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外战争三大胜仗&三大败仗一、西汉三大败仗:1.高祖时白登山之围,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因美人计侥幸逃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汉朝不得不以屈辱的和亲来讨好匈奴,换取了七十年的和平2.吕后时征讨南越赵佗之战,两万汉军在东南山地中几乎全军覆没,吕后本人也气病,不久后去世从此南越得以割据东南地区达三十年3.汉武帝时征讨匈奴的燕然山战役,汉军原本节节胜利,谁知汉武帝在后方办了前线统帅李广利的罪,导致李广利反叛,最终失利,此战后汉武帝停止了北追匈奴的步伐,停止了对外用兵,匈奴得以在漠西地带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三大胜仗:1.汉武帝时的漠北大会战,卫青霍去病率十万铁骑与匈奴会战,消灭匈奴骑兵十万多人,几乎是匈奴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由漠北迁徙到漠西,再无力与中国对抗而鲜卑族却西迁蒙古草原,填补了匈奴留下的空白2.汉武帝征南越之战,此战先败后胜,先是终军的两千汉军被全歼,使汉武帝下定了扫平南越的决心,程不识的两万大军经浴血奋战,终于平定南越,从此,东南沿海尽为西汉版图3.陈汤灭匈奴之战,此战杀死了匈奴单于,使匈奴归附于汉朝,匈奴对汉朝的侵扰彻底解决,汉武帝若在天有灵,也可含笑九泉了。
二、东汉三大败仗:1.光武帝时湖南五溪族反叛,汉朝四次讨伐均告失败,老将马援也染病身亡,五溪的侵扰从此困扰东汉二十多年2.明帝时羌族反叛河西,作乱达六年,由于马援被陷害,东汉损兵折将难以平服,真是自坏长城此战延缓了东汉反击匈奴的步伐,中国的势力被阻止在玉门关外几十年3.章帝时南越叛乱战,叛乱四年之久,汉朝军队死伤无数不过最终还是平定,算是惨胜里有大败三大胜仗:1.和帝时燕然山战役,大将军窦宪消灭俘虏匈奴近二十万人,北匈奴遭受沉重打击,不得不退到葱岭地带2.和帝时金微山之战,消灭匈奴近万人,匈奴单于只身西逃,此战宣告了北匈奴的最终灭亡也使得匈奴残部西迁欧洲3.马援平定交趾之战,印度支那领土尽为中华版图,马援被越南人敬奉为“木头公”,直到今天许多越南人依然将其敬奉为神,每日朝拜供奉三、两晋三大败仗:1.晋武帝时的平定羌族战役,内部各自为战,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名将周处战死此战刺激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野心,为此后的五胡乱华打下了伏笔2.匈奴攻长安战役,南匈奴叛乱,围攻长安,两万晋军战死,南匈奴横行北中国3.匈奴攻洛阳战役,几乎是兵不血刃,晋朝皇帝当了俘虏,西晋灭亡三大胜仗:1.祖逊北伐,五胡全线溃败,晋军节节胜利,眼看光复山河在望,谁想晋朝统治者从中作梗,断送了大好局面。
祖逊也忧愤而死2.淝水之战,八万晋军大破前秦八十万大军晋军的战斗力名不虚传,北府兵声威天下可惜这么强大的部队,后来基本用在镇压内部农民起义上,可悲,可叹3.刘裕北伐战,大破北魏骑兵十万,粉碎了鲜卑族不可战胜的神话,势力一直扩展到黄河流域可惜后来刘裕忙着争皇位,北伐遂终止四、南北朝三大败仗:1.刘宋北伐之战,起先形势大好,可惜用人不当,杀了名将澶道济,起用了草包王玄漠,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结果全线溃败,还让北魏打到了南京城下2.梁朝北伐之战,梁武帝异想天开,以为叛徒侯景加几万大军就可光复北方,结果险些闹个全军覆没但梁军表现可圈可点消灭魏军人数远多于自身损失,名将陈庆之还算不辱使命3.陈朝失淮南之战,陈朝初立,北齐南侵,陈朝丢失了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势力范围更加缩小三大胜仗:1.刘宋盱眙之围,不足万人的小城,顶住了北魏五十万大军几个月的猛攻,迫使北魏最终北撤,保住了刘宋,算是南朝战史上不多的亮点此战使北魏伤亡惨重,更使得魏军视攻城为死途三十年不敢南下2.刘宋历城战役,是刘宋初期的北伐战役,名将澶道济一路北上,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域,可惜澶将军最终被冤杀,留下了自毁长城的千古叹息3.梁朝陈庆之北伐战役,虽然梁武帝指挥不当,但陈庆之还是打出了国威军威,一度进军到河南一带。
