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阅读组合增分练5(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5989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阅读组合增分练5(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阅读组合增分练5(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阅读组合增分练5(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阅读组合增分练5(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阅读组合增分练5(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组合增分练5小说论述类传记(时间:60分钟满分:56分)一、小说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蹲点修祥明1971年,我在即墨县一个公社里当文教助理。初冬的时候,公社让我到肖家疃村去蹲点。铺盖洗刷这一套我自己带,吃饭则由村里统一派饭,从村东头开始挨家挨户往下轮。轮到谁家,我一天三顿饭就到谁家吃。一顿饭四两粮票五毛钱。即墨是出名的地瓜干县,一年到头,庄户人的日子离不了地瓜干。有这么句趣话:进了即墨地,踏着两脚泥,吃着地瓜干,放着瓜干屁。那时在胶东半岛,乃至山东省,只要你说是即墨人,人家准会说:你们那里出地瓜干啊!肖家疃是个出名的穷村,日子更离不了地瓜干。不过,我进村吃饭,连一块地瓜

2、干的影子也没见到。他们用过年过节的麦子到石磨上磨成面,或是擀两碗面条,或是捏两碗饺子,或是烙一个锅饼,氽个葱花鸡蛋汤,最次的也烧几条小咸鱼、贴几个玉米饼子让我吃。其实,我到谁家都能闻到一股浓烈的煮地瓜干的味道。我向他们要地瓜干吃,说干了嘴皮他们也不应。我自己要去盛,他们捂着锅盖说:“修助理,你是看不起我们吗?难道我们连顿饭也管不起?让你吃地瓜干,村里人非戳俺的脊梁骨不可!”差不多家家都是这套话。犟不过他们,我只好一个人坐在炕上吃小灶。那些馋不住的孩子会在天井的窗外,或者屋后的后窗偷偷看我吃饭,馋得嘴角流出涎水,嘴角翕动,腮帮一鼓一鼓的。我刚一下炕,孩子会像馋猫一样跳到炕上抱起盘子和碗又扒又舔我

3、于心不忍,只好每顿饭吃个大半饱儿,或者干脆吃个半饱儿,以便把剩下的饭让孩子们解解馋儿。经过一月多的调查了解,我发现肖家疃穷就穷在缺少水浇地。我和村干部决定,在村北河套的泉眼处挖水塘,一是这里地下水多,二呢,把河拦腰截断可以在雨季多蓄些河水,三是在河套挖水塘省工。真可谓一石三鸟。傍黑儿放工的时候,我把大伙儿召集到一起说:“从明天起,我不吃派饭了。我想到谁家吃就到谁家。你们送饭的时候,每家给我多捎双筷子就行了。”这一招果然灵,第二天开始,工地上不见一块地瓜干的影子。家家的饭不是地瓜面包,就是地瓜面饺,或是地瓜面条、窝窝头、合饼等,最差的也把地瓜干用石臼子捣碎,放上几把豌豆熬成黏稠的粥。这样,我的目

4、的达到了:我只能到一家去吃饭,但每一家的伙食都改善了。吃得好了,大伙儿有了劲头,两个月后水塘挖好了。庆功大会在水塘边开。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全村的男女老幼能动弹的都来了。一塘清水在西北风的吹动下,宛如一匹洁净的绸子在抖动飘舞。望着坐在前面的妇女们,我有些愧疚有些动情地说:“挖这个水塘,你们妇女是头号功臣!”妇女们不解,摇着头说:“俺没有功,修助理和劳力是功臣!”我说:“你们听我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两个月,你们用地瓜干做出那么多样好吃的饭,好饭出好活儿,你们费心又费力,就是头等功臣嘛!”劳力们又是鼓掌,又是大声喊叫,表示对我的看法的支持。妇女们显得又激动又骄傲。一个妇女站起来问我:“修助理,

5、你这么实在,我问你个事行吧?”我说:“你问吧。”“明年冬天你还来俺村不?”我爽快地答应:“来!来!来!明年咱们再挖个水塘好不好?”“好!”“好!”“好!”社员们齐声欢呼。我被社员们欢乐的情绪感染了,问他们道:“有了水浇地,你们的生活好了,我明年冬天来,给我什么饭吃?”妇女们先是一愣,交头接耳嘀咕了一霎,然后大声说道:“地瓜干!”我拍着巴掌,想说点什么,可一个字也说不出。泪水从我的两眼汩汩地涌出。(有删改)1文中第三段详细描写村民给“我”准备的饭,有什么作用?(6分)答: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分析村民给“我”准备的饭有什么特点,然后分析其说明、反映或突出了什么,并寻找其与上下文的联系。肖家疃是个出

