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李天馥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清史稿李天馥传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家合肥有族子占永城卫①籍,天馥以其籍举乡试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累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每侍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祖器之康熙十九年夏,旱,命偕大学士明珠会三法司虑囚,有矜疑者,悉从末减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二十七年,迁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辅议筑高家堰重堤,束水出清口,停濬海口;于成龙主疏濬下河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历刑、兵、吏诸部 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上曰:机务重任,不可用喜事人天馥老成清慎,学行俱优,朕知其必不生事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馀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三十四年,服阕,起故官,入阁视事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尝谓:变法不如守法奉行成宪,不失尺寸,乃所以报也三十八年,卒,谥文定 天馥在位,留意人才,尝应诏举彭鹏、陆陇其、邵嗣尧,卒为名臣。
为学士时,冬月虑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馥言其有才,得缓决,寻以赦免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事亲孝,居丧庐墓,有双白燕飞至,不去,人名其居为白燕庐子孚青,进士,官编修父丧归,不复出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注】①[卫]古代九畿之一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10.以下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庀:准备,具备 B. 束水出清口,停濬海口 濬:梗塞 C. 天馥以其籍举乡试籍:户口 D. 卒为名臣卒:去世 【解析】籍:籍贯濬:疏通卒:最终 清史稿·李星沅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清史稿·甘文焜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清史稿·杨雍建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黄贞麟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郭琇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答案】A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文中举乡试即为加入乡试并考中为举人乡试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 C.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封建王朝新皇帝登基一般都要更改年号,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往往用年号来代指帝王,如文中康熙就是清圣祖的年号 D.古人在朝中作官,假设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解析】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那么一个,多那么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说,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答案】C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李天馥深受皇帝器重当他与大臣们在修筑重堤还是疏通下河的问题上各持一说时,皇帝认为李天馥是正确的 B.李天馥保护百姓主张战乱之后应该清静和平,休养生息,甚至想方设法改善罪囚的服刑条件 C.李天馥事亲至孝在母亲去世时回乡服丧,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茅屋守墓这种孝顺家风也被他的儿子传承了下去 D.李天馥善于发现人才,也非常顾惜人才他对犯罪而有才的知县李某,他为之说情,使其得以免于死刑 【解析】各持一说的是河道总督靳辅和于成龙,不是李天馥。
【答案】A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5分〕 (2)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5分〕 【解析】〔1〕擢苞苴铨政各1分,句意2分〔2〕朔漠甫息务各1分,句意2分 【答案】〔1〕不久〔李天馥〕升任户部侍郎,又调到吏部任职他拒绝一切馈赠贿赂,性情严厉,不徇私情,考核官吏政绩时〔人们〕称誉他公平〔2〕皇上亲自征讨厄鲁特,平定北方大漠,战争刚才停止,天馥致力于清静和平,让老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 【参考译文】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他的祖辈在明朝初年因为军功得以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在合肥安了家有一个同宗族的子弟是永城卫籍贯,李天馥就用永城卫的籍贯〔加入了乡试考试〕考中了举人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授予检讨的官职他见闻广博,善于选取其中精要,用心研究经世之学,名声很大屡次升迁之后担任内阁学士,充任经筵讲官每次当值侍奉皇上时,有什么见解,他都毫无隐瞒地全部陈说出来,圣祖皇帝很器重他康熙十九年夏天,遭遇大旱灾,〔皇上〕命〔李天馥〕和大学士明珠会同三法司审查复核囚犯,有值得同情或证据不全有所疑心的罪囚,都按照最末一等替他们减刑。
不久〔李天馥〕升任户部侍郎,又调到吏部任职他拒绝一切馈赠贿赂,性情严厉,不徇私情,考核官吏政绩时〔人们〕称誉他公平康熙二十七年,升任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服倡议修筑高家堰重要提防,约束黄河水道使之从清口流出,停止疏通海口;于成龙主张疏通下河〔入海口〕皇上召两人进京入宫问询,〔两人〕仍然各自坚持自己的说法,〔皇上〕将此事下达给朝中大臣详细讨论,李天馥认为下河海口应当疏通,高家堰重堤应该停止修筑,皇上认为李天馥说得对李天馥曾先后在刑部、兵部、吏部任职 康熙三十一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皇上说:机密的事务责任重大,不能任用喜欢多事的人李天馥为人老成,清廉谨慎,学问品行都很优秀,我知道他一定不会生事康熙三十二年,〔李天馥〕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到原籍,皇上赐给他亲笔书写的贞松匾额,用大儒的学识勉励他;又说:李天馥侍奉我三十多年,不曾有差错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命令〔有关部门〕把李天馥担任的官职暂时空缺起来,等他守孝期满回来康熙三十四年,李天馥服丧期满,〔朝廷〕起用他担任先前的官职,进入内阁处理政事皇上亲征厄鲁特,平定北方大漠,战争刚才停止,天馥致力于清静和平,让老百姓能够得到休整他曾说:变法不如守法奉行现成的法规制度,严格实施,不偏移一丝一毫,才是我报效国家朝廷的办法啊。
康熙三十八年,李天馥去世,谥号为文定 李天馥在位时,注重人才,曾响应皇上诏令举荐彭鹏、陆陇其、邵殿尧,〔这些人〕最终都成为名臣〔李天馥〕担任学士时,冬月审查复核囚犯,有一名知县李方广犯罪被判处死刑,李天馥说这个人有才华,得以暂缓处决,不久就因为遇上大赦免除死刑刑部的囚犯很多人〔因为监狱条件恶劣〕死在狱中,李天馥筹集建造房屋的材料,为囚犯建造了更多牢舍,根据罪行的轻重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牢房里,存活下来的囚犯很多李天馥侍奉父母很孝顺,在服丧期间在父母墓旁搭盖茅屋守墓,有一双白燕飞来,不离开,人们称他守墓的茅屋为白燕庐他的儿子李孚青,考中进士,担任编修的官职父亲去世后服丧而回乡,不再出来做官 清史稿·李星沅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清史稿·甘文焜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清史稿·杨雍建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黄贞麟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清史稿·郭琇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