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324.1-2005 浙江蜜蜂 第1部分 蜂种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37882005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324.1-2005 浙江蜜蜂 第1部分 蜂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3 324.1-2005 浙江蜜蜂 第1部分 蜂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3 324.1-2005 浙江蜜蜂 第1部分 蜂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3 324.1-2005 浙江蜜蜂 第1部分 蜂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3 324.1-2005 浙江蜜蜂 第1部分 蜂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3 324.1-2005 浙江蜜蜂 第1部分 蜂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324.1-2005 浙江蜜蜂 第1部分 蜂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33/T .12001代替DB33/ 324.12001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5-09-01实施2005-08-09发布浙江蜜蜂第1部分:蜂种Zhejiang beesPart 1 : RacesDB33/ 324.12005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5.140B47备案号:17349-2005IDB33/ 324.12005前 言本部分3.3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DB33/ 324-2005浙江蜜蜂按部分发布,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蜂种;第2部分:饲养管理;第3部分:疾病防治;第4部分:蜂王浆生产与质量;第5部分:优质蜜生产与质量。本部分为DB33/ 324-20

2、05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DB33/ 324.12001浙江蜜蜂 第1部分:蜂种。本部分与DB33/ 324.1200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了范围中术语和定义、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选种条件为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 修改了蜂种的定义(2001年版的2.1;本版2.1); 增加了章标题3 要求、4 试验方法、5 检验规则、6 运输; 修改5 选种条件为3.3 性能(2001年版的5;本版的3.3); 调整了章标题(2001年版的3、4、5;本版的3); 增加了试验方法; 增加了检验规则; 增加了对运输的规定。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江山市蜂业管理

3、站、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汪礼国、胡群英、丁向英、柳刚。DB33/ 324.12005浙江蜜蜂 第1部分:蜂种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浙江蜜蜂蜂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本部分适用于浙江饲养的蜜蜂与蜂种。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2.1蜂种蜂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或采用人工授精培育而成的具有相对一致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蜜蜂品种。2.2本意 浙江蜜蜂是原意大利蜜蜂,经过八十多年的提纯,形成了适应浙江自然环境的“本地意大利蜜蜂”,简称“本意”。2.3 浆蜂 是原意大利蜜蜂与本意蜜蜂杂交后,定向培育出来的具有较

4、高王浆产量特征的意蜂新群体。3 要求3.1 生物学特性产卵力强,育虫特别积极;分蜂性弱,易维持大群;对大宗蜜粉源的采集力强,但不善于采集零星蜜粉源;泌蜡造脾能力极强;性情温驯,不怕光;饲料消耗大;定向力差;易迷巢;盗性强;清巢习性强;抗螨力弱;易感染幼虫病;越冬性能较差;蜜房封盖为中间型。3.2 形态特征3.2.1 外型蜜蜂的整个躯体由几丁质的外骨骼包裹,其体表常有黄色小盾片,密生淡黄色绒毛。工蜂个体较小,腹部细长。腹部的前2节4节背板的前部有两个黄色环带;绒毛为淡黄色,覆毛短,绒毛带宽而密;吻长6.3mm6.6mm;肘脉指数2.22.5。3.2.2 头部3.2.2.1 触角由柄节、梗节、鞭节

5、组成,工蜂和蜂王的鞭节由10个亚节组成,雄蜂由11个亚节组成。3.2.2.2 眼 眼分为复眼与单眼,复眼有一对,位于头部两侧。蜂王的每只复眼由3000个4000个小眼组成,工蜂的复眼由4000个6000个小眼组成,雄蜂的复眼由8000个小眼组成。单眼:共有3只,位于头顶。3.2.2.3 口器 口器由上部口器与下部口器组成。上部口器:由一对大的上颚和上唇组成,起咀嚼作用。下部口器:由一对下颚和一个下唇组成,并特化成吮吸作用的管状喙。3.2.2.4 腺体 由上鄂腺、咽下腺、唾液腺组成。上鄂腺:位于头内上颚上面,工蜂上鄂腺能分泌软化蜡质与溶解蜂胶的物质,同时还能分泌激素参与王浆组成。蜂王的上鄂腺能分

