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 考前冲刺必考题型四周循环练辑 第三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5148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 考前冲刺必考题型四周循环练辑 第三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 考前冲刺必考题型四周循环练辑 第三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 考前冲刺必考题型四周循环练辑 第三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 考前冲刺必考题型四周循环练辑 第三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 考前冲刺必考题型四周循环练辑 第三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名句名篇默写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小说写一个_的小角色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戏班台柱子的故事,以其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深刻的文化反思_国内最高级别大奖。作者多年创作,成果丰硕,影响广泛,获此殊荣,可谓_。A.跑江湖问鼎名副其实B.跑龙套染指名副其实C.跑江湖染指实至名归D.跑龙套问鼎实至名归解析跑江湖:指以卖艺、算卦、相面等为职业,来往各地谋生。跑龙套: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根据后面的“小角色”可知,应选“跑龙套”。问鼎:借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染指:借指分取非分的

2、利益,也指插手或参与分外的某种事情。语境是小说获国内最高级别大奖,因此用“问鼎”。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根据前面的语境,选“实至名归”更恰当。答案D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们停止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日余晖。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_。_。_。_,_,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远山凹处,红日正沉,照得天边

3、山顶一片通红A. B.C. D.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瞻前顾后”。“水已成冰”与“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联系紧密,应放在第一处;根据句意可知,应紧跟;写画框,写框外,应紧跟;中的“鲜嫩润泽”与中的“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联系紧密,应紧跟。故选B。答案B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B.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C.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D.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解析A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B项,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好像没有了期限,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的夜长。C项,将“别

4、意”与“东流水”相比,是夸张。D项,乐曲如此美妙,是“只应天上有”的东西,是夸张。答案A4.下列古代诗句与文段蕴含的意境情感最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中,常见这样一脸沧桑的面孔,操着夹杂粤语或闽南话的英语,却是华人的容颜。他们来到这里,为的不过是买中国人爱吃的蔬菜,或者到餐馆吃一顿中餐。其实胃口比乡音,比容颜,还要难以更改。无论走到哪里,味蕾连接的胃口,永远牵动着人心深处最动人最温暖也最牢固的那一点。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解析B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5、”,意思是“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诗句中乡音未改。但材料中的语境是远离故国,乡音已改。答案B5.下列对南京书展徽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左上方图形由“南”字拼音首字母化成,似打开的城门,展现南京书展欢迎、包容的姿态。B.标志右上方文字是繁体“書”字的艺术变体,说明此次展览主体是书籍,同时表示书籍繁多。C.标志下方有“南京书展”四个汉字,下面又有对应的英文翻译,表明此次书展中外书籍齐全。D.该标志图文结合,疏密有致,寓意丰富,在和谐统一中传达出南京的历史特色和文化气息。解析“表明此次书展中外书籍齐全”属过度解读。答案C二、古代文化常识(3分)6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传”,原指经典和古人解释经文的著作,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指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相同。C.“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指学校。周代叫序,商(殷)代叫庠。“因入京师,观太学”中的“太学”指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D.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岁在癸丑”中的“癸丑”。“七月既望”,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

7、十五日。解析B项,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C项,周、商(殷)对调。D项,“既望”为农历十六日。答案A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间关莺语花底滑,_。(白居易琵琶行)(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_,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李白蜀道难)(6)奈何取之尽锱铢,_?(杜牧阿房宫赋)(7)_。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8)士不可以不弘毅,_。(论语泰伯)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2)幽咽泉流冰下难(3)山河表里潼关路(4

8、)至人无己(5)猿猱欲度愁攀援(6)用之如泥沙(7)居安思危(8)任重而道远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名句名篇默写(共2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文字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_之地。每个人的心情会通过他的穿着打扮泄露_,而时尚其实说的就是这种沟通的技巧。中国宫殿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和现代派建筑在这里和谐相处,体现了这个城市_的气度。A.盘踞千头万绪博大精深B.盘踞蛛丝马迹兼收并蓄C.占据蛛丝马迹博大精深D.占据千头万绪兼收并蓄解析盘踞:非法占据,霸占(地方),比

9、喻某些植物或自然现象长期在某地肆虐。占据: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句中说的是一些自然现象的肆虐,故应用“盘踞”。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千头万绪:形容事情繁杂,头绪很多。与句中“泄露”搭配的应是“蛛丝马迹”。兼收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句中用来形容“这个城市”容纳多种建筑风格的“气度”,应用“兼收并蓄”。答案是B。答案B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岳阳楼的一组是()(3分)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百代题诗至崔李一楼抗势压江湖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词赋千秋唯一序江山万里独斯楼A. B. C. D.解析

10、首先要分析选项,找出对联中能够起到提示作用的词语,然后判断该联与“岳阳楼”是否相合。由中“南极潇湘”“北通巫峡”可以联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由中“崔李”可知是黄鹤楼(崔颢、李白皆有咏黄鹤楼的名作),由中“吴楚乾坤”可以联想到杜甫的登岳阳楼,由中“一序”可以联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故选A。答案A3.下列诗句中,与“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C.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D.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解析例句中,“翠微”本指青翠的山色,此处代指青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D项

11、,“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妆容,在诗句中代指青春年华,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A项,诗句说月光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了过来,把月光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诗句将战士战死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C项,诗句说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像雪一样白,这是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答案D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血红的夕阳隐去山后,天空纯金一般烁亮,眼前一片混沌的金黄。鸣沙山被天边的霞光勾勒出完美的线条,_,_。_,_,_,_。天低了,地窄了,原野消失,大海沉没唯有这凝固的沙山如同宇宙洪荒时代的巨型雕塑群如同一座巨大的金字塔矗

12、立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起点或是尽头在夜色中静静蹲伏A. B.C. D.解析解答排序题,必须紧紧抓住横线的上下文和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断,并注意标点的提示。本题可用排除法来确定答案,从标点符号来看,题目给出的六个句子应分为两组,前一组是对鸣沙山的描述,后一组从六个句子的内容看,只能是对沙山的描述,所以应放在后四处横线上,排除D项。横线前说“鸣沙山被天边的霞光勾勒出完美的线条”,可见此时天还没有黑,而说的是天暗下来的情景,因而不能放在前两处横线上,排除A项。说“天”“地”“原野”“大海”的情形,中“唯有沙山”与此形成对比,故应相连,排除B项。据此可得出答案。答案C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

13、境的一项是()(3分)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摆脱僵化的思想,跳出思维定式,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与真相。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推开窗户,一阵清新、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漫山遍野荡漾着无边的春意。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距离春节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可在外工作的他恨不得时光飞逝,能快点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坐在高铁上,时速近400公里,村庄、树木飞速后退,转眼就是一座城市,让人兴奋不已。解析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花,描绘的是冬景,这和“无边的春意”的语境不符。C项,“海日

14、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的哲理,这和“恨不得时光飞逝”的语境不符。D项,诗句写的是瀑布由上而下的运动,与高铁运动的语境不符。答案A二、古代文化常识(3分)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C.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解析C项对“五行”的解说不够全面。“五行”又指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答案C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