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选修检测(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选修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选修检测(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选修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检测(二)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10分)(2018徐州质检)康熙帝认为“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相机徐图,则贼(指台湾的郑氏政权)何时可尽灭乎!夫师行既劳,民力亦重困。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康熙起居注材料二近据甘肃巡抚刘斗等合词奏称,莫洛有益地方,兵民数千哀求代题留任。又据西安等处乡约百姓赵琏等称,莫洛、白清额实心实政,老稚感悦,保奏留任等语。朕思简用督抚,原欲其绥辑地方,爱养百姓。今莫洛俱著复原官仍留任,以后著意殚心供职,以副朕宽宥任用之意。圣祖仁皇帝(康熙)御制文集材料三强调君主对
2、民的责任与义务是民本思想中最有意义的一点。康熙皇帝就经常告诫自己:“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时不谨,即贻千百世之患。”他谨慎地履行政务,目的在于使万民无忧、皇权稳定。然而,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张文英康熙时期对“舆情”的使用及其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的策略及其目的。(3分)(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留任莫洛等官员的理由。(3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康熙帝的执政理念并作简要评价。(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概括。第(2)问,据材料二
3、四句话分别概括归纳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前三句话总结概括;第二小问,据材料三“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得出康熙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自觉性,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答案:(1)策略:迅速收复台湾(速战速决)。目的:避免军队劳顿;减轻民生疾苦。(2)理由:同僚认可;莫洛等实心为政;百姓拥戴(顺应民意);康熙帝的执政理念等。(3)理念:以民为本。评价: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社会;体现了康熙帝的政治责任和道德自觉;但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统治。2(10分)(2019宿迁青华中学质检)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起中央专制集权国家。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意和民意的聚散离合,贯穿着中国历史。屈原伤怀自沉,逆天顺民。秦始皇统一天下,顺天逆民。秦末大乱,刘邦顺天顺民,建立汉帝国。历经王朝更替,演化到了近代,袁世凯复辟称帝,是一场逆天逆民的短命闹剧。以史为鉴,当权者顺天重民,调和天意和民意,可谓是须臾而不可忘记。摘编自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材料二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材料三“使始皇有贤子,守其法而益振之,积至数十年,继宗世族,芟夷已尽,老师宿儒,闻见悉去,民
5、之复起者,皆改心易虑,以听上之令,即有刘项百辈,何能为哉!”摘编自张居正杂著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天顺民”和“顺天逆民”具体何意?(4分)(2)据材料二,指出秦“不得存”的原因。(3分)(3)据上述材料,你认可张居正的看法吗?请说出理由。(3分)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天意”应指时代潮流;“民”指的是对人民的重视与热爱等,故可得“逆天顺民”与“顺天逆民”的含义。第(2)问,从材料二中“复作阿房,以遂前策”可以归纳出秦始皇、胡亥父子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从“胡亥极愚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等可以得出胡亥资质平庸、愚蠢,且诛杀能臣,任用奸佞。第(3)问,看法一:认
6、可。从材料三中“使始皇有贤子,守其法而益振之”得出秦统一六国,并建成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果统治者贤良,秦未必短命而亡。看法二:不认可。从材料三中“继宗世族,芟夷已尽”等可以得出秦虽统一,但也推行暴政,修筑长城、大兴土木、对外征伐等行为,并不会随着秦始皇死亡而结束。此外,六国幸存者中不乏有复仇者试图复国。答案:(1)“逆天顺民”:屈原反对秦国侵攻楚国,通过楚辞创作和以身殉国表达对楚国及人民的热爱与担忧。“顺天逆民”:秦始皇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使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但兼并战争以及暴政又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原因:秦始皇、胡亥父子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胡亥资质平
7、庸、愚蠢,且诛杀能臣,任用奸佞。(3)认可。秦统一六国,并建成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果统治者贤良,秦未必短命而亡。不认可。秦虽统一,但也推行暴政,修筑长城、大兴土木、对外征伐等行为,并不会随着秦始皇死亡而结束;此外,六国幸存者中不乏有复仇者试图复国。3(10分)孙中山和华盛顿被称为东西两“国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这种民权,只有民国的国民才能享受,而必不能把这种权利授予反对民国的人,也就是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欧美今日之不平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以趋于平均,可断言也,然则今日吾国言改革,何故不为贫富不均计,而留此一重罪
8、业,以待他日更衍惨境乎?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孙中山全集材料二1782年5月,华盛顿手下刘易斯尼古拉主张美国应成为以华盛顿为国王的君主国家。对此,华盛顿说:“我怀着极为诧异和震惊的心情认真拜读了阁下的意见书,实不相瞒,先生,我从未想到军旅中竟会产生出犹如阁下信中所陈的那种意念对此我实在感到深恶痛绝,不能不严加申斥。”美大卫惠特尼美国总统列传(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内涵的演变。(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在建立战功
