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5988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三鉴赏形象(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_考生答案得分误区诊断学生甲描写了长江水流湍急、泛滥成灾的景象。为下文歌颂

2、盛唐统一天下、国家繁荣昌盛做了铺垫,突出了主旨。4分该生对景物特点概括不准确,术语“泛滥成灾”带有贬义,不合语境;且漏掉“水势浩瀚”“气势宏大”两个要点,扣2分。学生乙前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恣肆、水势浩大、气势澎湃的景象。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3分该生分析形象作用时过于笼统,没有联系下文,具体答出为什么做了铺垫。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大意如下:前四句: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特点,渲染了一派雄壮的气象,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中间两句:写六朝的沦亡。后四句:使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既有对唐代盛世的热烈歌颂,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3、全诗情感深沉,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比喻贴切得体,盛世才子的失落惆怅蕴含其中。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第二问是对景物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诗歌的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

4、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一、熟记常用术语,分析景物特点1记术语,把握景物形象的特点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理解诗歌景物形象的特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意象色彩(明艳、清丽、素雅、阴冷等)。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淡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冷色调”,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觉。(2)意象组合的特点。从意象的组合方式上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动静组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虚实组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点面组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

5、寒江雪”等。2分析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意境是诗歌艺术美的集中表现,它是诗人强烈的主观思想情感与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相互契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是探知诗人情感的重要途径。在意境的创设上,有不同的风格,同时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常用术语: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二、紧抓内在关联,“4步走”解答景物作用题分析景物的作用,离不开对景物内在关联性(因果链)的把握。对这一类题目,应把握好以下步骤:第1步,阅读全诗,梳理脉络,了解大意(1)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

6、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2)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诗歌的内容层次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阕是写景的;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阕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阕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歌是先抒情后写景的。第2步,细读所给景物,抓住关键词语,把握景物特点这一步是基础、前提,绝不可粗略读之。第3步,分析所给景物与上下文发生了哪些关联所谓关联,就是上下文景或情发生发展的依据,或者因果关系

7、。第4步,作答,注意使用术语指向结构线索作用,有的景物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照应作用;铺垫作用。指向人物衬托人物的性格或节操。指向意境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指向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指向情感奠定感情基调,烘托诗人情感。专 项 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秦淮夜泊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1与杜牧的泊秦淮相比,本诗描写的秦淮夜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官柳”“暮潮”“新月”“灯火”“朱箔”“紫箫”,这些意象构成了清新秀美的画面,与

8、杜牧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给人的迷蒙清冷的感受截然不同。【答案】与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那迷蒙清冷之景不同,本诗把秦淮夜景表现得明丽优美,温馨动人。(3分)开头两句写秦淮春风拂柳,暮潮生岸,富于诗情画意。中间四句写新月楼台,双桥灯火,朱箔紫箫,更是清新秀美,恍若仙境。(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一联。(5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首先,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其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9、;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画面要明确:所写时间是冬夜,地点是岳阳楼下的江上,作者乘舟所见有狂风、江浪、舟雪、寒灯。通过分析可知,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的是漂泊愁苦之情。【答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1分)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涌,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3分)从而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1分)综 合 练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34题。(11分) 【导学号:20332024】盘山绝顶戚继光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3.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10、图景?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_【解析】要注意分析诗句描写的景物。如首联的上句中,“霜角”是军营的号角,因为戚继光是将军,所以“霜角”的声音表现的不是悲凉而应该是豪迈;“草木哀”写盘山上草木的凋零;“一声”,意思是霜角的声音让盘山草木凋零。这些内容都表现了北方边塞的图景。【答案】诗歌首联写登盘山所见景色,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北方边塞风光图。(2分)首联,写诗人登上盘山的见闻:军营号角嘹亮,似乎使漫山草木枯黄凋落;云海之中,陡峭的山峰像洞开的石门。(3分)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_【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句。“勒名峰上”是用典,东汉大将军窦宪为保卫西北疆土,大败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从此以后,后代的将军都以立功“勒名”山峰为无上光荣。诗人用这个典故,目的是表达建功立业的追求。【答案】诗歌通过登临盘山绝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追求。如颔联,写诗人的决心,只要自己手中的兵器能够遏止战争,哪怕终身守卫边疆也没有关系。尾联,勒名峰上、李将军舞剑台等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每点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