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闯关检测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4167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闯关检测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闯关检测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闯关检测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闯关检测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闯关检测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8江苏扬州模拟)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答案D材料中“欧洲人侵略的开端”与“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说法矛盾,不可能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A项错误;上述不同评价均有史料实证,B项错误;不能以“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来无视殖民灾难,C项错

2、误;“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有的史学家”表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史料,会导致不同的解释,D项正确。2.(2018江苏徐州三模)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61.1%降至10.3%。这说明()A.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心B.工业革命带来社会贫富差距C.亚洲国家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D.工业文明尚未冲击亚洲国家答案A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欧洲地区“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而“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61.1%降至10.3%”,这表明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A项正

3、确。材料没有涉及贫富差距问题,B项错误;1750年至1900年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亚洲很多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C、D两项错误。3.(2018江苏盐城期中)1513年,西班牙人抱怨:“今天一磅羊肉的价钱在过去能买一整头羊,一磅蜡或油的价钱顶得上过去的12磅。”这一现象导致()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答案B材料中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反映的是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导致封建领主地位逐渐衰落,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B项正确,C项错误;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价格革命的原因,而不是

4、影响,A项错误;D项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排除。4.(2019江苏徐州模拟)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情况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的价格革命并没有巩固西、葡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价

5、格革命与阻碍国际贸易交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价格革命的原因是金银大量输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故D错误。5.(2018江苏苏州期末)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品。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年份168416891701售价(荷盾)807.752.32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答案A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不仅商品种类增加,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材料“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品”正是商业革命不断发展、贸易规

6、模不断扩大的反映,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项错误;武夷茶售价的变化与价格革命无关,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项错误。6.(2019江苏姜堰模拟)“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据此推断科恩是()A.荷兰的殖民官员B.印尼的民族英雄C.西班牙的探险家D.法国的殖民总督答案A解答本题需要研读出材料所隐含的信息内容,即荷兰在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过程中,与葡萄牙等国展开激烈争夺,在亚洲抢占殖民

7、地的史实。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地点与时间信息,并与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相关史实联系起来。7.(2018江苏南通期初)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一书中写道:“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A.推动了经济转型B.造成了阶级分化C.加速城市化进程D.激化了阶级矛盾答案B材料中“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反映了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信息体

8、现。8.(2018江苏苏州期末)18世纪中叶,为利用水力,大规模的工厂都必须建在水流湍急的偏僻山谷,但远离原料和销售市场。曾经担任格拉斯哥大学实验员的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并获专利。它以煤作燃料,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万能蒸汽机”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科学理论的发展B.自由主义的影响C.专利政策的保护D.市场需求的推动答案D瓦特蒸汽机发明之前,为利用水力,工厂大都建在水流湍急的偏僻山谷,因为远离原料和销售市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万能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这一状况,人们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这说明市场需求推动了“万能蒸汽机”的发明,D项正确;A、B、C三

9、项不符合材料主旨。9.(2018江苏盐城三模)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8世纪4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18111821年的10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人口革命”。当时英国“人口革命”的出现()A.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B.主要得益于海外的殖民扩张C.增加了“福利国家”的负担D.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变化答案A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生产力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前提,故选A项;海外的殖民扩张从17世纪初就开始了,不只适用于18世纪中期及其以后,故

10、排除B项;当时英国还不是福利国家,故排除C项;英国的人口变化不可能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变化,故排除D项。10.(2018江苏苏州模拟)“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A.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推动工业革命开展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C.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答案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后,广阔

11、的市场需求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表明“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增强,工业资产阶级想获得更多的参政权,推动了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掠夺了大量财富,但被封建王室用于奢侈消费,两国的资本主义没有得到迅速发展,C项错误,符合题意;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导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1.(2018江苏镇江模拟)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只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

12、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作者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B.带来技术突飞猛进C.增强改造自然能力D.促使科学奖项设立答案A“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只是技术上的的思想日益增强”表明工业革命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A项正确;“主要想说明”与“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只是技术上的”信息不符,B项错误;“增强改造自然能力”只是思想解放的一个方面,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科学奖项的设立,D项错误。12.(2018江苏南京、盐城二模)“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

13、新设立了40多个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镑者、租地经营达50镑者才有选举权。”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议席名额分配不合理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D.圈地运动的深入开展答案A材料“衰败选区被废除”“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选区”表明这次改革是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革命推动了议会改革的进行,A项正确;议席名额分配不合理不是议会改革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初期就已形成,C项错误;D项发生在工业革命前,排除。13.(2018江苏淮安、宿迁期中)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19世纪末,瑞典科学家阿伦尼

14、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这些科学理论()A.解释了改良蒸汽机的工作过程B.应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而产生C.证明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D.有利于全面认识工业化的影响答案D材料并未涉及改良蒸汽机,A项错误;1827年,内燃机尚未出现,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C项错误;材料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温室效应”表明在认识到工业化优势的同时,也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问题,D项正确。14.(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三模)下面是美国部分年代棉花产量和出口量变化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解读准确的是,当时美国()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B.尚未完成工业革命C.棉纺织业发展迅猛D.加紧对外资本输出答

15、案A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各国可以从中获取均等的或不均等的国际生产交换的利益。图中显示,美国棉花产量和出口量不断提高,说明在国际分工中美国积极参与棉纺织业原料的生产,A项正确。19世纪中期美国就已完成了工业革命,B项错误;棉纺织业发展迅猛应大量出口棉纺织品,而不是原料棉花,C项错误;D项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后,排除。15.(2018江苏四市一模)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1889年3月31日竣工,铁塔的总重量约7 000吨,由18 038个精密度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的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下列关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说法正确的是()体现了工业革命成就反映了建筑材料的重大变革赢得了国人一致认同印证了工业化多元影响A.B.C.D.答案B埃菲尔铁塔建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成就;其建筑材料主要是钢铁,反映了建筑材料的重大变革,正确;“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表明国人对埃菲尔铁塔存在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