6、名的穷村,然而村民却为“我”做出了花样迭出的饭,作者罗列出这些相对丰盛的饭,反映了村民淳朴、热情好客、尊重干部等特点;村民单独为“我”准备了相对来说很好的饭,不让“我”吃地瓜干,“我”内心很感激,但同时又不愿他们为“我”这样做;这些相对丰盛的饭真切反映了村民生活的贫困,为下文“我”向村民要地瓜干吃和给孩子们留饭等情节做了铺垫。参考答案:相对丰盛的饭反映了村民的热情好客和对蹲点干部的尊重;村民吃地瓜干却给“我”开小灶,坚决不让“我”吃地瓜干,罗列这些相对丰盛的饭表达了“我”对村民的感激和不忍心;反映了村民生活贫困,为下文“我”向村民要地瓜干吃和给孩子们留饭等情节做了铺垫。(每点2分)2庆功大会上

7、“我”为什么“有些愧疚”又“有些动情”?(4分)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要结合上下文和文本的思想感情,全面地分析。由前文“望着坐在前面的妇女们”可知,“我”“有些愧疚”又“有些动情”的情绪是因妇女们而起,那么就要分析什么事情让“我”愧疚,什么事情让“我”动情,如分析上文可知,“我”不吃派饭,想到谁家吃就到谁家吃的“任性”做法,使妇女们更加辛苦,这让“我”感到愧疚;而妇女们不辞辛苦做出的饭,使大伙吃得好,有干劲,使挖水塘的工作顺利完成,“我”很感激,所以“有些动情”。参考答案:“有些愧疚”是因为,后来“我”想到谁家吃就到谁家吃的做法,迫使妇女们用地瓜干做出很多样好吃的饭,使妇女们更加辛苦。(2分

8、)“有些动情”是因为,妇女们辛苦地用地瓜干变着花样做出的饭,改善了大伙的伙食,让大伙吃得好、有干劲,极力支持了“我”的工作,“我”对她们充满感激。(2分)3小说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答: 解析:解题时,要回到原文寻找人物的言行事迹以及他人对人物的评价等,用恰当的形容词加以概括,并在其后附上情节加以佐证。如“我”刚到村里,就向村民们要地瓜干吃,甚至主动去盛,这就表现了“我”作为乡村基层干部的良好作风,朴实不娇气;“我”故意吃大半饱儿或半饱儿,留下饭菜给孩子们解馋,这充分说明了“我”的善良等。据此,结合相关情节概括分析即可。参考答案:朴实。到穷村蹲点,主动要求和村民一起

9、吃地瓜干。善良。看见孩子们的馋相,故意只吃大半饱儿或半饱儿,留下饭菜给他们。敬业务实。调查村子贫穷根源,并和村民一起挖水塘,帮助村民脱贫。(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4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答: 解析: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需要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等方面分析。例如从情节方面分析,要重点把握结尾内容与前文内容的联系,开头部分写“我”吃饭是由村里统一派饭,村民把地瓜干藏起来自己吃,却给“我”开小灶,而结尾“我”问妇女们明年用什么饭招待“我”时,妇女们说请“我”同吃地瓜干,这样文章前后就形成了一种对比和照应;而且村民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他们认可了“我”,把“我”当成了自己人

10、,由此可见“我”的蹲点工作很成功等。从人物方面分析,这种被接纳、被肯定的成就感让“我”感动,因此“我”流下了泪水,“我”一个字也说不出,表情暴露了“我”的情绪,这样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参考答案:文章开头写“我”吃饭是由村里统一派饭,村民给“我”开小灶,最后写妇女们表示来年请“我”同吃地瓜干,首尾对比,形成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村民主动请“我”吃地瓜干,这一变化表现了村民把“我”当成自己人而不是客人,反映了村民对“我”蹲点工作的肯定;描写“我”的心理和表情,表现对村民接纳、肯定自己的感动,这样的结尾韵味深长,耐人寻味。(每点2分)二、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7题

11、。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的灯塔高伟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每一代青年的成长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记忆,九零后、零零后对网络世界的高度认同等皆是如此。但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民族情感的归属,对于人们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与青年人总是走得很近。借助经典,青年人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生活本来是些没有装点、散落而动人的册页,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刻画孙少安和孙少平为了生活默默承

12、受着人生的苦难,深刻展示了大时代下普通人艰难曲折的命运。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在沉重生活枷锁中的自强不息。生活从来不易,更不会因为你不努力而改变。经典作品传递出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人能够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跌倒九十九次,却仍在第一百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人们,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只有以人民的福祉为正义性的来源,才能称之为伟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老人与海中那位古巴老渔

13、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都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厚,而是敢于筑梦。当年的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动我们的,正是那些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它们依然能让青年人发现自身的特点,鼓励青年人通过奋斗赢得未来。我们也要容忍青年大胆试错,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有人痛心于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青年是当今时代的一面镜子。脆弱也许是善良,敏感可能是细腻,自私可能是自我,叛逆可能是有主见,冷漠可能是知分寸。我们仍要辩证地看待青年,从青年的视角看世界,更要积极地引导青年捧

14、读经典,拉近青年疏远的身影。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最好的媒介。经典似一缕清风,又简如白水,穿透人文之美触摸生命真谛,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化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驱散路途上的迷雾,引领青年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这一背景下重新焕发生命力的经典作品,理应成为指引青年精神的灯塔。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疾呼,“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选自2018年01月0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5请简要归纳本文的论述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