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37915450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心理学一判断题1. 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2.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3.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4.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在语言功能方面,大脑左半球占有显著的单侧化优势。()5.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6. 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 7.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8.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9.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10.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11. 感觉属于感性认知阶段,知

2、觉属于理性认识阶段。()12. 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幻觉。()13. 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14. 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15. 感觉和知觉是先后进行的,先有感觉,然后才有知觉。()16. 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会引起不同的知觉。()17.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18.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19. 联想是回忆的基础,也是回忆的主要形式。()20. 研究表明,对词语喜好度的评定、作业任务类型等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

3、效果并不影响。()21.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视觉或语义编码为主。()22. 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干扰引起的。()23. 由春天想到繁荣、从苍松翠柏想到意志坚强,这些现象体现的联想规律是接近律。()24. 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快得多。()25. 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26. 遗忘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27. 在实际进行的思维活动中,分析和综合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28. 定势对问题解决只能起到妨碍作用。()29. 鲁班因为茅草割破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到地球引力,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原型启发的典型例证。()3

4、0. 幻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31. 男女两性在思维的方式和特征方面没有差异。( )32. 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同求优,发散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求异创新。()33. 灵感是创造想象形成的条件之一。()34. 对问题重新建构,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启发法策略是顿悟。()35.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36. 人在某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它对象,这反映出注意的直观性。( )37. 保持功能是注意的首要功能,注意的其它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作用的。()38. 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不会停止

5、,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39. 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仅仅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再无其它。()40. 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注意。()41.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总是一一对应的。( )42. 心理学家卡内曼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43. 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分散。()44. “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这种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情境想象法。()45. “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人的情绪状态是心境。()46. “爱屋及乌”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感染功能。()47. 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

6、情绪智力,以色列心理学家巴荣提出了“情商”概念。()48. 所谓“触景生情”,表明了情绪情感具有随意性。()49. 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50. 情感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51. 汤姆金森和拉扎勒斯提出了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52. 情绪三因素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受环境因素、生理唤醒和动机三个因素的制约。()53. 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54. 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55. 意志行为的基础是行为的目的。()56. 意志是人

7、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57. 意志对行为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执行。()58. 情绪、情感既可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59. 因认知和个性的影响导致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成功,这属于内部挫折。()60. “既想吃肉,又怕发胖”,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双避式冲突。()61. 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62. 完成较高难度任务时,要取得最佳工作效率,动机水平最好处于较高水平。()63. 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条件是需要。()64. 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分,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6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层次从低级向高级

8、递升,在每一个时期,只存在一种需要。()66.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有两种需要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因素都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67. 研究表明,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68. 定势属于一种意识动机。()69. 技能和才能是能力的不同表述形式,这三者是等同的。()70. 能力的强弱与完成活动的产品质量速度之间是正相关。()71. 气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下,易于发生改变。()72.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活动表现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73. 人的气质是相当稳定的,不发生任何变化。

9、()74.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75.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6. 性格的形成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77. 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78.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来的。( )79.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80. 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远大于非智力因素。()81. 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和形成的行为习惯。()82. 由先前信息所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对后来的影响就是近因效应。( )83. 恐惧是个体在面对情境并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感情体验。()84. 投射效应是指

10、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自己与他人有相同的倾向,即把他人的特征投射到自己身上。( )85. 一般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者”标准。()86. 病态心理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缺乏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87. 疏泄疗法就是让来访者倾诉心中的烦闷和心中的矛盾,释放心头的重负,恢复心理平衡,防止躯体或精神发生疾病。()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A. 1789 B. 1897 C. 1879 D. 1987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B )。A. 弗洛伊德 B. 冯特 C. 艾宾浩斯 D. 马斯洛3有目的

11、地创设、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B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谈话法4强调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完整结构,反对把意识、心理分解成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B )。A构造主义 B格式塔心理学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5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那些真正属于正常人心理活动层面问题的心理学派是( C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心理学6( C )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视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强化 D操作活动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B )A. 理解性 B

12、. 规律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8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D )。A. 保持 B. 再认 C. 回忆 D. 识记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C )。A. 92 B. 82 C.72 D. 6210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 D )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 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C. 行为主义的方法 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111834年,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D )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A.绝对感觉阈限 B.感觉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中等强度刺激量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是( A )A感

13、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13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 B)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A.强刺激 B.弱刺激 C.适宜刺激 D.阈下刺激14学生上课时将老师的讲课作为知觉对象,而将其它无关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种现象体现的知觉特性是(B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15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是( D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16观察力是构成( B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A.知觉能力 B.智力 C.认知技能 D.思维能力17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

14、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B)A 情绪记忆 B 语词逻辑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1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C )A形象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19记忆一篇文章,常常是首尾易记、中间易忘,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符合遗忘原因的( D )A衰退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压抑理论 D干扰理论20遗忘的压抑理论是(D )首先创立的。A 艾宾浩斯 B 费希纳 C 斯滕伯格 D 弗洛伊德21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是(C )。A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想象22教师根据学生的言语行为表现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体现了思维的( D )。A概括性 B选择性 C分配性 D间接性23当人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说明想象具有( B )。A预见作用 B代替作用 C补充作用 D反馈作用24儿童在解决把数字8可以分成多少时主要采用的思维是( A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求同思维 D直觉思维25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