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37962985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研究摘要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本文对校园文化进展了简单概述,并指出建立的误区,对如何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进展建构提出了建立性的策略。关键词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近年来,全国有近70所师范专科院校直接或与其他院校合并升格转型为多科性、综合性本科院校,占全部升格院校的近1/2。升格转型后的本科院校在培养目的、培养规模、培养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在林林总总的高校丛林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有特色地开展自己,是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首先面临的问题。对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来说,顺应时代潮流,发挥后发优势,办出与其

2、他院校不同的特色,进展科学定位,研究制定中长期的开展战略规划,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大学作为一种社会专门组织,它有自己的专门文化,并且都各具特色和个性,世界上的大学不计其数,但风格各不一样,中国的高校也有数千所,但也找不到完全雷同的,这是大学文化的个性化使然。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先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泡菜理论,即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白菜的味道。由此可见,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之重要。一、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立存在的误区一是有的高校只注重外显文化的建立,无视了精神文化建立,然而物质文化建立毕竟只是校园文化建立的一部分而已,而精神的建立才是真正的戴在校园文化上的璀璨钻石。脱

3、离了精神文化建立的物质文化建立,只能是一道华而不实、魅而失真的苍白风景。二是内涵不深,精神文化提升较慢,特色不鲜明。校园文化活动表现为低层次重复,不少活动流于形式,虎头蛇尾,注重声势,无视实际效果。三是方向偏离,把校园文化建立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立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的的大背景下来操作施行,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本质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二、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立的对策高校校园文化建立不能只注重物质文化建立,要在物质文化建立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不能仅仅把校园文化建立当作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而要把校园

4、文化建立放在完成高校培养目的的大背景下实在建立好,要把校园文化建立纳入高校开展的总体规划,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1.以培育“校魂为目的,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品味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即学校精神,也称校魂。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历史积累,根植于深沉的文化土壤,是一个由外到内、由浅至深的开展过程。它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良好的学校精神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宏大的推动力。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的,注重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与指导详细的理论相结合,在正确价值取向的导引下,充分发挥学校指导和教师的带头作用和校园典范的典范作用,使其对校园文化建立真正起到凝聚

5、作用,对建立特色学校起到促进作用,对培养全面开展人才起到塑造作用。转贴于论文联盟.ll.2.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加大校园文化建立的力度建立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当今,环境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校园景观的建立应在文化内涵上高于其它地方的景观,应该具有育人作用。校园环境对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的心境、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意志,使他们从审美情趣的熏陶中享受一种聚合力量,激发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因此,应注重从校园文化的层面去设计校园环境建立的思路,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形成特色,进步校园物质文化建立的程度,从环境育人的目的导向去加

6、大校园环境建立的力度。3.要加强迫度建立,形成完善的制度文化加强迫度建立是一项根本性的建立,是施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效劳育人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文化管理的重要基矗校规校纪既是学校各种活动正常运行的保障,又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是校园制度文化的表达,它具有一种同化力和促进力,使师生自觉不自觉地承受熏陶,引导师生积极进娶自强自律、遵章行事,不急躁,不失约。因此,加强迫度建立,完善校规校纪,是加强校园文化建立的重要目的之一。4.深化网络文化教育,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大学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产生了宏大的冲击,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

7、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开展对师生尤其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正以其神奇的力量加速改变着。一是建立优秀的校园网站,占据网上文化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适时性等特点,对学生进展释疑解惑,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二是齐抓共建。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对社会大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实行“拿来主义,积极争取广阔作家、艺术家、科学家、英雄劳模等参与到校园文化建立中来,积极争取社会对校园文化建立的投资,广泛建立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社会理论基地,进而形成一个社会各方面通力协作、齐抓共建校园文化的大系统,以推动校园文化建立向纵深方向开展,促进大学生

8、全面素质的进步。5.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热烈的学术文化气氛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要为教师,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师,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创造理论创新、教育创新、教学创新的学术气氛,为教师充分发挥和开展专业特长,实现人生价值提供空间和舞台。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应成为优秀师资的“栖息地,同时又是优秀师资的“创业园和“竞技潮。总之,建立现代新型的校园文化,要坚持创新的观点,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立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在不断总结、探究、提炼的根底上,努力推进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与创新,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开展奠定坚实的根底,最终实现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教研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全面育人功能。参考文献:1许丽英.新建高校先进性校园文化建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22,6:135-1372熊瑛.试论校园文化建立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22,4:1563徐以铭,宋惠国.加强校园文化建立的考虑J.高校改革,2022,4:38转贴于论文联盟.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