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378973789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路桥区横街镇中心小学课题组【内容摘要】在数学学习中,计算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计算而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本课题中,我针对低段学生的特点,主要从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平时的学习入手:(一)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在计算学习上的兴趣;(二)提高计算准确率和灵活性,发展数学思维。(三)老师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学生喜欢的计算课堂。【关键词】小学低段 计算能力 一、 课题背景及意义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运用最多的数学技能应该是计算了。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开展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能为

2、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做好铺垫。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计算技能。说明了培养计算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教材编排来看,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离开了计算,解决问题、求各种周长和面积、统计等等都无法完成。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没有了扎实得计算能力,不但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阻碍思维的发展,缺乏创造,不会灵活运用。一个学生如果计算能力不强,纵使他有再好的头脑,也是不能顺利完成解题的,那么也就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平常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除了粗心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能力的欠缺。再来看,我们低

3、段的有些学生做题目下笔如有神助,很快就能算对,而有些学生需要想好久才能想出结果还不一定对,学生在计算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随着年级升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越来越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了从低段就开始把好关,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参考,我提出“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计算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综合素质上有所提高。二、 课题研究目标学生方面: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

4、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情景计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注重计算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计算课堂。在创造性的开发学习资源、设计情景及教研的过程中实现现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在教师中形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教研精神。三、 课题研究方法1. 调查法:分析两个实验班学生的现状,记录课题过程中学生表现的现状2. 文献法:查询关于提高和培养低段学生计算能力

5、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3. 统计分析法:对实施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地统计分析,获得有效地研究结果和有力的数据。四、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内容(一)准备阶段(2014年2月)1.积极学习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我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和有关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方面的资料知识,对适合自己的想法及时记录。我发现教师都有提到只注重学生学和教师教,忽视了平时对口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鼓励与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一起在思想上引起充分的重视,扎实地开展口算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2.调查实验班的现状。在前测的活

6、动中,我们采取个别谈话,调查问卷等方法,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对我的2个班的口算现状进行了调查,我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调查卷80份。结果基本是:(1)约83%的学生认为计算还是很重要,他们发现很多的能力跟计算能力离不开;(2)有28%以上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计算相关的比赛,有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因为他们这方面能力还有欠缺;(3)认为自己因为不会做而做错的占5.3%,认为粗心做错的是88%,因为紧张做错的占6.4%;(4)口算完成后能反复检查的占25%,没有检查习惯的占75%;(5)做题时能看清楚再计算的占41%,直接算的占59%.基于以上调查,我们认为有2方面可以分析:教

7、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计算的教学,认为其他的教学内容才是具有挑战性,值得认真钻研的。教师不能结合儿童年龄特点,设计计算的练习形式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忽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学生方面:(1)学生对口算的算理不够理解,对“分解”“凑十法”“想加算减”等方法很模糊,检查出现差错。(2)学生计算时,只感知数据和符号,不能理解本身的意义,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和符号产生混淆。(3)因为年龄的特点,低段学生注意力不稳定,注意力不广,容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分心。(4)低段年级不能全面地看题,再加上做完不检查造成错误率上升。(二)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1.积极实践,不断

8、反思,为计算教学添砖加瓦。通过理论学习和对学生口算现状调查后,我就开展实践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切实开展好计算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坚持上好实验课,并邀请同年级的老师参与磨课,一起找不足并及时改进,再在自己的班级进行试验,然后再反思总结,也提高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观看资源里的十几减9视频,然后再一起备课。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学生兴趣高,效果好。我在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这课中,探究环节充分利用学具小棒,让学生自主的摆一摆,说一说。通过学生操作后发现单根小

9、棒要满10根就要捆成1捆,也就多了1个10,体现了进位。对应学生的摆放,我一边听学生叙述,一边完成板书,让学生明白满10根要向十位进1,然后剩余单根记在个位上,同时也渗透了数位的知识。接着抛弃小棒,学生明白算理,在头脑里明白后通过语言表达算理,有实物抽象到算式,达到掌握算法的目的。我还听了多位老师的找规律,他们都比较注重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学生利用工具摆一摆探索出规律,经历规律的探究和形成过程。2.积极寻求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一、 养成口算练习习惯,坚持每天一练。在实验班,我要求每个学生买一本在家练习的口算。每天一面,第二天回学校换1个笑脸,为我的工作记录也为激励

