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60.1-2005 无公害泥螺 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37882085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560.1-2005 无公害泥螺 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3 T 560.1-2005 无公害泥螺 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3 T 560.1-2005 无公害泥螺 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3 T 560.1-2005 无公害泥螺 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3 T 560.1-2005 无公害泥螺 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3 T 560.1-2005 无公害泥螺 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560.1-2005 无公害泥螺 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33/T 2004DB33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5-07-15实施2005-06-30发布无公害泥螺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ud snail (Bullacta exarata )Part 1: Guidelines of culture technologyDB33/T 560.12005浙江省地方标准ICS 65.150B 511DB33/T 560.12005前 言DB33/ 560-2005无公害泥螺按部分发布,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养成技术规范;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 560-2005的第1

2、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本部分起草人:吴洪喜、林志华、谢起浪、周志明、曾国权。I无公害泥螺第1部分: 养成技术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泥螺(Bullacta exarata )养成区的选择、养成方式、养成塘整理、苗种播养、养成管理和收捕。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泥螺的养成。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3、本部分。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3 养成区的条件3.1 底质符合GB/T 18407.4 规定的高潮带下区、中潮带中、上区涂面,滩面平缓,涂质稳定,泥质或泥沙质,敌害生物少,饵料生物丰富。3.2 水环境水质符合NY 5052的规定。水温830;盐度1025;pH值7.68.6。3.3 潮流潮流畅通、流速缓慢、受风暴及淡水影响较小。4 养成方式滩涂低坝养成与滩涂围网养成。5 养成塘5.1 养殖塘面积以1/5公顷2/5公顷为宜。堤坝高0.4m0.5m,基宽2.0m3.0

4、m。滩涂围网养成的,还需用5目10目的尼龙筛网在养成塘的四周围栏。也可在塘四周开挖环沟,沟宽0.5m,深0.2m0.3m。5.2 整涂翻耕涂面、曝晒,然后用木板锄平整涂面。5.3 清塘5.3.1 物理方法用20目40目筛网淌袋刮除涂面螺类、蟹类等敌害生物。5.3.2 药物方法药物使用符合NY 5071的规定。常用药物有鱼藤精和茶籽饼。鱼藤精用量为每平方米涂面2.0g,顺风均匀地喷洒在干露的滩面上;茶籽饼用量为每平方米滩面3.0g4.0g,顺风均匀地撒在干露的涂面上,再用推板轻轻推压。施药后经2次3次潮水冲洗残留药物后待用。6 苗种播养6.1 苗种质量外壳完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壳薄而脆且透明

5、。壳色呈黄绿色。腹足伸缩自如、匍匐移动迅速。无杂质,未被淡水浸泡或药物喷洒。6.2 播苗季节和时间1月下旬3月上旬。播苗时间应避开雨天。6.3 播苗密度规格为8000颗/千克20000颗/千克的苗种,以每平方米放养100颗150颗为宜。6.4 播苗方法将苗种用手均匀撒播于涂面。7 养成管理7.1 日常观察每日巡塘,观察泥螺的活动情况、塘内水色的变化情况、水位的高低以及堤坝的安全情况,定期测定水温、涂温、海水盐度,并作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2 换水晒涂根据塘内水位、水质、饵料等综合因素而定。一般在大潮期的起水开塘换新水1次,在风浪等因素引起塘内浮泥淤积过多时,要增加换水次数。换水同时,根据气温变化,适当调节水位。冬季气温低,加高水位;春季气温回升,降低水位。换水时应结合晒涂。7.3 饵料生物培养根据养殖塘内的水色追肥,使水体保持浅茶色或浅绿色。7.4 除害 螺类:用淌袋刮除或手工捉除。 蟹类:用手工捕捉。 大型藻类:人工拔除或漂白粉、石灰等药物杀除。7.5 防洪在河口或有淡水注入的海区,在塘上边修筑防洪堤和排水沟。8 收捕8.1 季节在5月份后。8.2 规格壳高1.2cm以上,每公斤1000颗以内。8.3 方法晴朗天气,手工捕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