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7862396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的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尿素、CO2和胰岛素激素、氨基酸和呼吸酶喝牛奶,进入胃中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肌肉注射青霉素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BCD2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犹如汽车的油门与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为精准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均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D当人处于

2、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减弱3下列关于不同激素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人生长发育停滞可能与体内缺乏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B女性卵巢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雌性激素能激发雌性周期C在遭遇突发状况时,肾脏细胞能分泌某种激素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D生长激素通过为细胞提供能量而促进生长发育4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破坏免疫系统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身器械容易感染艾滋病CHIV感染初期,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D艾滋病人往往死于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5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

3、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可以传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造成伸长区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其实验过程必需在光照下进行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6如图为种群特征及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大于C时种群密度就增大B图中a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图中D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D若要调查某区域跳蛹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7种群的

4、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中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有利于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B渔业生产中通过控制渔网网目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a类型C年龄结构为b类型的种群,其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D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c类型8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约为

5、288只B调查田鼠种群数量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草本植物种群数量采用样方法C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大D某样方内部有4株被调查植物,上、下、左、右4条边界上,分别有2、1、3、3株该植物,则该样方中被调查植物个体数应计为13株9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曲线乙在e点时,种群数量最大,种内竞争最小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

6、c点之前DK值是环境中种群的最大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10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A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B第2030年间,该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不等于死亡率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形增长模型D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11如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7、C图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该种群逐渐消亡D图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1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1mm1mm01mm)进行计数,测得某时刻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为24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C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将导致得到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D依据图中结果,估算1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约为6109个13下列有关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松林中的松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土壤小动物丰富

8、度统计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可能影响其K值14影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概括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中水的多少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B食物量的多少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C地震和火灾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15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鹬蚌相争”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B寄居蟹和海葵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D图中环境发生变化后,b种

9、群数量可能会超过a种群16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反映了两物种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B捕食者和猎物的环境容纳量分别是P3和N3C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D利用该模型只能解释猎物的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17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B针

10、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针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大,植物分层更复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D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18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形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高温、避湿等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19板栗是深根性树种,一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1m左右。某林场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

11、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板栗与茶树的高度、根系深度不同,体现了林场群落的分层现象B若要调查某方形板栗林里板栗树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板栗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D林场中板栗和茶树等植物和其他动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20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 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 内斗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B种内斗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稳定性与

12、多样性的维持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 的资源2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甲、乙、丙、丁四种群落类型的代表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甲乙丙丁代表动物蜥蜴、蛇松鼠、蜂猴旅鼠斑马、狮子代表植物仙人掌、骆驼刺三叶橡胶树、望天树地衣、苔藓尖毛草A甲中植被极度稀疏,动物均有独特的生存方式以适应环境B乙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其中生活着大量树栖和攀缘动物C丙中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生物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D丁主要分布在雨量不均匀的区域,鱼类及其水生动物相对较少22近期,部分科学家对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

13、民计划”表示质疑,原因之一是地球生物与地球环境是相适应的。下列关于不同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策略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动物都以尿素作为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B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发达,一般有巨大的叶片,以争夺阳光D常年刮风地区的植物多为虫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有翅2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学知识。诗经小雅鹿鸣中写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两句古诗分别蕴含的生态学知识是()A捕食、次生演替B种间竞争、次生演替C捕食、初生演替D种间竞争、初生演替24从裸岩

14、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这属于初生演替,与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不一样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C该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发生改变,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D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2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细菌共同构成完整的生物群落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等生物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26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B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C如果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