10、学生。到目前为止,有些小朋友已经练完2本,120张左右;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一本;有少部分没有坚持,他们的口算速度很慢。第二、利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训练。有抢答;有小组口算多红旗比赛;有开火车接龙;有卡片找对应的好朋友。第三、开展小型的口算比赛,为镇内口算比赛作准备。通过那个这些形式,我发现这2个班的口算能力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在同年级段处在较领先水平。(三)反思总结阶段(2014年6月底)本课题研究接近尾声,我根据研究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五、 课题研究的效果及反思 经过半年的课题实验研究,使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为: 1教师方面在本课题的实践和研究

11、过程中,我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积极搜集和参考各种相关资料,主动进行各种有关计算的实验工作,分析和研究相关问题,确定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通过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反思和计算实验准备、实验过程、数据整理等活动,我提高对计算教学的认识,积累了相关的教学方法和计算方法,增加了有关计算教学的经验。初步形成计算教学的一般模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动手操作,感悟算理;三、展示交流,归纳算法;巧设练习,提高能力;五、课内小结,内化新知;后测。总之通过本课题实践,我的教学经验增加了,科研能力也有进一步提升。2学生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善了计算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积极

12、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低年级学生对于计算题的兴趣在逐步增强。在计算过程中,强调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在课堂上说出口算算理,有的还能说出多种方法),学生选择正确又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长期的计算练习,促进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错题类型和错题量都在逐渐减少,计算正确率逐渐提高,也促使数学成绩随之提高。总之,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了成功,感受到口算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喜欢计算和数学课堂。虽然我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主要体现为:1.家庭口算练习不全面。有些学生练出了兴趣,一天能练好几面。而有些学生因为存在难度,练60道要20来分钟,无法坚持。老师

13、的监管总是不能有效促使他们改变这样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配合。2.因为自身理论水平有限,实践过程缺少理论支持,有时候“事倍功半”。虽然我的课题研究马上就要结题了,但是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地完善。我要把口算训练进行到底,把计算教学实践不断改进,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我们的计算教学以及整个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曹培英.计算教学M江西:江西出版社.2 支宝华.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课程研究,2009,(167)3杨传冈.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成因和对策.J中小学数学,2012,(10) 低段口算能

14、力调查问卷亲爱的小朋友,把你认为满意的答案填在括号里,请认真选择答案哦!第1题:你喜欢做口算题吗? ( )A. 喜欢 B.不喜欢 C.不清楚喜欢或不喜欢第2题:你感觉自己的口算能力怎么样? ( )A. 很好,我很满意 B.一般,继续努力 C.很不满意第3题:你认为口算做错的原因是什么? ( )A. 不会做 B.粗心,不小心 C.紧张,做太快第4题:做口算时你通常怎么做?( )A. 太简单了,直接算B. 看一眼题再算看C. 看清楚符号和数字再算第5题:在做完口算题时,你一般会选择:( )A. 反复检查B. 粗略检查一下C. 一次就能做对,基本没必要检查第6题:你在家里会经常练习口算吗?( )A 会 B.不会第7题:你认为口算难吗? ( )A. 难 B.不难第8题:你认为口算重要吗? ( )A. 重要 B.不重要第9题:你会有兴趣参加“口算竞赛”吗? ( )A. 有兴趣参加B. 没有兴趣参加,反正也不会获奖。第10题:口算13-9= 你会用什么方法? ( )A. 破十法B. 想加算减C. 不知道什么方法就算出来了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问题结果记录1.喜欢口算吗喜欢85%不喜欢2%不清楚或喜欢不喜欢13%2.口算能力满意23%还好65%很不满意12%3.做错原因不会4%粗心61%紧张35%4.做口算方法直接算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