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第二课时:《相遇问题》一、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2.掌握“相遇问题”应用题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提高解题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二、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关键:使学生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展示设疑1口答:一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600千米,从甲地飞往乙地用了4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师: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回答?能把其它几个关系式也说出来吗?2学生演示活动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认真观察,看你能发现哪些信息从开始运动的地方,时间,方向及运动的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边问、边答、边板书)地点:两地J结果:相遇时间:同时>方向:相对(相向)J像这样,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他们所走的路程之和正好等于两地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二、引思解疑1小组讨论:你能从中提出哪些问题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老师根据刚才的演示和同学们提的问题,编了一道题,课件出示:小萍和小明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
小萍每分钟走米,小明每分钟走米,经过分钟,两人在栈桥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3小萍和小明是怎样运动的?(电脑辅助)生: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同时走的,方向是面对面的,也就是相对结果是相遇了演示)生:我发现,小萍走的慢,小明走的快,小明的路程要比小萍多,所以相遇点不在中间,而是离小萍家近一些让学生尝试解答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反馈学生情况,全班讨论并强化两种解法⑴请你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式?找个学生说3#每一步求的是什么?4X6+75X6=390+450=840(米)答:他们两家相距米⑵还有别的解法吗?()X6=140X6=840(米)答:他们两家相距米问:是什么意思?(这就叫做速度和乘表示什么?这一道题用几个速度和走完全程?课件边演示,教师边讲解小结:相遇问题通常有两种解法,第一种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种是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方法小练习:课件出示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千米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学生独立解答,全班订正三、拓思创新两个邮递员同时从相距3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骑摩托车的速度是800米/分,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经过几分钟两个邮递员相遇?这道题与刚才研究过的有什么不一样吗?让学生明白这道题可以用路程除以速度和求出时间四、小结:谈谈这节课你又获得了哪些知识?师:过去,我们学习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有这样的数量关系:速度X时间路程,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的情况,又存在着这样的数量关系:小萍走的路程+小明走的路程=总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总路程,它还能不能研究其他问题呢?还可能研究哪些问题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老师想在下一节课中得到你们的答案比比谁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相遇问题56+75X6=390+450=840(米)()X6=140X6=840(米)答:他们两家相距8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