9、、和平建设上的典型史实。(3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东西两“国父”相似的优秀品质。(2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这种民权,只有民国的国民才能享受”并结合所学得出从否定君主专制到普遍平等的民权,据材料一“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并结合所学得出从平均地权到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第(2)问,据材料二“1782年5月”“军旅中”得出领导独立战争赢得美国独立,结合所学得出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开创总统不终身制的先例。第(3)问,据材料一“这种民权,只有民国的国民才能享受”、材料二“对此我实在感到深恶痛绝”得出追求民主、自由,据材料导语“东西两国父”可知二者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答案
10、:(1)演变:从否定君主专制到普遍平等的民权,从平均地权到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2)史实:领导独立战争赢得美国独立;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开创总统不终身制的先例。(3)品质:追求民主、自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4(10分)(2018扬州中学5月质检)爱因斯坦指出,牛顿的各种发现已进入公认的知识宝库,成为“伟大的人类之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的序言一开始就指出,他要“致力于发展与哲学相关的数学”,这本书是几何学与力学的结合,是一种“理性的力学”,一种“精确地提出问题并加以演示的科学,旨在研究某种力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某种运动所需要的力”。他的任务是“由运动现象去
11、研究自然力,再由这些力去推演其它的运动现象”。摘编自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材料二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十分赏识这位来自乡村的青年才俊,为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让他能够专心地进行研究。莱恩图书馆(16761695年)是剑桥大学最有名的和得天独厚的图书馆,它坐落在纳维尔庭院的西端,屋顶上伫立着的四座石像,代表四门最古老的学科:神学、法学、物理学和数学。图书馆的馆藏十分有价值,牛顿在那里如鱼得水。摘编自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读)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理性的力学”包含哪些成果?(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取得科学成就的因素有哪些?(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
12、知识,概括指出牛顿的成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4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旨在研究某种力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某种运动所需要的力”结合所学得出牛顿三大运动力学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第(2)问,据材料二“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十分赏识这位来自乡村的青年才俊,为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图书馆的馆藏十分有价值”得出剑桥大学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和对牛顿的教育及支持,据材料二“牛顿在那里如鱼得水”得出牛顿自身的努力,结合所学得出,近代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成果。第(3)问,据材料导语“成为伟大的人类之光”结合所学得出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据材料一“致力于发展与哲学相关的数学”“是
13、一种理性的力学”并结合所学得出,科学理性也引发人们更多地思考社会问题,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产生。答案:(1)成就:牛顿三大运动力学定律、万有引力定律。(2)因素:剑桥大学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和对牛顿的教育及支持,牛顿自身的努力,近代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成果。(3)影响: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科学理性也引发人们更多地思考社会问题,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产生。5(10分)(2018苏州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宗教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甘地在当时就风靡全球,包
14、括风靡英国。它的历史背景是:包括英国在内,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甘地大量反暴力哲人格言,展现的对民众的号召力,一身“拖地”纺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德形象,使他成为世界偶像。很少有人去想,在将类宗教追求,转化为与法治逆向的实现政治诉求的手段,在一个两亿多低教育人口的大国付诸实践,必定隐患连连。甘地的非暴力不仅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也走向极端,逻辑混乱,令人困扰。一个标志就是宗教冲突绵延不断。摘编自林达重读甘地自传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概括印度人民崇拜甘地的最主要理由。指出甘地“成为世界偶像”的主要原因。(4分)(2)有学者认为“手工纺纱的意义不在于比
15、英国殖民期的生产方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于经济上的独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始终“一身拖地纺纱”折射出的经济思想。(4分)(3)据材料,就现代法治社会而言,谈谈你对“甘地的非暴力”方式的认识。(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第一句话概括;第二小问,据“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甘地大量反暴力哲人格言,展现的对民众的号召力”“纺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德形象”分别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手工纺纱的意义不在于比英国殖民期的生产方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归纳总结;第二小问,积极性,据“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分析;消极性,据“必定隐患连连。甘地的非暴力不仅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也走向极端”分析。第(3)问,据材料“把历史上自发的宗教非暴力抗争”得出“非暴力”斗争方式在特定的国情中产生,据材料“在将类宗教追求,转化为与法治逆向的实现政治诉求的手段”“付诸实践,必定隐患连连”得出在现代法治社会,政治诉求的手段应当纳入到法治轨道。答案:(1)理由:甘地领导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取得印度独立。原因:对殖民与战争暴力现象的反思;非暴力主张的号召力;政治道德形象的影响。(2)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