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64437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核心是_。A.民主B.民族C.民权D.民生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实行民族革命:它实际上要解决的是民族压迫问题。民权主义:是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民权主义要解决的是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要解决的是革命成功后的社会发展问题。人类进入阶级

2、社会以来: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主要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在三民主义中解决民族压迫问题是为了建立国家政权:解决革命成功后社会发展问题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权:这两者都是围绕国家政权进行的。因此: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根本问题与核心。故本题答案选C。2、现行宪法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_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主席团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的解释权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3、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_。A.中国公民B.中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中国军事人员D.中国外交人员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

3、析】B解析叛逃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掌握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4、两加油站各自推出优惠活动:在加油站A加油满500元可减100元:在加油站B加油:每升油的单价减1元:一司机花400元在A、B加油站所能加到的油一样多:已知两加油站的原价相等:问原价为多少元每升,_A.3B.4C.5D.6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A加油站花400元实际买到的是500元的油:设原价为x元/升:则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联合行文用_的发文字号。 A. 所有联署机关 B. 主办机关 C. 联署机关中的任意机关 D. 共同的上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

4、析:多个单位联合行文,其发文字号只有一个,也就是主办单位的发文字号。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_。 A. 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 B. 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C. 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D. 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用汇率表现)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所以,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分子)成为正比,与货币价值(分母)变化成反比。7、经济基础与法律的关系是_。 A.

5、法始终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B.经济基础始终与法保持一致 C.法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作用于法 D.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法律的本质和特征都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另一方面,法律对经济基础又有能动的反作用。故本题答案选D。8、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_。 A. 铁粉 B. 炭粉 C. 氯化钙 D. 生石灰 参考答案: A 本题

6、解释: 【答案】A。解析:生石灰只能吸收水分。活性铁粉能与水和氧气产生化学反应。所以A项是“双吸剂”。9、17世纪,伽利略宣传“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监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1980年10月,罗马教皇不得不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_。 A.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B. 真理终将战胜谬论 C. 谬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D. 谬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此题关键是看后一句,“罗马教皇不得不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说明在当时伽利略是代表真理的,最后真理战胜了谬误。本题选B。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下列各项中:属于最典型的社会公共

7、需要的是_。A.电讯B.公共卫生C.价格补贴D.高等教育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项属于保证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需要:是最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11、对于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起源和演进:马克思是从_出发进行分析的。A.劳动过程B.交换过程C.消费过程D.流通过程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人麵生产总是在社会结合中进行的:人们在与自鮮进行物质交細同时彼此之间必然会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这些关系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规则体现出来的:这些行为规则被称作经济制度。马克思是从劳动过程出发分析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起源和演进的。故本题答案选A。12、袁隆平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K

8、EXUEYUAN院士:还被美国科学院聘为院士:人们称其为与大地贴的很近的育种科学家和杂交水稻之父:“专注田畴:群生饱暖农夫志,杂交水稻:百世芳菲功德人。”的诗句就是对他贡献的高度评价:他有一句名言说:书本上种不出水稻。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在告诉人们_。A.深人实际就会取得成功B.实践是获得真知的源泉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书本上种不出水稻”说明的是实践出真知的道理: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深人实际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深人实际之后并非必然取得成功:不选。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13、云南省教育厅就学生安

9、全过马路一事向云南省公安厅发文,应该使用的文种是_。 A. 通知 B. 请示 C. 函 D. 通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函是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省公安厅是两个相互之间不隶属的机关单位,两个机关之间商谈问题应当运用函。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在港、澳、台设立特别行政区后: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_A.香港B.台湾和澳门C.澳门D.台湾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答案解释: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美国睡眠专家设计了一项测试,让志愿者在睡眠实验室里连续度过13个夜晚。前4

10、个夜晚,志愿者每晚能睡足8小时;接下来6天,他们的睡眠时间缩短至每晚6小时;最后3个晚上,志愿者出现“补觉”现象,每天要睡10小时。测试结果显示,持续几天睡眠不足后,志愿者反应速度变慢。补觉后,虽然感觉头脑清醒一些,但仍行动迟缓、笨拙。由此可见,连续工作一周、睡眠不足后,用3个晚上补觉可以改善困倦的状况,但是不能改善缺觉对认知功能造成的累积影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_ A. 很多志愿者难以适应睡眠实验室的环境,晚上经常做梦 B. 志愿者平时习惯的睡眠时间不等,平均睡眠时间为每晚6小时 C. 实验前后对志愿者进行大脑功能扫描,发现大脑结构并无明显异常 D. 补觉后让志愿者进行反应

11、灵敏度测试,多数人的灵敏度明显低于平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结论是补觉不能改善睡眠不足对认知功能造成的累积影响。A、B两项是无关项;C项实验前后对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对结论无影响,不能加强题干观点;D项测试结果直接支持了题干结论。故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种能力属于:_ A. 判断的能力 B. 应变的能力 C. 洞察的能力 D. 把握全局的能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应变力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对于突发事件适时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突发的偶然因素变成实现创新的有利因素。故本题答案

12、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_。 A. 一切非劳动收入 B. 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 C. 凭借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D. 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在2%左右。“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

13、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_。 A. 监督权 B. 劳动权 C. 受教育权 D. 依法纳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

14、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A项不选。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B项不选。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C项不选。 (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D项应选。 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_。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B.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而理性认识则是对事物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