迫使西魏差点迁都可惜分配给他的兵力太少,以至最终不得不南撤但是比较于其他将领的大败,他可以冲破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将部队安然带回,也可谓是一场胜利五、隋朝三大败仗:1.雁门关战役,突厥二十万铁骑大破隋军,隋炀帝险些丧命此战使突厥势力日益膨胀,开始大规模侵扰中国边境2,隋朝三次征讨高丽战役,几乎是全军覆没,还造成了国内的动乱,导致了隋朝的灭亡3,隋朝末年海南岛叛乱,隋军全军覆没,海南岛险些割据称王三大胜仗:1.征讨吐谷浑之战,隋军占领河西地带,消灭吐谷浑主力数万,基本解除了隋朝南征的后顾之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2,隋文帝征讨突厥之战,隋军三路出击,聚歼突厥主力,迫使突厥向隋朝称臣3,隋朝征南越战役,广西,海南尽为隋版图六、唐朝三大败仗1.唐初对突厥之战,突厥打到长安城仅四十里,虽然有唐太宗只身退敌的壮举,但签的可谓是城下之盟,连唐朝也视之为耻2.唐玄宗时代怛罗斯战役,八万唐军鏖战二十万阿拉伯帝国军远离国土作战,又遭对方突然袭击,兵力比对方少十二万却能杀敌数万,坚守数日,只因自身内部出现叛变也被迫败退,此战败的不丢人,可谓虽败尤荣阿拉伯帝国也从此战意识到唐军的强大,从此不敢东进3.唐朝征南诏战役,此战原本即为不义之战。
唐朝损失达六万人为安史之乱埋下伏笔三大胜仗:1.唐太宗反击突厥战役,不战则已,一战则胜俘虏突厥可汗,灭亡突厥,可谓是千古奇功此战奠定了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大唐皇帝被尊为天可汗中国封建王朝“天朝上国”的思想也由此而来2.唐玄宗时代小勃隶战役,王忠嗣指挥唐军击败阿拉伯帝国与吐蕃联军,收复小勃隶,此战奠定了今天新疆的版图,阿拉伯帝国势力被阻止在葱岭以西此战中二十二岁的郭子仪初出茅庐,射杀阿拉伯主帅,一鸣惊人,后为大唐第一战将3.李槊退吐蕃的陕州战役,宪宗时吐蕃乘唐朝内乱,进兵陕州刚刚平定了蔡州叛乱的李槊临危授命,大破吐蕃军此战使唐朝国威再震,吐蕃回纥纷纷遣使请和,已经走向没落的唐朝又重新振兴了一段时间,迎来了所谓的“中兴”七、北宋三大败仗1.北宋伐幽州战役,以步兵为主的宋军被契丹骑兵杀的大败名将杨业战死北宋对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同时宣告北宋军事思想里“以步克骑”战术观念的破产2.北宋伐西夏之好水川战役,三十万宋军被西夏骑兵打的全军覆没名将任福战死几十万宋朝步兵在西夏铁骑面前无还手之力再次证明以步兵为主的战法无力战胜游牧骑兵3.北宋与金朝的战争,几乎是全线溃败,丢失汴梁,北宋灭亡两个皇帝当了俘虏。
并不是因为金朝多么强大,而是北宋政权已经腐败到家了三大胜仗1.澶州之战,在宰相寇准的力主下,宋真宗亲率禁军在澶州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震,击败辽军进攻,击毙辽国主将萧兰达,宋朝的禁军果然了得同时杨延昭军也从其山西向辽军背后出击,二十万契丹军几乎被陷入合围死境本是血洗国耻的大好时机,可惜宋真宗懦弱无能,签定了《澶渊之盟》,真是中国不败而败,契丹不胜而胜此战后辽国不敢南下,保障了宋朝近百年的太平2.狄青防御西夏战争,以积极防御为主的战略思想多次挫败西夏进攻,大量使用火器以弥补野战能力的差距同时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长年的相持战将西夏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最终不得不向宋朝称臣宋朝西部边境得以几十年的太平3.宋朝征安南战争,虽未能灭亡越南,却也将其精锐部队尽数消灭,使越南向宋朝称臣投降,保障了南部边境的平安八、南宋三大败仗1.南宋初期对金战争的失败,金军几次南下,宋朝节节败退,宋高宗也逃亡到海上但宋军的顽强抵抗使金人终于无法在江南立足,宋朝也同时在战斗中锻炼出了大批优秀的部队2.韩佗胄的北伐失败,用人不当,放着军事天才辛弃疾不用,导致宋军在强弩之末的金朝面前依然全线溃败,从此南宋政府彻底丧失了北伐的勇气。
