502杨 坚等考试1108320025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2502丁晓雯等考试083201必选1108320026谷物科学与技术2402钟 耕等 考试083202必选1108320021食品加工专题3402曾凡坤等考试083203必选1108320066水产品科学2402邓尚贵等考试083204必选选 修 课1108320051食品机械3302余锦春考查1108320052现代营养学2402周才琼考查1108320053高级食品生物技术1602贺稚非等考查1108320054畜产品加工技术2402李洪军等考查1108320055市场营销学3302杨 坚考查1108320056食品工程原理与装备1402陈厚荣等考查1108320057食品毒理学1402丁晓雯等考查1108320058农产品贮藏专题2302曾凯芳考查1108320059食品添加剂2402赵国华等考查1108320060食品物性学3402夏杨毅考查1108320061食品物流学3302司辉清等考查1108320062功能食品2302丁晓雯等考查1108320063食品包装专题3402李代明等考查1108320064管理学原理2402经管学院考查1108320065仪器分析1402研究生院考查1100000040计算机应用基础2602研究生院考试1108320067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性与加工技术1402刘雄考查1108320068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1402马良考查必修环节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 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2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3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中期考核4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不计学分,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1食品化学260不计学分 5门课程任选3门2食品微生物学2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