6、泌蜂王物质。咽下腺:又称王浆腺,工蜂咽下腺的分泌物,是王浆组成的重要成份。唾液腺:由头唾腺与胸唾腺组成,能分泌唾液,内含转化酶,可促使蔗糖转化。3.2.3 胸部胸部位于头部之后,由前胸、中胸和后胸组成,每一胸节具足一对,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中胸和后胸还各具一对膜质翅。蜜蜂的足共有前、中、后三对,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与跗节组成。前足:跗节内侧着生一列硬毛(又称“花粉刷”),用以清扫头部、眼和口部的花粉粒。中足:基跗节呈刀片状,密生厚毛,可清洁胸部,胫节未端与跗节接合处着生一根能活动的长刺,用于松开后足花粉筐中的花粉团与清洁翅和气门。后足:外表面光滑而略凹陷,边缘着生弯曲的刚毛,形成一个

7、可携带花粉的“花粉篮”。后足胫节端部,有一列硬刺称为“花粉耙”,可刮下花粉刷上的花粉。3.2.4 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蜂王的腹部又是交配与产卵的器官。它紧连于胸部之后,共有6个7个可见腹节,每一腹节的背板两侧各具成对的气门。3.2.4.1 腊腺在第4腹节7腹节的腹板前部,各具一对光滑透明、卵圆形的蜡镜,蜡镜下方具有蜡腺,用以分泌蜂蜡。蜂王与雄蜂无蜡腺。3.2.4.2 臭腺位于第7腹节背板背部内,能分泌挥发性物质,用以辨认信号和招引同伴。3.2.4.3 螫针位于腹末第7节背板下的螫针腔内,是蜜蜂的自卫器官。雄蜂无螫针。3.3 性能3.3.1 蜂王3.3.1.1 外型体大匀称、行动稳键、发育正

8、常、腹部圆长者为优良蜂王。3.3.1.2 初生重不低于210mg。3.3.1.3 卵巢管不少于100条。3.3.1.4 产卵力日产卵量高蜂期不低于2000粒。3.3.2 生产性能3.3.2.1 采集力 指工蜂采集蜂蜜、花粉、蜂胶的能力,优良蜂种的生产群在正常情况下每群蜂应年产优质蜂蜜50kg以上,花粉5kg以上。3.3.2.2 产浆力指蜂群生产王浆的能力,优良蜂种在转地饲养情况每群蜂应年产王浆3kg以上。3.3.2.3 抗病力指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力,特别是对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等疾病的抵抗力,抗病力越强蜂种质量越好。3.3.2.4 抗逆性指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与适应性,特别是对越冬与越夏的

9、适应能力。抗逆性愈强蜂种质量愈好。4 试验方法4.1 外貌特征目测。4.2 初生重用分析天平逐只称重计算。4.3 产卵力在产卵高峰期,早晨在蜂箱中放入空脾,第二天同一时间拿出,人工记数。4.4 采集力符合本部分规定的蜂王繁殖的后代蜂群中,对每群蜂每次生产的蜂蜜和花粉用台称称重,把每次称量数相加,计算年总产量。4.5 产浆力符合本部分规定的蜂王繁殖的后代蜂群中,对每群蜂每次生产的蜂王浆用台称称重,把每次称量数相加,计算年总产量。4.6 抗病力和抗逆性在同一条件下,与其他蜂场的蜂群或本场非定向培育的种蜂群相比,对群势和感病情况进行对比。5 检验规则5.1 同一条件下,同一次培育的蜂王为一批。5.2 育种和购买单位应对蜂王的外型特征和体重进行逐一检查和称重。6 运输6.1 种蜂王在携带或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运王笼。6.2 运王笼中同时要有一定的工蜂相伴和放置充足的饲料。6.3 种蜂王运输途中应尽量避光和保持安定。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