3.宋蒙战争失败,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强敌进攻,纵然有英雄出世又如何能不败战争打了67年,蒙古军伤亡惨重,后用了大量汉军才勉强得胜宋朝军民算是虽败犹荣三大胜仗1.岳飞抗金的胜利,大破金朝主力骑兵,将战线推进到开封外围,金朝当时已准备放弃河南光复山河在望,可恨那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活活葬送了大好局面2.襄阳防御战,先后近两次,消灭蒙古军数万人,历时达五年,岳飞留下的襄阳防线确实厉害,吕文奂也不愧是名将同样可恨的是南宋朝廷奸臣当道不发救兵导致襄阳陷落由此可见,南宋其实不是灭亡在蒙古人手里,而是灭亡在南宋自己手里3.钓鱼城防御战,蒙古几十万人无法攻克蒙古大汗也阵亡在城下于坚将军可谓英雄钓鱼城是蒙古骑兵始终没能攻克的城池直到南宋灭亡后,见大势已去,忽必烈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这才弃城投降弃城后,守城的32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九、元朝三大败仗1.元朝征日本失败,不止是因为一场飓风,更是因为一向英雄的忽必烈脑子进了水,用了一个草包范文虎此战使日本民族信心膨胀,开始了对中国领土的图谋2.元朝征安南的失败,几万蒙古人死在越南丛林里,越南国家得以保存下来并开始骚扰中国领土3.元朝与钦察汗国战争的失败,元朝末期与钦察汗国交恶,一场大败伤了元朝元气,并让忽必烈忧愤而死。
并使四大汗国从此脱离元朝控制三大胜仗1.元朝初期在中亚大破四大汗国联军此战使蒙古人结束了西征,更使得元朝确立了在四大汗国里的领袖地位2.元朝抗击倭寇胜利,元朝末年倭寇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元朝接连打了几个胜仗,算是维护一下蒙古人的颜面吧!3.扩敦帖木儿平定西域之战,此战收复了西域二十万维吾儿军,并以此军对付中国本土的红巾军起义,导致了红巾军北伐失败元朝又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十、明朝三大败仗1.土木堡之败,五十万明军全军覆没,其实与其说全军覆没不如说全线溃败,蒙古军一度兵临北京名将于谦整顿土木堡之败的残兵,接连击败蒙古军,使蒙古军最终失败但无论怎么说,土木堡之败都是国耻2.萨尔浒之败,十万明军全军覆没,明朝丢失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满清崛起,成为明朝最大的威胁此战明军四路大军表现都可为英勇,只可惜主帅杨镐无能累死三军抗倭援朝战争蔚山之败即为此人罪过,却又得重用文官带兵的弊端和明朝的腐败由此可见3.明清松山战役,明军十三万清军十万,主将洪承畴定下步步为赢的战略方针,以相持战的战法,依*优势的火器防御层层阻击清军,几乎把清军拖垮可惜糊涂的崇祯皇帝好大喜功瞎指挥,接连四道诏书逼洪承畴出战,洪承畴痛哭一场,明知必败依然出击。
结果兵败被俘此战是明清之间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自此,明朝尽失关外堡垒,山海关成为前线清朝掌握了全线进攻明朝的战略主动权前线大好形势被崇祯的刚愎自用葬送,明朝有如此脓包皇帝,又怎能不亡国特值得一提的是,此战中身为参将的吴三桂率军力战突围,一战成名,多尔衮也正从此时开始下定了招降吴三桂的决心三大胜仗1.朱元璋征讨蒙古之战,从发布《讨元檄文》开始打了近二十年,明朝先取北平,又夺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追亡逐北,打得元顺帝几乎无处藏身徐达常遇春等一批名将打了一连串胜仗云南,贵州,广西,甘肃,西藏,青海和内蒙古尽为中华领土蓝玉的捕鱼儿海大捷宣告了北元政权的彻底灭亡,朱元璋也赞他为霍去病一般的名将可惜天妒英才,蓝玉遭人诬陷,以谋反罪被杀,真是千古奇冤2.明朝抗倭援朝战争,经过张居正改革和戚继光的整军,一度积弱的明军又焕发了新的战斗力抗倭援朝战争面对虎狼之师的日军,明朝打出了国威军威,经过平壤大捷和龙山会战,把日军打入死地若不是京城的腐儒误事,1592年就可以把日本解决1597年中日再战,明朝高歌猛进,将日军压迫在朝鲜沿海几个堡垒,并在露梁海战中将其全歼此战日本伤亡惨重,200年国力一蹶不振而明朝万历皇帝也自以为天下太平,从此不理朝政,刚刚振兴的明朝又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