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确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识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一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具打算: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打算:小棒 1.读一读下列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相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理解一个整体 (1)、你能举例生活中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2)、汇报沟通 老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圆的1/4 突出整体: 师:谁能用分数表示被涂上颜色的小喵咪? 生:把8个小喵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打算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 沟通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
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2)、汇报沟通 师:谁情愿和大家沟通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觉,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 4. 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相识了许多的分数 黑板上的三个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单位1的几份之几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情愿来试一试呢?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日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1、说出下列题中的单位‘1’。
2、学生汇报沟通 练习十一的习题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二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相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起先,为后续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1.通过视察、归纳,明确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驾驭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一分,涂一涂等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和小组内的沟通活动,明确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3.在探究分数的意义过程中,培育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实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驾驭单位“1”概念的建立 理解分数的意义 实物投影,课件,作业纸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数学书46页情境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在进行测量时,有时不能正好测量出整数的线段 学生2:两个学生平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 老师小结:是啊,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的.时候不能正好用整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常常出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
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日我们进一步探讨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简洁谈话,自然引入,学生能够相识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中 二、自主概括,理解意义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请大家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先写出来,再同桌沟通一下 1.我们来汇报一下所填写的分数 2.说说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学生说) 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3.图上这四个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一个饼、一个长方形、1米、6个圆平均分得到的 老师说明: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就是一个整体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看屏幕,自己读一读。
问:单位“1”可以是什么? 4.那么,刚才这几幅图中我们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5.揭示概念从这些例子中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自己写一个分数,说说表示的意义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6.试一试: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学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平均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平均分多个物体,培育视察思索和分析推理实力,从而更好的理解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概念 三、闯关练习,深化相识 1.练一练: 出示:练一练,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未涂色部分? 2.涂一涂:练习十一第2题在图中涂色表示2/3 3.说一说:练习十一的第3题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4.找一找:练习十一第4题在直线上画出表示下面各分数的点 5.议一议:练习十一第5题。
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促进学问的形成,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长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一起又一次相识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数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班级有多少名同学?男同学,女同学,第一组,其次组各有多少人?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哪些分数?同学们课后去说一说吧!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学问,培育学生的自信念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三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理解和驾驭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分,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说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分析比较实力和抽象概括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探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理解和驾驭百分数的意义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分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1、回答: (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详细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xx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xx (引导学生说出:xx米表示0.81米,是一详细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1、老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探讨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分: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1、完成p83“做一做”其次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干脆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